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晚期非霍杰淋巴瘤(NHL)的远期疗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IC)推荐的MCP方案长期治疗儿童ALL和晚期NHL。方法:(1)病例:病儿30例。其中20例ALL,10例HNL(Ⅲ期和Ⅳ期各5例),均为初发病例。(2)化疗方案:(a)ALL和Ⅳ期NHL采用 MCP-841方案,总疗程3 ̄5年,包括①诱导1(I1):PVDL,力争首次诱导获CR。②诱导  相似文献   

2.
对Ⅱ、Ⅲ期乳腺癌69例综合方法疗效对比分析。全组5年生存率536%,Ⅱ期78%,Ⅲ期472%,Ⅱ期各组(S,S+C,S+R,S+R+C)无显著差别;Ⅲ期各组S142%,S+C33%,S+R473%,S+R+C60%(P<005)说明综合治疗方法对生存率有影响,增加放疗对Ⅲ期尤为显著;加放组淋巴区胸壁3年复发率与未加放组比为1∶2(9/50:7/19),其复发平均时间为318∶135(月),说明加放对局部控制效果的肯定。增加化疗(CMF/CAF/CEF)与未加化疗比生存率有改变,前者为595%(22/37),后者为333%(3/9),而除S组外,增加化疗使S+R+C达60%,S+R473%组无显著性差别(025>P>010)。S+(S+C)与(S+R)+(S+R+C)组5年生存率,前者为368%(7/19),后者为60%(30/50)。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野生恒河猴作了B病毒(BV)、猴爱滋病毒(SIV)、猴T细胞白血病毒(STLV)、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轮状病毒(SAl)、腺病毒(SAV)、痘病毒(Monkeypox)、麻疹病毒(Measles)、柯赛基病毒B-1型(CoxsackieB1)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等10种病毒血清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野生恒河猴中,抗体阳性率较高的有SA11(90%),SAV(831%),BV(446%)和Monkeypoxvirus(206%);3种逆转录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STLV-1(88%),SRV(47%),SIV(22%);未发现Measles,和CoxsackieB-1病毒血清抗体及HBV感染,但在1只动物血清中有HCMV抗体.病毒抗体阳性率与动物的年龄有关,成年猴明显高于未成年猴.对来自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文山州动物的调查表明,B病毒相关抗体和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有地区差异,思茅地区的野生恒河猴,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鼻咽癌常规外照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的改进,以期提高疗效。方法:186例经病理证实鼻咽癌病人,接受常规60Co根治性分段外照射,鼻咽和颈部DT60~72Gy/9~11周,中间休息3~4周。分析其5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结果:按照TNM(长沙,1979)分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100%(1/1);Ⅱ期533%(27/45);Ⅲ期464%(45/97);Ⅳ期20%(9/43);总的5年生存率为441%(82/186)。结论:对Ⅰ~Ⅱ期病人以设法提高局部控制率为主;对Ⅲ~Ⅳ期病人在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必须综合全身化疗,防止出现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献血员人群HIV感染情况,我们对1995~1997年献血员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献血员HIV抗体的初筛试验采用抗-HIV抗体ELISA法,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者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3年内共检测140028人次,初筛HIV抗体阳性18例献血员,并全部经WB法确认为HIV抗体阳性。其中15例为男性,3例女性,均为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18例HIV抗体阳性献血员中,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33%(15/18),HBsAg阳性检出率为611%(11/18),HBsAg和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33%(6/8)。结论:在献血员人群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为此献血员HIV抗体筛查对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HIV具有重要意义。HIV与HBV和HCV具有较高的重叠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丙型肝炎( 简称丙肝) 病毒与HBV、CMV 混合感染对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价值.对221 例临床选择病例的HCV M、HBV M 和CMV M 联合检测,发现三种病毒共同感染者5例,检出率为2 .3 % (5/221) ;5 例均为血液透析病人.HBV 与HCV 两种病毒共同感染者47 例(47/221 ,21 .3 % ) ,血液透析组为51 .2 % (22/43) ;其后依次为慢性丙型肝炎组29 .6 % (8/27) ;肝细胞癌组21 .9 % (7/32) ;白血病组21 .4 % (3/14) 和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组11 .1 % (5/45) ;其他肿瘤组、普通住院患者组分别为3 .7 % (1/27) 和3 .0 % (1/33) .HCV 与CMV 共同感染者中,慢性丙型肝炎组达33 .3 % (9/33) ;肝细胞癌组为28 .1 % (9/32) ;其后依次为血液透析组27 .9 %(12/43) 和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组24 .4 % (11/45) .白血病组没有没有发现2 种病毒混合感染者.提示血液透析是传播肝炎病毒的一条重要途径;HCV 与CMV 的混合感染,仅多见于与HCV 感染密切相关的病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Y,Ce,Sm)(Mg,Mn)B5O(10)中Sm(3+)和Mn(2+)的发光性质,Mn(2+)浓度对Sm(3+)发射的影响.着重讨论了Mn(2+)对Sm(3+)发射的敏化作用及能量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8.
