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色质联用分析技术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有机污染物进行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原水中检测到10种优先检测有机污染物,因此应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长期监测并研究其水处理技术,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黑龙江段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松花江黑龙江段5个断面水质为目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在2003—2010年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在松花江黑龙江段超标频次较高,超标程度较深,是影响松花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同时应用Spera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松花江黑龙江段5个断面在近8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黑龙江段5个断面中江南屯断面水质呈显著好转趋势,其它4个断面水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今年入夏以来,南方部分流域高温少雨,太湖、巢湖、滇池、珠江相继暴发大面积的蓝藻,局部地区居民的饮用水受到影响,这是继松花江污染事件后,水安全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蓝藻,这些顽强的东西,以人类工业、渔业生产而排放出的废水为养料,轻易地就占据了大片的水域。说"不可避免",是因为在几次蓝藻灾害中,我们都看到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大自然已向我们进行报复,向我们发出强烈的警示。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中饮用水源地是三峡库区内易受事故型水污染影响的重要敏感目标,本文以集中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三峡库区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内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集中饮用水源地)共有99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库区,为700余万人提供饮用水服务,其中服务人口10万人以上(包含10万)的集中饮用水源地有18个,重庆市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和南岸区等区县内集中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的数量较多;三峡库区共有特大敏感目标23个,重大敏感目标28个,二者占敏感目标总数的51.52%,且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重庆段.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休养生息政策为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松花江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地治理,使松花江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探讨了松花江面源污染情况,松花江休养生息对面源污染治理的影响.面源污染成因复杂,主要为农业生产和城市面源影响,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主要是由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乡镇及农村废水随意排放及畜禽养殖粪便排放造成.通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工程、兴建生态型养殖场、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等措施,可有效的控制松花江流域的面源污染,减少入水污染负荷,改善松花江水质.  相似文献   

6.
对郑州市区及近郊200个采样点[地面水4个(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出厂水),地下水196个(分散在郑州市及近郊)]水质进行连年监测,测定了郑州地区饮用水的含氟量,结果表明以地下水为原水的饮用水含氟量较低,以地面水(黄河水)为原水的饮用水含氟量适中.通过对本地区饮用水含氟量进行普查,建议对于长期饮用地下水(低氟水)的人们注意预防龋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目前延安市的部分城市居民及相当比例的农村居民以居住地的山泉水及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以宝塔区为调查点,随机抽取7个山泉饮用水取水点作为水质采样点,采集双份水样并检测16项水质指标,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及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个点的山泉饮用水综合指标合格率较高,水质较好,主要超标指标为总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泉饮用水水源地的相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福建省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以保障人体健康及提高我省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质量及水源卫生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福建省 29个有代表性的县饮用水水源及其水质按国家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进行了检测,根据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干流为经济发展区和凌情严重区,以江河最大冰厚为研究对象探索冰凌增长影响因素,既有助于凌情预报,对开江期防凌防护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松花江干流1957~2013年57年6个主要水文站的水文气象资料,通过数理方法统计分析了最大冰厚的多年变化特征,将水体冻结机理与统计数据相结合,从多年变化角度分析了松花江干流最大冰厚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最大冰厚呈下降趋势;最大冰厚与负积温相关性最强,且二者突变年份相吻合,与流量的相关性次之,它们与其他热力、水力因素一起,决定冰层的冻结及最大冻结厚度.  相似文献   

10.
