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2月28日,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来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武汉市的医生桂希恩,奖励他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桂希恩——这位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在颁奖现场宣布将5000美元奖金全部用作艾滋病防治工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出现艾滋病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与艾滋病展开了不屈的抗争,中国与世界一道,加入了抗击者的行列.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为:"预防艾滋病,全社会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72岁的徐莲芝是中国治疗艾滋病最早、治疗病例最多、治疗经验最丰富的优秀医生。因为敬业和热情,患者们亲切地称呼她“徐阿姨”或“徐妈妈”。去年,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的夫人秘密来中国了解艾滋病防治情况时,多次称赞徐莲芝是中国最好的医生,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级功臣。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在全球的恶性蔓延2 0 0 2年 1 2月 1日是 1 988年伦敦世界卫生部长会议倡导的第十四次世界艾滋病日 /运动。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 2 0年 ,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自 1 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全世界累计已有 60 0 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仅 2 0 0 2年 ,全世界已有 3 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 5 0 0万。目前 ,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 ,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十分严峻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每年以3 0 %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劲敌。在中国.各级政府为预防艾滋病蔓延采取了有力措施,同时一股民间防艾力量也在悄然行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包括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本无关系的社会人士、非政府组织和团体,他们或呼号奔走,或向艾滋病病人提供关怀和援助。他们力量微薄,却都步伐坚定;他们默默无闻,却都有着一颗滚烫的心。  相似文献   

6.
休闲时光     
专家预言:十年内可能控制艾滋病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罗伯特·加洛教授认为,由于大量抗艾滋病药物不断研制成功,艾滋病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成为一种可控制的传染病。加洛教授是在最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艾滋病教育大会上讲话时作出这一预言的。这位美国科学家是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加洛说,艾滋病有可能被治好。未来一两年内将会有明显进展。他预言,1996年将会出现6种至12种较好的抗艾滋病新药,并指出这些新药能从不同的方面对病毒产生作用:干扰酶或激素;防止细胞被病毒感染;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等。摘自《中国科学报》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12):8-9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1985年,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在中国大陆被发现。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的致死性疾病,所以又被叫做“超级癌症”。为了遏制艾滋 病在人群中的泛滥,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联合国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定为“世界艾 滋病运动月”,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相似文献   

8.
金洁 《科学24小时》2014,(12):51-51
<正>1985年,我国确诊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当时对艾滋病的无知、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们对艾滋病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1990年,医护人员在参与救治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人时,都要穿五六层隔离衣裤,戴四五双手套,头上捂得只露出两只眼睛,还要带上护目镜。病人听到病房里住进艾滋病病人的消息,更是纷纷要求出院,生怕被传染……  相似文献   

9.
"假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灾难."最近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研究专家曾毅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举座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0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4年度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向为艾滋病防治作出特别贡献的外国科学家颁发了纪念奖牌。作为亲善大使,彭丽媛曾经拍过一个公益广告。片中与她搭档的是一名3岁小男孩,但开始拍摄时,无论彭丽媛如何跟他讲话、逗他笑,他就是不理睬。原来,他是一名艾滋病孤儿,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就从母体感染了艾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其仍以每天感染15000人的速度快速扩展,其中95%以上的HIV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中国HIV感染人数现已超过100万.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1月底,深圳传来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消息,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在国际科学界纷纷谴责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类身上这一有悖于医学伦理行为的同时,笔者却关注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例基因编辑技术,会选择免疫艾滋病作为切入点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 肆虐全球,威胁人类 艾滋病是人类历史上危害最深广、灾难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目前已有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3年11月2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  相似文献   

14.
最近,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个体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存在遗传性差异。艾滋病研究专家和遗传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对揭示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侵袭人体以及人体是如何防御艾滋病病毒攻击之谜可能殊有意义。艾滋病研究先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盖洛博士说,他期望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研究开辟一条重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11月23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自艾滋病8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蔓延以来,迄今累计已有5,0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HIV),其中1,600多万人已去世。1999年,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势头并未减弱,全球共有26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创下历年来的最高记录。与此同时,全球又有约560万人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历史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0-10
<正>12.01 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诊断出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  相似文献   

18.
最近,"密西西比女童"艾滋病病毒重现,让艾滋病治疗蒙上阴影。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发布的《全球艾滋病毒/艾滋病应对报告》显示,扩大艾滋病毒服务在过去十年间将新增感染病例减少15%,在过去五年间将艾滋病相关死亡减少22%。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这方面功不可没。我们更应正视这段在治愈艾滋病前的黎明黑暗。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4,(8):52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副执行干事凯瑟琳·克拉韦罗指出,自从第十四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于2002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以来,全世界新出现了90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500多万人因感染艾滋病去世。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在防止艾滋病蔓延、加强患者医疗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联合  相似文献   

20.
从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仅23年,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4000万人左右。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初由一群美国艺术家发明并推广旨在代表关怀艾滋病病人的红丝带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