木香薷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GC、GCMSCOMP法从采自甘肃天水地区的木香薷(ElsholtziastauntoniBenth)挥发油中分离出6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以18桉叶油素(2235%)、反式石竹烯(1386%)、莰醌(46%)、反式β罗勒烯(321%)、苯甲醇(371%)、2(2′3′环氧3′甲基丁基)3甲基呋喃(1067%)等为主的55个成分.其中有26个成分为首次从木香薷中检出.其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以上  相似文献   

9.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 B V) 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 H P V) 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 B V 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中的感染率均接近100 % ;在日本对虾养成期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 % ;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 M B V 包涵体 H P V 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 % ;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 % ,稚虾为3611 % ,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 % ;日本对虾养成期虾的平均感染率为2000 %  M B V 与 H P V 在斑节对虾中可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其合并感染率为:仔虾2857 % ,稚虾3568 % ,养成期虾6454 % 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未发现 M B V 与 H P V 合并感染的现象结果表明, M B V 是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体,而 H P V 是中国对虾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钙调素基因Ⅲ(hCaMⅢcDNA)表达载体pBV/hCaMⅢ,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热诱导获得可溶性CaM蛋白的高效表达.将纯化的重组hCaM与异型双功能剂SPDP及鼠血清白蛋白(MSA)交联,免疫Balb/c小鼠,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得到3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结果证实,三种单克隆抗体均与自制的rhCaM和CaM标准品起特异反应.用免疫组化法对精子中CaM定位,发现CaM主要分布于精子头颈部,不育组CaM+精子率((45.0±7.5)%)显著低于生育组((68.5±10.5)%).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2例,男43例,女19例,年龄24~79岁,50岁以上42例(677%)。病程2个月~2年,其中大便习惯改变51例(823%),便血44例(716%),直肠指检阳性45例(726%)。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手术方式包括Mile’s44例,Dixon11例,造瘘7例。其中单纯手术13例,A期10例,B期3例;术前放疗6例,采用单后野或前后对穿照射,DT30~40Gy;术后放疗18例,采用前后对穿或两前一后野照射,DT40~60Gy;术后综合化疗…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MINT方案对难治及晚期复发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我科1994年1月~12月住院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男13例,女2例,中位年龄45岁(13~65岁)。8例属难治,晚期复发的7例。15例患者使用的MINT方案为:美斯钠(Mesna)300mg·m-2·d-1,静注,每4h一次,每天3次,第1~3d;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133g·m-2·d-1,静注,第1~3d;米托蒽醌(Novantrone)8mg·m-2·d-1,静注,第1d;威锰26(Teniposide)65mg·m-2·d-1,静注,第1~5d。一疗程后间歇21~28d重复治疗一次。结果:获完全缓解者6例,部分缓解者2例,无效者7例,总缓解效率达533%。取得缓解所需的中位数时间为23d(20~30d),中数淋巴瘤;MINT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21μmCo∶MgF2激光器在室温下的实验结果,得到了0279J的21μm激光,器件效率为145%测定了Co浓度为3%(wt)的MgF2晶体对13414μm线的偏振吸收系数,测量结果表明,对该谱线π偏振和σ偏振的吸收系数分别为0804cm-1和0516cm-1.激光实验结果计算得到该晶体21μm线的激光跃迁截面为261×10-21cm2.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带过滤罩的透明鼠笼在层流架内繁育先天性T和B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的重度联合疫缺陷(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获得成功。1993年5月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引进了3对scid小鼠种鼠以来,现已近交繁育至第十代共繁育scid小鼠7Z0只,其寿命均超过12个月。平均产仔数为5.5只,不育率为14.9%,离乳率为88.2%。scid小鼠4-10周龄的体重与BALB/c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微生物学检测符合SPF级小鼠标准。解剖发现其胸腺极小,胸腺的相对重量仅为同龄BALB/c小鼠的6%左右;脾脏相对重量为27-37%;外周血淋巴细胞仅占白细胞总数的11-26%。应用酶联免疫酶标法测定3-4周龄和大于10周龄的scid小鼠血清IgG的含量均小于1×10 ̄(-3)mg/ml,没有发现scid小鼠的“渗漏”现象。人癌移植于scid小鼠后获得3种人癌移植瘤:肺腺癌(LAX-83)、肝细胞肝癌(LC-412)、结肠粘液腺癌(colon),其平均瘤重均显著大于BALB/c裸小鼠。  相似文献   

15.
