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前沿科学》2013,(3):96-96
健忘被公认为衰老的自然结果,但情况或许不一定是这样。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在人脑中发现了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机制。该机制可以对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记忆力衰退做出解释。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对于这种情况都很熟悉。他们经常会问自己:“我把车停在哪儿了?”“我到这里来做什么?”这些话语会令他们产生挫败感。  相似文献   

2.
李峥 《世界知识》2014,(17):54-55
美国科学界称,美对人脑工程的投入堪比登月,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举措。近些年,欧美发达国家掀起一股人脑研究的热潮。今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将启动为期十年的“人脑工程”计划,揭开人脑的若干未解之谜。人脑研究难度巨大,被视为科研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但一旦实现突破,将在医疗卫生、信息科技乃至军事情报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美国科学界称,美对人脑工程的投入堪比登月,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协助记忆的Memoto 现代社会,人脑的记忆力远远跟不上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家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第二天一起床,全然忘了昨天干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眼睛是视觉器官,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人脑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眼睛:学生学习的发生需要有意注意,学生学习的发现需要有心洞察,学生学习的发展需要学生的有识创见。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机会”和多种“机关”。使学生炼就一双敏感、敏捷、敏锐的“火眼金睛”,从而把所学的知识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09,(7):42-42
英国研究人员不久前发现,人类面部表情的进化与大脑对其“解码”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人脑通过识别面部表情信息,判断情绪状态的时间仅需200毫秒。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学习上,有人曾断言:学习英语过程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记忆力最佳的时段。如果能充分地读上20分钟或30分钟,不仅能训练我们的朗读技能,还能促进我们的记忆,使我们积累更多的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英语学习而言,晨读是个很好的习惯。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相似文献   

7.
以学习子句数据库优化为背景,在原MiniSAT求解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子句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博弈论的思想,在若干次重启后,根据当前求解器的实时反馈信息改进MiniSAT原有的增长参数,尽可能靠近学习数据库中子句存储量的均衡点,从而使学习库的存储量尽可能达到Pareto最优.实验表明:所提的优化方法是有效的,并在随机SAT问题上胜过现有优化方法.该方法既不会因为学习数据库的子句过多而影响单元传播速度,也不会因为学习数据库中的子句过少而破坏学习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青年科学》2011,(3):14-14
拥有“梨形”曼妙身材的女性。通常是男人眼中的尤物。可是身材棒不一定头脑也棒。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睡细屁股大女性.记忆力却是最差。 根据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看起来身形笨拙的“苹果形”身材的发性,其实记忆力远比身材曼妙的“梨形”身材女性要好。  相似文献   

9.
略论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学的渗透赵妤霞(平顶山财贸学校)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指一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论数学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数学及相关学科教师性指导下,运用类似于数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群体性“指导者”,潜能的“挖掘者”、研究的“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构建起的人脑加电脑的新型学习机制,以及以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过程所架设起的联系数学理论与实践生活的“桥梁”,将使数学研究性学习既实现再现数学知识产生、发现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又从理论上与实践上真正切入到21世纪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ASCI紫     
电脑转得再快也比不得人脑,不过这一事实即将改变。美国能源部去年11月份宣布,它们已与IBM公司签订合同,拨款2.9亿美元在2003年制造两台可与理论上的人脑运算速度相媲美的超大型电子计算机。该计算机取名“ASCI紫”。两台计算机的联合运算能力将达每秒500万亿次,是现在世界前500位超级计算机计算力总和的1.5倍。人脑的运算力大约为每秒钟100万亿次,这一能力来自人脑的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一个细胞又与1000多个神经细胞相连,每一个连接每秒钟大约可执行200次运算。不过,“ASCI紫”仍有不及人脑…  相似文献   

12.
过目不忘是很多人的梦想,尽管现在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些药物和保健品能改善记忆力,但它们成本高、长期服用也不方便,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最近几年,科学家发现一些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普通事情就可以提高记忆力,大家不妨试试。合理饮食提高记忆力科学家发现很多食品和饮料能提高记忆力。2000年,以色列的科学家证实,喝咖啡有助增强记忆。记忆力与大脑的神经细胞有密切的关系,大脑负责记忆的部分,据认为是“树突棘”。以色列科学家把大脑中的“树突棘”细胞分离出来,放在培养液里,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这些细胞3~4个小时保持静…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14,(1):77-77
甜食,通常被认为是令人心情愉悦的“神奇”食物。不过,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吃糖有损记忆力.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对记忆力造成损伤,而且已经损伤的记忆无法复原。  相似文献   

14.
学好英语有很多的因素,但我想一个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对于其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忽视地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具备自信心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记忆力强,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且大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反之,缺乏自信的学生常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些同学有明显的差距,自我评价低,学习主动性差,长此下去,有些学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15.
记忆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记忆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智慧。记忆力可以通过后天良好的教育、训练、培养来提高。记忆可分为主动记忆被动记忆,这两种记忆的培育都是孩子记忆力培养的主体。同时,记忆分为初级、次级和高级三个阶梯,不同阶段要求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植物也有“记忆力”,猛一听,似乎很荒唐。因为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何来“记忆力”呢? 法国一项研究成果证明了植物有“记忆力”,因为植物同样有细胞组织,在细胞组织中,存在着锂原子和钾原子的运动,从而便形成一种特殊的“记忆力”。法国的研究专家们用一种“芒刺金盏草”作试验,这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种籽浑身带刺,开黄花,当金盏草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十一、二岁的少年脑中负责学习的组织构造就已接近成人水平,学习能力也接近成人.据此间媒体报道,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主导的这项研究中,约有500多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定期接受脑部核磁共振扫描,并参加一系列与年龄相对应的智商、语言能力和记忆力测试.核磁共振图像用于研究人脑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育过程.科学家把它们与儿童和青少年在每个年龄段的行为与思维能力联系起来,为这些孩子们绘制一幅长期的大脑发育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静 《甘肃科技》2001,17(2):37-37
人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挖掘客观世界潜能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自身潜能的开发。人类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量无穷,价值无比。在美国,很多大学和教育家们,都热心倡导“创造思想教育”,开设“创造力训练课程”,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中心环节。结果显示:许多学生具有比在通常情况下,发挥出更多的潜在才能。智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智力就是这些基本认识能力的综合表现。我们所讲的激发学习潜能和开发学生智力,就是针对上述内容而言的,本文就如何…  相似文献   

19.
徐指云  唐维凤 《科技信息》2009,(23):207-207,229
虚拟现实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营造了“自己学习”的环境,使得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爱,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极大的节省了成本,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脑发育的可塑性及其在行为进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在早期发育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其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摆脱本能的限制,为学习行为的发展创造条件。本文综合脑的可塑性及大脑半球非对称性的有关材料提出,人的幼脑在语言功能方面同样具有可塑性,刚出生的人脑在语言功能方面仅仅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正是出生的新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人的语言环境启动了这种潜能,使之得到发展。一个有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人脑不仅是遗传的产物,也是早期社会体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