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R&D最优投资时机的期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运用实物期权与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R&D投资的最优时机.通过假设企业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抢先投资临界值但知道其概率分布引入不完全信息.研究表明,不完全信息减缓了竞争对企业R&D投资等待期权价值的侵蚀,从而延缓了企业的R&D投资.企业R&D投资的最优时机取决于企业对竞争对手抢先投资危险率的推测,危险率越高,投资越早.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包含序贯进入阶段和竞价阶段的动态竞争并购模型,分析了不确定竞争环境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主并企业竞争并购策略,重点求解了均衡状态下竞价阶段的最优竞价策略,序贯进入阶段后进入主并企业的进入决策、先进入主并企业的初始报价策略和进入时机. 研究表明,先进入的主并企业可以通过抢占式报价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并购竞争,且存在随机冲击的一段区间,使其可以单方并购目标企业. 通过把模型扩展到进入顺序内生情形,确定了主并企业抢先进入的必要条件,并对主并企业的最优竞争并购策略及其相应的并购期权价值进行了求解. 结论表明,抢先进入威胁将加速并购的发生,并且竞争主并企业之间进入成本差异越小,并购竞争越激烈.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物期权与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R&D投资的最优时机.通过假设企业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抢先投资临界值但知道其概率分布引入不完全信息.研究表明,不完全信息减缓了竞争对企业R&D投资等待期权价值的侵蚀,从而延缓了企业的R&D投资.企业R&D投资的最优时机取决于企业对竞争对手抢先投资危险率的推测,危险率越高,投资越早.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完全信息下对价比例的兼并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扈文秀  张涛 《系统工程》2008,26(2):47-52
应用随机微分方程中的最优停时方法,在主并企业价值与目标企业价值的二重随机性以及二者具有相关性的条件下,研究了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满意的对价比例具有不完全信息的最佳兼并时机问题,通过建立考虑该对价比例的主并企业的兼并时机模型,得到主并企业的最佳兼并时机及相应等待期权的价值,并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主并企业支付的期望满意对价比例对兼并时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奈特不确定的环境下利用实物期权和最后通牒博弈建立了含糊规避决策者的并购时机与价格模型,着重分析了含糊度的变化对并购时机与价格的影响,并运用了M公司收购J公司的案例进行验证。结论表明:收购方提议和目标企业提议两种情景下,提议方的最优溢价比例不同,而响应方的最优并购时机相同。随着含糊度的增加,含糊规避决策者倾向于降低并购价格和提前实施并购,同时提议方与响应方的并购收益之差也呈缩小趋势。含糊度的增加削弱了提议方的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最优前向并购时机选择问题。本文采用互联网效率系数度量互联网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运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和实物期权博弈理论,获得了企业并购前后的产量、无负债企业并购阈值、负债企业顺周期和逆周期并购阈值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环境对并购时机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互联网环境对企业并购前后产量、并购阈值有显著影响,同时规模收益越高或原材料价格越有弹性的企业,影响越显著;并购后企业产量和并购阈值在传统经济环境下和互联网环境下随规模收益参数或原材料价格弹性系数变化的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均有负债下的并购决策模型,在求解目标企业和合并企业的破产时机和股权价值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主并企业破产时机和并购时机的内生确定问题,并探讨了负债情形下并购的财富转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负债的存在降低了主并企业的并购收益,并延迟了并购的发生。此外,并购不仅使得财富从股东向债权人进行转移,而且使得财富从低杆杆率并购企业的债权人向高杠杆率并购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8.
建立复合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主并企业兼并时机和资产重组时机确定问题。通过引入资产重组过程,把兼并推广到二阶段情形,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分析完全信息下兼并阈值和重组阈值;通过引入资产重组成本离散系数把研究扩展到不完全信息情形,重点分析不完全信息下不同离散水平时的兼并阈值求解问题。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信息完全与信息不完全下的兼并时机,并揭示了兼并溢价比例对主并企业兼并时机和主并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不确定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债务对企业最优投资时机和最优投资规模的选择问题.以负债企业投资决策的最优化为目标,运用动态规划原理得到了企业投资时机,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期权价值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值仿真求得数值解.研究表明:产品价格的不确定能够影响到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并且这两者又同时对企业的最优投资决策和投资期权价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供应链企业为实现长期利益的前提下,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现有的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的选择分析,结合算例,定量研究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对供应商选择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385次并购投资事件为样本,放松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同质信念假设,首次运用并购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来构建意见分歧的替代变量。分析管理者和投资者对于并购投资的未来收益存在意见分歧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方式。结果表明意见分歧程度与公司总负债率正相关,即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会导致企业的激进负债行为。此外,意见分歧越大的公司越倾向于采取短期债务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首先运用期权理论研究了兼并目标企业价值确定问题,即包括基于净现值公式的基础价值和基于期权视角的期权价值.其次,运用博弈论研究了模糊环境下企业兼并目标企业的价格确定问题,通过引入可信性理论对兼并双方博弈支付进行表示,从而对Rubinstein讨价还价定理进行改进,给出了模糊环境下企业兼并目标企业价格确定思路,并且研究了期权的可执行期间问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案例分析说明了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成为了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壮大的重要方式,企业并购效率较高,中小企业通过并购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加速科技发展、增加市场份额等效应,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2006年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权转移方式对促进中小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中小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是决定并购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小上市公司并购还具有外部控制权治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整车销量不断上升,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为此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寻求并购机会,希望通过并购快速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本文以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福耀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因子分析的财务指标分析法从股价、财务绩效等多个维度分析了福耀集团三次典型的并购事件对其短期和中长期绩效的影响;其次结合Bai-Perron断点检验分析并购事件对于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该企业三次典型并购事件均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2003~2009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低碳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低碳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对公司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产业上市公司并购有利于增加公司劳动力需求。本文研究不但从理论上丰富了并购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范围,从实证上明确了并购对公司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关系,并且为相关政府部门合理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有企业在被购并时兼并方打“人力资本牌”现象 ,从我国国有企业员工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政府对其人力资本收益的历史性负债分析入手 ,进而就几种兼并情况下政府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得失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范兼并方打“人力资本牌”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企业并购问题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并购单元有效性的概念和判定方法,分析了其经济含义,探讨了并购有效单元与相应的多目标规划Pareto有效解之间的关系,然后,给出了并购单元群整体效率的度量方案和并购效率的优化方法.最后,将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并购是证券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并购都是理性的.通过对经理人并购决策心理理论模型的建立,论证了"羊群行为"在解释非理性并购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股票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正如理论模型所揭示的那样,行业并购先例较少公司的并购绩效要显著优于行业并购先例较多的公司.研究结果还发现,在两期的并购决策中,所属行业从未发生并购活动的公司,其并购绩效并未显著优于所属行业曾经发生并购活动的公司,这表明在无法排除宏观环境波动影响的情况下,跨时期的并购绩效比较难以获得显著的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雷辉  郝艳艳  陈收 《系统工程》2008,26(2):7-13
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使中国股市实现了全流通的格局,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在中国沪深两市2006年完成股改分置改革的并购事件的主并公司为样本,按照并购融资偏好的不同分类,对并购事件的短期价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