在1MH2SO4中,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Ⅳ)对Mn(Ⅱ)有均相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离子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控制,Mn(Ⅱ)的氧化产物为MnO2。但Ce(Ⅳ)的催化能力与其在铂电极上再生的速率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催化作用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烯基单体接枝共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Mn(Ⅲ)、Co(Ⅲ)、Cr(Ⅲ)和V(Ⅳ)的乙酰丙酮配合物引发淀粉与MMA、AN、AM和AA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活性。实验表明,4种引发体系中,Mn(acac)3的引发活性最佳,它可以有效地引发淀粉与上述4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并获得较高的PG;Co(acac)3和Cr(acac)3仅对水溶性烯基单体AM、AA有良好的引发活性;Vo(acac)2对4种单体的引发活性均较低。4种单体中,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自制黄原酯棉对CU(Ⅱ)和Pb(Ⅱ)的动态吸附条件及模拟量共存元素对吸附的干扰程度,拟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绞股蓝及其浸泡液中Cu和Pb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pH=3、黄原酯棉用量为0.2g、流速为3mL/min时,浓度不低于0.02μg/mL的Cu(Ⅱ)和Pb(Ⅱ)能被定量吸附;用HNO3或1∶1HNO3(2mL)可完全解吸;当有Ca2+、Mg2+、K”、Fe3+(40mg)、Al3+、Cm4(10mg),Mn2+、Cr-(5mg)和Na+(500mg)之一共存时未出现干扰;模拟消化液中共存离子对校正曲线影响很少;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7(Cu)和0.996(Pb);消化法标准回收率为96%~104%(Pb)和97%~103%(Cu),浸出液法标准回收率为95%~102%(Pb)和97%~101%(Cu)。  相似文献   

18.
以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Trifoliumrepense)裁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形成以后,均在MB-9固体培养上继代培养3~4次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至MB+3mg/L2,4-D+07mg/LBA+02mg/LNAA+2mg/L甘氨酸+500mg/L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2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即每隔3~4d换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三元共聚物MBS树脂和PVCN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相关性能。采用间歇加料法得到形态规整的核壳型树脂。改变三元组分比例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能大大影响PVC增韧效果,当B=42%时S:M=(34~30):(24~28)为宜。DSC测定结果表明:PVC与MBS的壳层PMMA能很好相容,从二相间的相容结构形态证实,共混物间形成良好的粘合界面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到PVCNBS共混体系由脆性转变为韧性的结构形态和形貌特征,抗冲击值可由纯PVC时的4kJ/m2增到MBS15份时的50kJ/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0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间180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对局部晚期NSCLC的特殊处理模式。1)关于NSCLC的减量性手术问题。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244例肺癌减量术及同期364例剖胸探查术的累量生存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减量术的1、3、5年累量生存率分别为569%、206%和175%;探查术为411%、78%和53%。因此,肺癌的减量性手术应积极提倡,应列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配合术后的放、化疗,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2)关于NSCLC支气管残端阳性的问题。71例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的肺癌病人的1、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5%、324%、250%和193%,低于根治术组。最佳的治疗方式在是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辅以术后放射治疗。3)关于NSCLC的多次手术问题。复发NSCLC的再次手术,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可达55%、17%和17%,应认为是目前肺癌术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4)对双肺同期发生的孤立或多发肿瘤,采用一期切除的方法,可获得286%(2/7)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