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人疱疹病毒6型(HHV-6)与鼻咽癌(NPC)的可能关系,检测了NPC发生不同阶段的石蜡组织中HHV-6DNA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PCR、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共检测了42例鼻咽癌石蜡组织、21例鼻咽癌前病变石蜡组织和27例正常鼻咽石蜡组织HHV-6DNA的存在情况。结果:通过PCR扩增,在42例NPC组织中检出13例存在HHV-6DNA,占31%;21例鼻咽癌前病变组织中1例阳性(47%),而27例正常鼻咽组织中无一例阳性。斑点杂交的结果表明PCR扩增是HHV-6特异的。原位杂交发现,在13例PCRHHV-6阳性的NPC组织中11例HHV-6DNA阳性。HHV-6DNA主要分布于癌巢的肿瘤细胞核内,少数亦可见于癌旁的异型细胞,但在淋巴细胞及正常上皮细胞内未发现阳性信号。结论:本实验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证明,在中国NPC患者的鼻咽石蜡组织中存在HHV-6。HHV-6与NP相关,并有可能在NPC的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MVD及VEGF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NPC)侵袭转移关系,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生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73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20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MVD及VEGF表达,NPC中转移组49例,非转移组24例。  相似文献   

3.
ras基因族是人类实体肿瘤中最常见的癌基因,其编码的P21蛋白过度表达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在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1]。用抗rasp2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双PAP法,检测43例鼻咽癌(NPC)、40例癌旁及10例正常对照组的鼻咽部活体组织冰冻切片中rasp21表达水平。探讨rasp21在NP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类型、TNM分类的关系。为诊断NPC和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可能性,估计预后和判断疗效提供较客观的指标。1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临床资料:首诊NPC43例,男32…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制备地主辛标记探针,通过斑中杂交检测鼻咽癌患咽拭子、活检组织及血标本中EB病毒DNA。方法:按献「4」的方法,以B95-8DN为模权进行CPR,用PCR产物进行地主辛标记反应获得探针。将梯度稀释的变性探针制成NC膜,与对照标记的DNA进行比较,以测试探针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标记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1pg,有地对9例患的一(均经PCR检测,证实EB病毒D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加深对影响鼻咽癌(NPC)预后因素的认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4例NPC癌细胞核DNA进行检测,发现二倍本肿瘤(DT)10例,近二倍体肿瘤(nDT)17例,非整倍体肿瘤(AT)17例;44例中,颈淋巴转移35例,经放疗后3年追踪观察,鼻咽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24例。将不同DNA倍体的NPC、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PC DNA倍体与转移之颈淋巴结及其大小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患者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结果表明,自行设计合成的引物位于HCMV基因组早期蛋白基因区,经PCR仪扩增一段长430bp的特异序列片段,对正常人基因组DNA或其它疱疹病毒DNA无交叉反应.此法可检测出少至10-16g(0.1fg)的病毒DNA.通过对35份尿液标本的检测,比较PCR法和组织培养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同安地区已成为中国第二肝癌死亡率高发区。我们对从该地区建立的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株,(HHC_4、HHC_(15))细胞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PCR方法,我们证明了HHC_4、HHC_(15)癌细胞DNA都有HBVDNA整合。通过DNA测序,我们证明了HHC_4DNA有p53基因第250密码子的突变;HHC_(15)有p53基因第249密码子的突变。这为本地区肝癌死亡率与高HBV高感率和/或黄曲霉素B_1在食品中高污染率的关系提供有力的分子病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结合组织病理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检测80例子宫颈癌、42例正常宫颈组织、33例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和10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的HPVs基因组相关序列。结果表明:(1)42例正常宫颈组织DNA无一例检出HPV,而在宫颈癌组织、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检出率分别达43.75%、45.45%和80%;(2)宫颈癌组织中阳性35例,阳性率为43.75%;HPV型别分布主要为HPV16型(18例,51.43%)和HPVR型(8例,22.86%);(3)18例HPV16型和3例HPV11/6型均为鳞癌,8例HPVR型中有6例也为鳞癌。HPV16型的18例中有12例为低分化癌,HPVR型的8例中有5例也为低分化癌;(4)不同型别HPV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其病理形态学特征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广西地区相当部分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其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具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用引物PCR技术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方法:根据国外献报道的基因序列选出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其扩增片断为450bp。结果:在450bp处出现DNA扩增带为阳性,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其阳性率为30%(29/96)。结论:通用引物PCR技术检测生殖道HPV-DNA快速,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用Southem blot分子杂交技术,检测99例HBVM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HBVDNA的存在状态,其中71例同时用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中姊妹染色体交换(SCE)率,观察HBV对宿主单个核细胞染色体的损害情况。结果发现42例被检者(42.42%)的PBMCs中存在HBVDNA(游离型或整合型,有的还见到游离的复制中间体),正常对照组则无1例检出HBVDNA。被检者PBMCs的平均SCE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HBVDNA(+)组又显著高于HBVDNA(-)组。证明HBV的入侵与SCE率升高之间有密切关系,提示HBV对单个核细胞染色体形成了损害。这一现象可能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紊乱和HBV长期不能清除等系列表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用PCR扩增和克隆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VP2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鸡贫血病毒(CAV)Cux-1毒株于MDCC-RP1细胞中,并用经狄高辛标记的CAV衣壳蛋白VP1基因克隆DNA作为探针在斑点杂交中检测和比较了各代细胞中CAV DNA水平。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CAV DNA水平较高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AV衣壳蛋白VP2基因片段约650bp的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I位点克隆到pUC19质粒载体中,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6例受检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测,并将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HBsAg、HBeAg和抗HBcAg同时阳性的受检者中,100%可检测出HBVDNA。在血清标志物全阴性受检者中,也有45%可测出HBVDNA。结合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说明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是敏感的,在临床应用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从分子水平研究细菌感染与胆固醇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期阐明胆固醇结石发病的分子机理和探讨可能防治的新途径。方法:从36例胆汁细胞培养阴性的胆囊大 石中提取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PCR)技术,从中特异性从扩增细菌DNA片段。结果:发现30例(83.33%)胆固醇结石中有细胞DNA存在。其中胆固醇含量30-69%之间6例,70-90%之间14例;〉90%10例,尚未发现结石中胆  相似文献   

