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研读拜伦的抒情诗"when we two parted"的文本入手,剖析了这首诗歌中巧妙交织的三个叙述画面和复杂深沉的三种情感表达,然后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简要解析了此诗歌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的得失,最后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叙述等现代主义批评手法对诗歌中未讲出来的故事做了五种猜想,并附上一首叙述角度转换后的改编诗歌,以此能对拜伦的抒情诗做到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死亡主题贯穿着西方诗歌创作的各个时期,不同的死亡观体现着人类思考其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上帝的关系等认识过程。欧洲各个时期的诗歌集中体现不同的死亡观,在浪漫主义时期尤为明显。考察拜伦、雪莱、爱伦·坡等诗人诗作,可见出这种死亡哲学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浓厚生态意识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咏赞大自然,强调回归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从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类,自然与童年三方面探讨了华兹华斯的具有生态意识的诗歌。  相似文献   

4.
描绘和想象生态的和谐,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和回归自然的浪漫情怀;描绘生态被破坏的现实或想象生态恶化的后果,反映生态失衡的内容;揭示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弘扬生态忧惠意识和生态责任,昭示生态危机下人的精神生态的失衡,传递充实精神生态的强烈诉求。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生态诗歌的主题特征。生态诗歌与山水诗歌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诗歌《一个拓荒者的渐趋疯狂》描写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该诗的分析,试图展现阿特伍德的自然观和生态思想。阿特伍德在诗中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主客二分的观念进行了批判,她还指出,人类藐视自然的行为必将导致破坏性结果,自然最终会用自己的话语向人类提出抗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与生态的历史嬗变历程进行阐释,分析科技与生态嬗变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并试图寻求问题消解: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狂妄征服自然过程中滋长了不合理的控制自然价值观,以及人对科技的依赖性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自身存在的复杂性和人类对科技认知的有限性并存,应当在认知二者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伦理范式转变,促进生态与科技的良性嬗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态科技内涵及生态科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新时代科技与生态嬗变的前景进行展望:从理论维度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技伦理机制;从实践维度上,构建生态科技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作为有着自觉生态意识的当代诗人,傅天琳在人与自然的反思中凸显生态诗歌的思想价值。傅天琳将自然去客体化,揭示自然本身的生命性,呈现万物有灵的书写特质;基于建立诗歌与地域情感关联的需要,傅天琳从巴蜀地域的现实、历史、神话三重维度形塑生态诗歌的精神家园;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等多重语境中,傅天琳试图拓展生态诗歌的问题空间,挖掘生态诗歌的深刻性。分析傅天琳的生态思考与创作追求,有利于凸显生态诗歌的思想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生态诗歌议题的研究。鉴于此,傅天琳的生态诗歌对中国当代生态诗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和探讨自然与女性,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和重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自然的边缘地位,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的生态女性视角,发掘诗人的生态女性意识,探究诗歌中反映的人与自然和女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问题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和突出的问题。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表明当代人类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类直观自身的中介,依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通过自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展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不适当地改造甚至破坏自然,自然对于人具有了日益突出的反主体效应。这一境况迫使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观与反思,提出两种理论上截然不同、实践操作亦各处窘迫的生态伦理观。解析此两种生态伦理观,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发展,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饱受非议的作家,英国作家D.H.劳伦斯为世界文坛留下了诸多不朽之作。从他生活的历史时代———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即英国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机器文明在彻底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自然天性施加了诸多压力并带来了很多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劳伦斯在其作品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强烈热爱及其深刻的生态自然哲思。  相似文献   

11.
河流功能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流自然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河流自然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12个二级功能的河流功能体系,并对各河流功能进行了整体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河流各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河流生态功能是河流自然功能的生态效益,河流社会功能是以人为主体对河流自然功能的索求,河流的自然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把河流的二级功能之间的关系分为完全兼容、条件兼容和不兼容.最后,提出河流功能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胁迫.通过对河流功能的研究,期望能为河流功能区划、河流健康、河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生态占用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占用是一种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文章对安徽省2000年的生态占用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873hm2,并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伦理学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生态伦理学的伦理基础是由自然的价值、自然的权力和自然的利益构成 ,阐明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并指出其自身的局限性 .对于解决人类的困境和危机 ,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娜  付文中 《科技信息》2012,(8):187-188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双心河》,发现海明威在此作品中通过主人公尼克表达了其对待自然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尼克"遍在"于自然,即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非人类生命体的生存权利,倡导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他又企图"超越"自然,即征服自然,信守人类利己主义原则,忽视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只承认自然物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价值。这两方面的矛盾构成了海明威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惑,也赋予了文本一种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主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他的诗歌创作是在自然的滋润下完成的,清新而纯朴,给人一种宁静、独立的感受,展现了他浓厚的东方生态智慧,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文章从生态审美的三原则即“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交融性原则”入手,探讨弗罗斯特自然诗中浓郁而又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蕴,启迪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家园。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反映出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爱德华·艾比被称作“当代的梭罗”,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其代表作《荒野独居》被视为美国新文艺复兴的标志,是美国当代优秀的生态散文作品.该作品用诗性语言把生态整体观引入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它展现了荒野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严厉批判人类控制、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行为,主张建立以生态为中心的自然观,倡导富有诗意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态意识极大地促进了当代生态思潮的壮大和环保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系统的持续承载基础之上,因而开展生态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承载力的由来及内涵发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供需平衡法、状态空间法、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法,探讨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原则,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模型,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和田地区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已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和田地区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生长于自然怀抱的威廉·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人文主义者。他的诗歌中蕴涵了浓厚的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崇拜自然;强烈谴责工业文明对人身心的损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些观点有助干加深后世读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使人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0.
苏曼殊与拜伦之间文学传承关系,表明了本土文化在受他者文化影响时,接受与过滤并存。苏曼殊的诗歌在精神气韵上仿效拜伦的作品,却在形式表达上取法于中国古体诗。他的诗歌是外来思想影响与本土文学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归根到底,这是由苏曼殊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