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多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导致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干预对小学五、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干预实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16周的体育锻炼干预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冲动、身体和恐怖八个内容因子上都有明显改变.结果显示:本次实验中的体育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家庭教育问题严峻;学校体育课管理松懈,教师缺乏责任意识;农村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青年教师流动性大.  相似文献   

2.
旨在通过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女大学生部分生理指标、最大等长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为更好地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在普通高校推广健身气功提供意见和指导.选取某高校本科二年级女生30名,进行为期8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受试女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测试、最大等长肌力测试、骨密度测试、平衡测试.经过8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干预:(1)女大学生在体成分测试中,体脂率、BMI指数呈显著降低(P0.05),运动干预后,体重与运动前呈非常显著降低(P0.01),肺活量显著提高(P0.05);(2)在最大等长肌力测试中,头颈前屈、左右腿外展以及背臂水平拉的动作力量显著增强(P0.05),躯干向后伸展的动作力量呈非常显著性增强(P0.01);(3)在骨密度测试中,运动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4)在平衡测试中,平衡测试前后得分相比,干预后得分明显提高,出现显著差异(P0.05).8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身体形态等部分指标有积极的影响,并且提高核心肌力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同伴教育前后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机能相关生理指标的数据变化,分析同伴教育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解放岩乡解放岩学校留守儿童(20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试验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同伴教育加常规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结果表明,6个月后,试验组留守儿童的血压变化不明显,身高和体重虽然没有差异,但是都有增长趋势;这说明与身体的自然发育成熟比较,同伴教育对身高和体重干预的效果甚微;试验组的肺活量和胸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同伴教育干预下,留守儿童坚持科学、规律、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大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机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评估住院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探索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住院留守儿童角色功能评定,干预护理前两组患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观察组评定总和113分与干预组评定总和33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落实"以人为本"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积极引导、排除住院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促进早日康复,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量表法,对荆门地区5所农村小学共计240名留守儿童和2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评测。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交流、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项目得分中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与社会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躯体症状与社会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2亿,使得6 000多万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失去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因缺乏父母在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常常陷入束手无策或尴尬的困境。为了掌握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状况,分析导致生殖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和提出应对策略,对池州市523名10~18岁农村留守在校儿童进行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平均得分低于及格水平。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缺失,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必须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加强家庭对留守儿童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努力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在留守儿童生殖健康教育中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692名3~7岁山区农村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析山区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山区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状况较好,其社会性发展水平低于非留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依恋家人维度上,山区农村留守幼儿的依恋发展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幼儿的依恋发展水平(P<0.05);多重社会支持成为山区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全社会应共同参与,构筑山区农村留守幼儿关爱服务体系,促进其社会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氢水干预对反复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自噬的影响,将3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10g,随机分为安静组(C),力竭对照组(EX),力竭氢水组(EH),每组10只。EX和EH组均进行4周反复力竭运动,运动初始速度为15m/min,每5min递增5m/min,至35m/min,运动直至力竭,5d/周,共4周。EH组大鼠于运动前30min给予氢水干预,记录大鼠力竭运动时间。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SDH和CK活性,骨骼肌SOD活性、MDA含量和T-AOC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骨骼肌mTOR、pmTOR、LC3B-2和P53等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EX组比较,氢水干预后,EH组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和线粒体肿胀程度均明显减轻,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血清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CK活性显著降低(P0.05),骨骼肌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LC3B-2和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氢水干预可显著改善反复力竭运动导致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过度自噬现象,提高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和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
以合肥市经开区莲花小学、方兴小学、习友小学、锦绣小学、芙蓉小学5所学校三年级共1 59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动处方、自觉训练和监督指导的运动干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运动,运动干预对改善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2017—2018年教工健康体检脂肪肝检出率与共病率;构建并实施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方案,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受试者的运动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分析体检数据的基础上,招募NAFLD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和健康教育,分析NAFLD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血生化、肝超声及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体型肥胖者脂肪肝检出率是体型正常者的4倍(P0.01);2)12周HIIT干预后,运动组体质量、腰围较干预前分别下降1.9%、0.9%(P0.01),肺活量较干预前上升8.1%(P0.01),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纵跳以及全身反应时等身体素质指标分别上升33.8%、44.5%、12.9%、10.8%(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谷草转氨酶(AST)下降11.4%(P0.05),谷丙转氨酶(ALT)下降15.4%(P0.01);3)组内比较表明,运动对轻度脂肪肝与重度脂肪肝干预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71.4%vs 20.0%,P0.05),运动组健康技能习得效果较干预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施以"改善运动强度""传授运动技能""领会运动价值""体验运动效果"为中心的高强度间歇运动能够改善NAFLD受试者的病理特征.体医融合改善慢病是践行《健康中国2030》纲要的重要国家战略.体医深度融合,需要建立在慢病大数据的基础上,从监测、评估、干预、追踪、指导进行多元政策融合和支持.科学运动促健康的运动方法的研制和推广,可为体医融合改善慢病进行路径和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大学生运动减肥和力量素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无训练经历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抗阻训练,在实验前后测量皮褶厚度、肢体围度和身体成分等指标,研究抗阻训练对身体成分和身体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生去脂体质量增加(P0.05),脂肪质量、体脂比、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大腿围、上臂围下降(P0.05),臀围下降(P0.01);2)女生去脂体质量增加(P0.05),体脂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腰围、上臂围及臀围减少(P0.05);3)测试的所有身体指标中,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变化比例有性别差异.结论:8周的中高强度抗阻训练可以使增肌减脂同时完成,锻炼效果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有氧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颈总动脉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对40名18~19岁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20人)进行12周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20人)进行运动营养与健康讲座,无任何运动干预。实验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试仪采集受试者颈总动脉直径波形和轴心血流速度,运用MATLABR2011b进行编程,计算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经过12周运动干预,两组相比,实验组收缩压(P 0. 05)、心率(P 0. 05)、动态阻力(P 0. 01)、振荡剪切指数(P 0. 05)显著降低;血流量率(P 0. 01)显著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管径和舒张压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说明12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的血压、心率,提高肥胖青少年的身体机能;且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流量率、外周阻力、振荡剪切指数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但不能显著改善肥胖青少年颈总动脉管径。  相似文献   