14.
一种非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DNA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PCR获得了非洲塞内加尔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SEN)的全长DNAA,并进行了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DNA序列分析的序列并1359bp,包括外壳蛋白基因,AV1基因,基因间区(IR)及部分复制酶基因,计算机分析显示:TYLCV-SEN与其他亚组III及生理病毒相比,外壳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67%~83.4%,AV1基物氨基酸同源性为61%~84%,IR最大同源性为60%~68%,且与非洲和中  相似文献   

15.
HHV-6在体外可以激活HIVLTR引导的基因表达[1],其基因组中一基因片段B701已被证明与这种激活作用有关[2].B701编码1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可与HHV-6基因组中其它基因片段协同作用提高对HIVLTR的激活效力.对B701进行缺失突变,得到突变体RSV-B701-d1(3′端缺失181个bp)、RSV-B701-d6(3′端缺失353个bp),将这两个缺失突变体分别与HIV-Luc共转染受体细胞,通过LUC活性分析发现,缺失突变体d1、d6不但仍具有激活能力,而且d6的激活能力要远远大于d1.二级结构预测初步揭示了B701对HIV-LTR的反式激活作用机制,为阐明HHV-6基因产物与AIDS的病理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P型铜转运ATP酶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及测序等方法分析了141便WD患者ATP7B基因第7、9及14外显子的部分DNA序列改变,通过对患者DNAT下沉人DNARPCR-SSCP电泳带迁移作对比分析,发现在141例患者中第7、9及14外显子PCR扩增产物迁移异常才分别为4例、6例和40例,依据DNA物单链构聚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提示该组病人中ATP7B基因第7、9和14外显子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感染的肾脏病患儿尿液HBV-DNA检测10例报告刘佩玲,周宇(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510630,广州;番禺何贤医院儿科,511600,番禺)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肾脏病;尿液;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中图分类号:R512.6在小儿尿液中,...  相似文献   

18.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鸡马立克氏病毒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比较了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病毒分离技术在检测MDV中的效果和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以PCR扩增I型MDV132bp重复序列或以此序列标记的Digoxigenin探针进行Dot-DNA分子杂交检测MDV,均具有较好的效果,灵敏度比常规病毒分离高近万倍,其特异性较强,并能快速鉴别MDVⅠ型毒,使诊断时间缩短了许多。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C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41例恶性卵巢肿瘤2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3,基因及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CD44V3表达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均P〈0.05);有转移者CD44V3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1),转移灶阳性率高于原发灶(P=0.01),CD44V3阳性表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了编码HBVsAg的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到pcDNA3载体中,位于人巨细胞病毒(CMV)早期启动子下游.重组质粒pcDNA3-sAg转染细胞后检测到HBsAg表达.用纯化后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射到BALB/C小鼠骨骼肌内,诱发实验小鼠产生了抗HBsAg特异性抗体.PCR扩增未检测到注射部位及肝脏细胞染色体中有外源HBVDNA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