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高校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深刻理解诚信教育的思想内涵,全面掌握大学生目前诚信状况的要点,在此基础上创设高校诚信的保障机制,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已经屡见不鲜,对社会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高职学生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特点,诚信教育有其特殊性.加强诚信教育、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从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学校教学活动方面、师资力量的影响方面、课外活动的净化方面,来强化诚信教育理念、提高高职学生素质,使高职学生对诚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通过分析其失信行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加强诚信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诚信危机”成因与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是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未来栋梁。由于不良社会文化广泛渗透、制度对失信行为惩治不力、高校诚信教育“虚弱”、家庭诚信教育“偏失”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现象显现。为此,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教师诚信形象为引导榜样,以舆论宣传创讲诚信氛围.以自然亲切教育形式追求实效性,以针对性措施形成制度约束),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基础工程”来抓。全面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网络以其实效性、广阔性、交互性的特点在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冲击了传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现代人尤其是处于思想形成阶段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值得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网络环境为背景,结合网络特点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问题,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新模式,对于高校诚信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关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自律机制的构建,发挥大学生关于诚信教育的内在动力,让优秀的诚信思想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行动准则.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诚信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全社会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王政 《科技信息》2014,(6):94-95
当前,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缺失集中表现在弄虚作假问题、经济信用问题、求职信用问题、社会生活信用危机等方面,因此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分析、诚信教育作用的探讨,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生网络借贷的使用和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发生网络借贷活动的内外部原因,指出网络借贷行为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规范网络借贷平台市场,加强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其次,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帮助大学生培养合理的理财习惯和意识;最后,推广信用和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信用观念和守信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这种挑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网络活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网络诚信教育,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机制,提高新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杨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169-169
通过诠释诚信的文化内涵,揭示诚信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存在的主要现象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外国成功的做法结合国情,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重点在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在一个矛盾集合中产生和激化的。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致使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它的背后还隐藏着教育体制问题、思想教育单一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矛盾等问题。因而,对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研究,对于当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的要求,构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诚信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关系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性方向和全局性规划。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在理念和内容上及时地予以转型,由目前的客观化的功利性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由侧重表面的形式化活动转向侧重实质的实效性活动;由注重诚信的知识性灌输转向注重诚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忠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6):100-102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独特功效,对于实现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利弊,探讨了网络环境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图书馆应具备的德育功能,并结合晋中市卫生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编失等是造成大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坚持正面教育,构建信用机制,优化诚信环境等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诚信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大学生是社会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职业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对Internet信息需求的一般规律,论述了体育教师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提出了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校园网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春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0):105-106
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诚信状况分析,提出建立学生诚信材料档案,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利于推动高校形成良好学风和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循环,进而充分发挥学生档案在高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使高校培养出诚实守信的社会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比过去更加强烈,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科技前沿动态,学习现代化知识,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网络中各种资讯的良莠不齐,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从网络主流教育、网络道德建设、“网上网下”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加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