13.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回顾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梳理了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成果。证据显示,以往学者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证工作,但仍留有不少空白。未来研究应尽可能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纳入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开展追踪研究、开发与中国农村文化及实际相匹配的干预方案等,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观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探讨太极拳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在自愿者中随机抽取2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太极拳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进行12周的24式简化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太极拳干预.12周干预前后分别检测两组在安静状态、80%VO2max强度完成6 min功率自行车后即刻后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前,太极拳运动组和对照组血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差别没有显着性(P0.05).12周太极拳运动干预后,在安静状态下,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降低没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也没有变化(P0.05).12周太极拳运动干预后,在急性运动应急状态下,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降低具有显着性(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变化(P0.05).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可以影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调节机体的交感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探究肌肉特异性microRNAs(mi RNAs)能否作为监测过度训练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提供参考意义. 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45只,随机分为控制组(CON组)、运动组(NT组)和过度训练组(OT组),每组15只.按照相应的运动计划训练8周后,成功构建小鼠过度训练模型.小鼠休息24 h后取血清、腓肠肌、心肌和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不同组织中7种肌肉特异性mi RNAs的变化情况.(1) 8周训练后,NT组递增负荷测试成绩明显上升(P0.05),但OT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OT组成绩明显低于NT组(P0.05).(2)与CON组相比,血清中mi R-133a,-133b,-208a在两个运动组中均降低,但在OT组中显著下降(P0.05),两运动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与CON组相较,两个运动组中腓肠肌mi R-1,-133a的水平均下降,其中NT组显著下降(P0.05),OT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且两运动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4) 3个实验组肝脏中7种肌肉特异性mi RNAs均无显著差别(P0.05).(5)与CON组相比,两运动组心脏中mi R-499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运动组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 NT组心脏中mi R-133,-133b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运动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其中OT组与CON组相比,心脏中mi R-133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本实验发现在不同组织中mi R-1、mi R-133a、mi R-133b和mi R-208a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变化,myomi Rs可作为监测过度训练的潜在标志物,反应其生理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高校男性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方法对男性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干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男性肥胖大学生的体重和体重指数,改善呼吸机能和循环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基础能力.所以,体质健康运动干预实验对于男性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张华 《科技信息》2013,(23):200-202,332
本文选取安徽砀山和萧县450名留守儿童,南京59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和985名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分析。试图找出造成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子女健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现状的不乐观性,指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最大脂肪氧化强度跑步运动对动脉弹性改变期和斑块形成初期的延缓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脉搏波检测技术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筛选早期动脉硬化患者80名,按照严重程度和性别随机分为动脉弹性改变对照组(AEC)、动脉弹性改变+运动干预实验组(AECE)、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初期对照组(APF)、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初期+运动干预实验组(APFE),运动干预实验组施加每周三次个人最大脂肪氧化强度跑步运动,连续干预12个月,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有组织的运动计划。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等指标。结果:运动干预后除AECE组ABI外,各实验组baPWV、ABI、IMT、TC、TG、LDL-C、TNF-α、IL-1与AEC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HDL-C与AEC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AEC组各项指标和AECE组ABI与实验前没有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baPWV、ABI、IMT、TC、TG、LDL-C、TNF-α、IL-1与AEC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HDL-C与AEC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结论:12个月最大脂肪氧化强度跑步运动能显著降低动脉弹性改变期和斑块形成初期患者的动脉硬度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善血脂环境,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血管炎症状态,且动脉弹性改变期是运动干预的最佳窗口期。  相似文献   

20.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对整群随机抽样和目的性随机抽样的10所贵州农村地区中小学及2所贵阳市中小学在校学习的700名"留守儿童",进行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分值均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P<0.01,P<0.001),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未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递增呈现积极优化的趋势;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人格形成,社会化发展,情绪的改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