蒋俊光  陈铭 《科技资讯》2010,(13):37-37
为确保农民提高饮用水质量,应采用一系列方法进行饮用水安全防护。主要措施:从水源、管道、污水处理、村镇规划布局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防护;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分别从家庭或个人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和集中或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段尾水环境容量模型,以COD和氨氮为特征因子,对水体的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动态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文条件的变化,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也会随之变化,就松花江哈尔滨段而言,COD和氨氮的变化规律相似,水环境容量最小值出现在六月份,最大值出现在七月份.总体而言,松花江哈尔...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生活饮用水为检测实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依据,具体分析了饮用水中的金属有毒有害成分,为本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甘肃省庆阳市农村饮用水中化学物质(金属离子以及阴离子等),为掌握庆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改善水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以庆阳市管辖的8个县的饮用水作为检测对象,分析其中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庆阳市8个县的采样点中华池县饮用水中氯化物指标(618mg/L)不合格,高出标准(≤250mg/L)上限值1.47倍;环县氟化物指标(2.41mg/L)不合格,高出标准(≤1.0mg/L)上限值1.41倍;华池县、庆城县、正宁县、合水县、宁县饮水中铬含量均超标,尤其是华池县饮用水中铬含量是国标的2.4倍,庆城县饮用水中铬含量是国标的1.44倍,其余各地饮用水化学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结论甘肃省庆阳市各县区水源化学指标测定结果差异较大,部分县区的某些指标严重超标,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饮水各项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宾川某镇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考依据。方法:选择宾川某镇8个村的水样作为采样点,共检测32份水样的14个指标。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宾川某镇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氮、氨氮污染严重,超标率为100%,93.75%的水样pH偏低,合格率为6.25%;总硬度、TDS、氟化物、亚硝酸盐氮合格率为100%;铁、锰、铜、锌、镉、铅、铬均未检出。结论:宾川某镇农村生活饮用水部分检测项目污染严重。建议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及环保意识,加强人畜粪便的无害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某市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监测了该市城乡62个监测点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的色度、pH、耗氧量等常规指标,并重点监测其中14个监测点出厂水及对应末梢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卤代烃等非常规指标。监测发现,该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为89.7%(165/184),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61.8%(231/374)(χ2=46.624,P<0.001);城市不同水样类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2,P<0.001);水质非常规指标均未超标;基于6种重金属元素可以对不同水源进行判别。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亟待提高,重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源地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细茵总数、氨氮等监测分析,研究洪涝灾害对水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各污染指标的年变化规律得出,洪灾加重了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其原因是过度降水造成地表径流带来的有机污染增加,水温低使得生物降解作用受到抑制,使水体自净速率降低.为从根本上治理有机污染,从点源、面源两方面入手,合理分配污染负荷,及早推进污染总量控制的实施,是缓解哈尔滨江段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Si:Fe(摩尔比)制备了PSI(聚合硅酸铁),用于受污染的松花江原水净水效果研究,并与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两种常用混凝剂做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因聚硅酸铁中不含铝,使得处理后水中的剩余铝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聚合硅酸铁是一种高效安全并具有广泛应用前途的新型净水剂.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村缺水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针对贵州西部喀斯特农村缺水地区饮用水水质污染问题,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标准,选取我国地氟病发病率最高的特殊地区——贵州织金县7个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水取水点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11项水质理化指标和3项微生物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织金县农村缺水地区7个监测点中的水质主要受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所有屋面雨水和中坝村岩溶水中CODMn和NH+4—N含量均超过饮用水标准限值。其中,官寨乡屋面雨水中CODMn最高超标7倍,荷花村屋面雨水中NH+4—N最高超标约3倍。在Fe、Mn离子浓度方面,官寨乡屋面雨水和岩溶水中Fe含量分别比饮用水限值超标2.5倍和5倍,荷花村岩溶水井3个月中Mn检出量分别比饮用水限值超标5倍、2倍和2.6倍。在微生物指标方面,7个监测点水样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28.6%。且随着枯水期时间增长,水质随着水流量的减小而逐渐恶化。因此,贵州西部农村缺水地区普遍用作饮用水的屋面雨水和岩溶水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需要加强水质净化和消毒,方能达到安全饮用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重庆市库区移民安置区域部分城镇的自来水厂、10个区县的农村饮用水以及三峡库区居民直接饮用水水质状况的调查,分析讨论了重庆市农村饮用水结构以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江河水和浅井水为主且供水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水质状况在近几年较为稳定,但有部分地区存在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现象.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建议推广集中式饮水,且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地区加强沉淀、过滤以及消毒管理,同时加强对各种形式水源饮用水的保护,提高安全饮水意识,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吉安市县域农村饮用水水质调查与保护——以吉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一直是水源地保护中的薄弱环节,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饮用水水源量多面广,情况复杂。通过对吉安市赣江中支吉水县10个典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吉水县农村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一家一井为主,地下水埋层浅。农村饮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来自生活污染源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亚硝酸盐、氨氮、总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污染,其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超标问题严重。比较不同供水方式水质,其中分散式-筒井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亚硝酸盐、氨氮、总大肠菌群污染更为严重,污染物总类多,而分散式-手压井、集中式地下水、集中式-引泉污染物种类较少。并因此提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