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构建虚拟地理环境过程中存在的冗余度高、环境配置复杂、系统硬件要求高、缺少自然环境模拟和真实性较差等问题,利用WebGL技术及Three.js框架在Web端构建基于B/S结构的虚拟地理环境,并以三维虚拟场景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视化效果及可行性.结果表明:综合运用WebGL技术在Web端构建的轻量化虚拟地理环境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共享性和真实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地理信息的可视化,促进虚拟地理环境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平  黎雪儿  刘睿  耿峰  张德崇 《河南科学》2023,(8):1152-1158
虚拟地理环境是表示和模拟真实世界的有效工具,如何建立环境到人的刺激评估交互过程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多维度、多模式地理环境可视化系统的交互和反馈方式比较割裂,整体认知耦合性仍存在不足.总结虚拟地理环境智能交互研究现状,并对二、三维地理环境联动耦合认知进行研究.提出使用3D打印技术、电子地图技术、二维条形码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等构建二、三维耦合模型,探索系统自适应匹配联动耦合认知方案;在模型中采用以眼动控制交互技术为主,辅以语音、手势等自然交互方式,优化资源分配和认知效果,提升地理信息传输和认知交互效率;然后,对虚实地理空间多通道认知负荷进行分析,通过眼动参数指标量化监控、分析和优化认知负荷,提出基于注视点渲染的认知效能优化理论模型,提升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虚拟现实引入虚拟地理环境概念,介绍了虚拟地理环境具有的特征和虚拟地理环境在高校地理学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论述了当前虚拟地理环境在高校地理学中的主要应用以及对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虚拟地理环境是GIS地理学语言在智能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表现等方面向前发展的更高级形式,包容了地图和GIS所具有的空间信息表达与传输功能.结合作者讲授虚拟地理环境课程的体会,在虚拟地理环境概念、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探讨了该课程作为GIS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虚拟教学实验室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实验环节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教学实验室能够提供虚拟实验环境,共享资源,因而虚拟实验的研究与开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对虚拟教学实验室的总体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陈丽枫 《科技资讯》2023,(6):171-176
该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2年CNKI中的257篇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在政策、信息技术时代发展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整体上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研究热点是增强现实、虚拟实验、教学、元分析等;研究方向是虚拟现实的应用类别、技术以及教育理论、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演进趋势朝着虚拟仿真、元分析的方向前进,未来将会打破当下所谓的“虚拟”与“现实”的壁垒,实现教育元宇宙。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以如何更好的呈现地理信息为目标在不断的发展,3D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技术由于能够更加直观的呈现地理信息广受欢迎,但由于构建3D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成本高、周期长制约着其应用和推广。本文介绍了可以呈现真实地理环境景象的实景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实现方式,这种技术开发成本低周期短,在很多应用领域可以替代3D虚拟现实地理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9.
依托国家实施虚拟仿真实验建设,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以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自然地理过程、虚拟三维实习场景为切入,为探索世界地理野外实践、理解世界地理自然过程、丰富世界地理教学资料、完成世界地理信息革新提供新机遇.结合世界自然地理学科特征,本文提出世界自然地理虚拟仿真改革需重视的5个基本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定位、比较区域地理差异、分析要素耦合过程、构建区域空间关系和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而构建世界自然地理虚拟仿真教学模型,主要包括5个主要模块:世界地图模块、地理过程模块、交流讨论模块、区域专题模块和国家专题模块.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引领的新思维和新技术为契机,可为世界自然地理教学革新提供了新范式,也为推进地理教育教学发展和信息化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化时代的地图演变趋势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三维虚拟地图的特点分析、架构体系研究以及现有技术的比较,提出一种多视角的城市三维虚拟地图的建设方案,并结合实例利用Google Sketchup技术完成三维建模,在Google Earth平台上实现城市三维虚拟地图的共享与发布。通过不同视角的城市三维虚拟地图对同一区域的地理数据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了地图的地理信息量,丰富了地图的展示手段,可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虚拟地理环境是地理学语言在智能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表现等方面向前发展的更高级形式,包容了地图和GIS所具有的空间信息表达与传输功能.本文从虚拟地理环境概念、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探讨了该课程作为GIS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中学的地理教学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21世纪人类将更加重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人地关系矛盾,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正>为期2天的"开放式地理建模与模拟国际会议"于2017年8月17日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校地科院和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协会、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国家地球系统数据共享和服务平台协办。大会开幕式于8月17日上午在仙林校区国际交流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我校地科院、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阿兴教授主持并致辞。  相似文献   

14.
在盛敍功先生的地理教学和地理著作中,从学术思想来看,最为突出而严重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现在,仅就盛先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提出我们的看法,希望批评.一人类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展着,因此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的影响.但是当探讨地理环境对  相似文献   

15.
罗明良 《河南科学》2012,30(9):1365-1370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回顾空间分析起源的基础上,从几个角度给出空间分析内涵的理解;指出空间分析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地理空间性、空间自相关、空间尺度与空间抽样.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空间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即空间位置分析、空间自相关、空间插值、空间回归分析及空间分析中的模型与模拟研究.最后展望了空间分析下一步发展,认为空间分析不仅需要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亦当在地理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为人口、资源、环境及公共健康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地理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环境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并从地理环境现状、地理气候、周边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等纬度分析了地理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场景在线可视化编辑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VR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虚拟场景的可视化编辑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建筑产品虚拟展示系统的研究,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和面向对象方法,给出了虚拟场景对象原型的定义;结合VRML和HTML的脚本编程,提出一个快速实现虚拟场景可视化编辑的技术方法;开发了在线可视化编辑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问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在理论建设上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进行揭示,为目前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将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划分为1949-1979年、1979年以来2个大的阶段,对每一个阶段中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述,例如第一个阶段是以侯仁之院士为代表,创立了从探明、复原城市所在地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特点与变迁为主要内容.近年来,形成的"环境-文化理论"观点,除从研究城市所在地及区域之地理环境变迁来研究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外,还要结合地域文化及其传承、嬗变来研究.结论 "环境-文化理论"是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上的最新成果,将会对当前之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方病是一种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以宁夏地甲病与氟中毒为例,从医学化学地理角度探讨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便于认清地方病发生的地理生态系统的外环境机理。研究表明,地方病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使生命元素与有害元素的丰度与标准丰度发生偏离是地方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原因;人类长期生活于该种环境中,从客观上加大了这种偏离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