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观察施用含氯化肥对葡萄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以巨峰、红富士为试材,进行葡萄含氯肥料施用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得出:葡萄可以使用适量含氯化肥(即树龄三年生以上,密度为120株/亩以下的葡萄株施Cl~-227.5~355.7克/年),不必受“忌氯”束缚,对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无不良影响,而对产量、萌芽率、抗病性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与氯离子能提高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灰分元素的吸收有关。但株用量一次超过300克Cl~-时,会引起严重的氯害。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和甘薯是喜钾的淀粉类作物,在教科书和资料中,均列入忌氯作物。由浙江农大土化系等单位组成的“马铃薯、甘薯施用含氯化肥效果研究”协作组,通过五年的田间和盆栽、水培试验,结合化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湿润气候条件下,马铃薯和甘薯分别亩施9.5公斤和13公斤氯时,对产量和品质均无不良影响,也无明显提高土壤中含氯量。大田对比结果,施用含氯化肥后,马铃薯和甘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概述了植物的氯素营养及科学施用含氯化肥三准则。  相似文献   

4.
我校农学系周淑惠老师主持的《葡萄耐氯性研究》课题,于1991年12月通过宁波计划单列市级科技成果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项研究对葡萄大面积应用含氯肥料,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葡萄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果树,国内许多文献资料都认为在葡萄上施用含氯肥料会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因而限制了大宗肥料品种氯化钾在葡萄上的应用。周老师通过多点试验和测试后认为,葡萄具有一定的耐氯性,适度使用含氯肥料,能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效果明显。该项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9300亩,增产值达296.4万元,打破了在葡萄上不能使用含氯肥料的传统观点,为扩大含氯肥料的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l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N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麦,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6.
氯化铵是一种含氨量颇高的氮素化肥,一般含氮量可达24—25%,而硫酸铵的含氮量只有20—21%。在生产实践及科学实验范围内业已证明,氯化铵施于一般农作物(如稻、麦、棉、玉米等)其肥效不亚于硫酸铵,有时甚至还优于硫酸铵。但是由于氯化铵中含有66%以上的氯,因此,对所谓忌氯作物(如烟草、大麻、马铃薯、荞麦、葡萄等)是不宜施用氯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1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H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差.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主持的葡萄耐氯性研究,已通过鉴定。这项研究针对葡萄是否是“忌氯”这一学术问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开展试验。葡萄是喜钾作物,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但是,长期以来国内许多文献把葡萄列为“忌氯”作物。近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大田施用含氯肥料不能增产,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证明,施用含氯肥料不仅能使一些作物增产,而且能防治很多作物的病害。据试验,冬小麦施用氯化铵比施用硫酸铵每亩能增产54~134公斤麦子。迄今为止,已发现施用含氯肥料至少能使10种作物的15种不同的叶病和根病受到抑制。例如小麦的全桔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大麦的普通根腐病和斑点病,玉米的茎腐病,珍珠粟的霜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氯盐渍土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对灼矢量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定的有机质含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灼矢量法测定的有机质含量高于重铬酸钾法;对比灼烧前后试样的氯化盐含量发现,灼烧后氯化盐含量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揭示了土体氯化盐含量与两种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差值的关系。同时基于氯化盐热分解机理得出,影响灼矢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结果的因素伴随着灼烧全过程,对于采用不同温度的灼矢量法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施用生物印楝肥和茶枯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海藻素和芸苔素内酯4种外源物质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施用4种外源物质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不同处理烤烟烟叶的总糖、还原性糖、总氮、烟碱、钾等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盆栽试验,根施茶枯肥和叶面喷施海藻素,烤烟烟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27.83%和40.55%,根施印楝肥,钾含量增加26.02%;田间试验,根施印楝肥和茶枯肥,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和海藻素,烤烟烟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13.67%、19.81%、9.91%和23.11%,根施印楝肥,茶枯肥和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钾含量分别增加47.06%、10.92%和50.42%。结论:根施印楝肥、茶枯肥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海藻素和芸苔素内酯烤烟烟叶中的烟碱和总氮含量下降,钾、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12.
以楚粳2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钵种植,研究硫酸钾镁作底肥对高原粳稻产量和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设1g/钵和2g/钵试验两种施用量,单独施用或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设单施农家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硫酸钾镁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后期叶绿素的下降速度,并使SOD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抽穗后有较大的提高,在灌浆后期降低速度慢,达到了增强水稻渗透调节能力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了抗性,延缓叶片衰老。在生产上建议每667m2用钵硫酸钾镁肥20kg和腐熟的农家肥1500kg配合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田中。  相似文献   

13.
氯化聚乙烯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3CNMR表征了悬浮法合成氯化聚乙烯的分子链上氯原子的分布测定了各种序列结构的含量;通过DSC研究了氯化聚乙烯的熔融行为,观察到氯化聚乙烯存在结晶和共结晶,并根据核磁分析结果,讨论了氯原子在分子链上的序列分布对氯化聚乙烯的结晶和共结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0 前言 近年来迅速地兴起了对稻米品质的兴趣.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它受一种难以解释的器官感觉因素强烈地控制着.然而,人民认为米饭的结构特征是食味品质中的最重要因素,因为米饭的味觉基本上是低的. 评价米饭的食味品质除某些器官感觉试验外,应分析其结构. 稻米品质受成熟期环境条件的影响.众所周知,齐穗时施用氯肥能提高米粒的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5.
黄瓜施用固氮活性肥和生物钾肥皆可提高早期产量和总产,分别施和联合施用的效果均较好。固氮菌肥可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含量,而生物钾肥则可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这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的施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氯化聚乙烯的无扰尺寸和氯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高密度聚乙烯的固相氯化法制得含氯量为37.5%-67.3%的一系列氯化聚乙烯试样,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酵素菌肥在牡丹江地区果树栽培上的功效,进行果园田间肥效试验,验证该肥对果树生物学性状及果实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酵素菌肥当季肥效最高,次年肥效表现仍旧良好;酵素菌肥具有肥效周期长、促树体健壮和增加含糖度的作用;果树施用酵素菌肥后,果实叶片全氮和铁含量明显增加,果树的抗逆性和抗旱能力有所增强,提高了商品价值,在牡丹江果树种植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茶叶生产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合理协调是生产优质、高产茶叶的关键,该试验引入了硫酸钾镁肥并设计了不同的肥料配比进行比较试验,旨在探索硫酸钾镁肥的合理用量及其在茶叶上的施用效果,从试验的产量、产值来看硫酸钾镁肥试验的各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增收,以每亩施用40kg硫酸钾镁肥的处理增幅最大,达到22.8%;投入产出比以亩施用13.8kg硫酸钾镁肥(与硫酸钾等价)为最经济合理的投入与产出。  相似文献   

19.
一、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无机肥(化肥)养分单一,但含量高,见效快。两者配合使用能取长补短,提高肥效。据试验,猪、牛栏粪与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等量化肥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长效塑肥具有缓慢释放的特点。对棉花施用长效塑肥,养分供应平稳,防止徒长,生长发育加快,提早成熟,对棉花以的25%长效塑肥和的速效性肥配合施用,能供给棉花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明显地提高产量,棉花的籽棉产量比不施肥增产137.86%,比施用等量速效性肥增产57.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