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仅23年,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4000万人左右。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初由一群美国艺术家发明并推广旨在代表关怀艾滋病病人的红丝带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
尹琪  庄道明  蒋亚琴  赵传科  曾新  栗世铀 《科学通报》2009,54(24):3920-392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即艾滋病, 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 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人类免疫系统疾病. 从1983年, 法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出艾滋病病毒[1]至今, 已经过去26年了, 虽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们一直都在和艾滋病病毒进行着不懈地斗争, 但是时值今日, 艾滋病依然是人类无法战胜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5,(12):8-9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1985年,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在中国大陆被发现。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的致死性疾病,所以又被叫做“超级癌症”。为了遏制艾滋 病在人群中的泛滥,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联合国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定为“世界艾 滋病运动月”,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相似文献   

4.
奇云 《世界科学》2005,(5):20-20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所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病毒具有潜伏期,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形成这一观念的部分原因是,很多病人可能十多年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最近的两项研究结果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美国两个科学家小组通过实验发现,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立即对免疫系统内特定的免疫细胞——CD4T细胞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劲敌。在中国.各级政府为预防艾滋病蔓延采取了有力措施,同时一股民间防艾力量也在悄然行动。这支特殊的队伍中包括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本无关系的社会人士、非政府组织和团体,他们或呼号奔走,或向艾滋病病人提供关怀和援助。他们力量微薄,却都步伐坚定;他们默默无闻,却都有着一颗滚烫的心。  相似文献   

6.
当前,艾滋病的治疗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科学家早已不把艾滋病看成是“不治之症”了。艾滋病的治疗在技术上几乎已达到像治疗糖尿病一样的水平。目前国际上已经有15种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其中2-3种药的合理组合通常被称为“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可以杀灭血液中99.9%的艾滋病病毒,有效地恢复病人的免疫力。广州有几例晚期的艾滋病病人,经“鸡尾酒疗法”治疗后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相似文献   

8.
朱小磊 《世界科学》2005,(11):46-46
屈指数来,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感染的罪魁祸首HIV已有20年了。在这20年中,用于艾滋病疫苗开发的费用是以往任何疫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的经费就达5亿美元,有50多种不同的制剂进入了临床实验。但是,要想拥有一个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能每年使数百万人远离艾滋病感染,仍旧是一个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9.
聚焦艾滋病     
艾滋病──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和一个异常恐怖的杀手,正在到处游荡着,冷不丁会将你杀害。这并不是恐吓,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因为如今艾滋病已肆虐全球,无一地区得以幸免,你周围的人中可能就有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如此险恶的瘟神是从哪里来的?我会遭逢这一杀手吗?”人们不禁要问。恐怖的发现1980年6月,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接待了一个奇怪的病人,这是一名男性同性恋者。病人自述,他身体以前一直很不错,最近却经常感冒发烧,脸上也新长出来褐色的瘤子病人要求将瘤子割除。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术,医生毫不费力地就将…  相似文献   

10.
历史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0-10
<正>12.01 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诊断出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在全球的恶性蔓延2 0 0 2年 1 2月 1日是 1 988年伦敦世界卫生部长会议倡导的第十四次世界艾滋病日 /运动。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 2 0年 ,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自 1 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全世界累计已有 60 0 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仅 2 0 0 2年 ,全世界已有 3 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 5 0 0万。目前 ,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 ,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十分严峻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每年以3 0 %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去年,在国际艾滋病讨论会上,医生们报导他们发现了几个患有令人迷惑的类似艾滋病的疾病,但未从这些病人身上发现感染艾滋病的HIV病毒。这些报导引起人们的忧虑:即一种来路不明的病毒可以引起一种新的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人体CD_4-阳性T淋巴细胞减少,该细胞是抗感染的白细胞,它也是HIV病毒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4.
"假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灾难."最近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研究专家曾毅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举座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5.
科学信息     
Nature,1988年12月1日臭氧层——臭氧层损耗的催化化学性质已经观察证实,但年复一年的大气层调制效应的动态机制仍是未解之谜. 世界艾滋病日——今天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艾滋病日,本期特发了两文。其中由牛津大学几位医学专家撰写的一文提出,能特异识别AIDS病毒结构抑制蛋白的胞毒T细胞可用于探测血清阳性个体的健康HIV-1,由这类病人确定的多肽顺序对于抗AIDS疫苗的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家联合会1990年在意大利西西里的埃利斯举行了一个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会议发表的一项声明中强调了开发艾滋病疫苗的紧迫性,声明还呼吁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积极参与并支持艾滋病疫苗的开发。 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负责人塞恩·伯克利(SethBerkley)说:“与艾滋病疫苗开发将会为公共健康带来的潜在好处相比,在艾滋病疫苗开发方面的投入之低可以说不成比例。虽然研究工作现在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但产品开发工作却不是这样。”他领导的机构一直在努力从世界银行等机构吸引资金。坦桑…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毒的即时攻击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所引起的疾病.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艾滋病毒具有潜伏期,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伤害.形成这一观念的部分原因是,很多病人可能十多年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最新的两项研究结果却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郑晓 《科学之友》2004,(8):50-51
2004年2月,河南省抽派76名省直机关干部连同市县乡干部共三百余人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高发区,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他们进驻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当地建立和完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救治和救助机制,督促当地完成国家提出的“四免一关怀”,即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行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使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和关怀。此外,按照省政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 肆虐全球,威胁人类 艾滋病是人类历史上危害最深广、灾难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目前已有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3年11月2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  相似文献   

20.
科技传真     
令人关注的 跨物种异体移植 最近,美国媒体公布了将狒狒细胞移植给艾滋病人和将猪细胞移植给帕金森症患者两例手术的早期结果。一时间,跨物种异体移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最早的异体移植是在1906年,医生大胆地把猪和山羊的肾脏分别移植到两个病人身上。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还不为人所知的排异反应,病人很快就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