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7月14日报道:美国麻省阿宾梅蒂的研究员埃德·伯杰研制了一种人造塑料心脏,价格为75000美元。这个塑料人造心脏已植入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男子体内。伯杰希望这种人造心脏能救治患有严重心脏病而经济比较困难的人。这种塑料心脏不像以前的用导线穿透皮肤作动力的人工心脏,而是将一个蓄电池和一个控制器与人造心脏一起整个植入体内。蓄电池只有40分钟的寿命,但它能够用感应方法通过皮肤经常充电。它的重量约为1公斤,由可以弯曲几百万次也不损坏的柔韧度和强度很高的塑料制造而成。这种塑料和血液有良好的兼容性,即不会使血流结块凝成一团。控制器的作用是用来监测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2.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3月27日报道:美国帕萨迪纳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戴维·蒂雷尔和他的同事发明了一种制造人造血管的技术。他们用基因工程细菌产生一种类似弹性硬蛋白的聚合物。这种有弹性的蛋白和血管壁是兼容的,它类似真正的蛋白,是生物材料中的关键成分,可以植入人体中取代有病变的天然静脉或动脉血管。植入前,将这种有弹性的蛋白式的聚合物编织成血管状的基础结构,一旦植入人体中,内皮血管细胞就会在聚合物基体上生长;甚至在植入人体前,也可以用病人的细胞在人造血管上生长。美国其他的一些科研小组也在研究制造…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2日,美国科学家为一名心脏病患者植入世界上第一颗可以完全代替心室功能并能完整植入体内的人造心脏,尽管该患者在手术两天后状况恶化,出现肾衰竭、糖尿病和心脏病发作等病症,但这次手术被认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心脏技术中的一大飞跃。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世界上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两万多人,但是全世界每年捐献出来的心脏还不到  相似文献   

4.
据英《新科学家》2000年7月8日报道 :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两位视力仿生学家Alan和UincentChow兄弟研制了一种人造硅视网膜 ,并植入到伊利诺伊的3位盲人眼中。2平方厘米大小的精巧人造视网膜正好放在盲人视网膜表面下 ,并完全由入射到眼睛后部的光线提供能量 ,光线通过3500个微型太阳能电池变成电信号 ,然后刺激视网膜的神经细胞。研究人员说 ,用人造硅视网膜技术可以部分恢复盲人的视力 ,但恢复程度如何 ,要等植入后几星期才能确定。用人造视网膜不需要另加蓄电池 ,也不需导线 ,完全由硅视网膜本身的硅太阳能电池供…  相似文献   

5.
发现     
《科技潮》2012,(9)
人造硅水母为治愈心脏病带来新的希望 美国科学家近日用硅聚合物和老鼠心脏细胞,合成人造水母,将为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虽给心脏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要找到一位刚刚死去而又愿意献出心脏的死者却是一个难题。因而,人造心脏仍是比较可靠的办法。从医学角度讲,死亡意味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脑失去机能,一种是心脏停止跳动。对于前者,人类至今还无法挽救。而用人造心脏挽救垂危的心脏病患者,这种理想可望变成现实。据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实验室主任威廉·德维里斯博士设计了一种人造心脏,能使心脏病患者“绝路逢生”,受到普遍赞扬,被称为“延长生命的机器”。  相似文献   

7.
蟹壳有多种用途,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许多科学家正在致力于这种资源极为丰富的物质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这里撷取几项围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供读者参考。一、蟹壳制成人造皮肤用于治疗严重烧伤和其他皮肤损伤的人造皮肤,原来是用猪皮和胶原等物质,采用冻结干燥法制成,因这种人造皮肤含有动物蛋白质,对止血、止痛、防止感染和创伤吻合都存在缺点。法国尤里契卡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从蟹壳提取的甲壳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构成,而这种乙酰氨基葡萄糖人体内相当丰富,由此,他们以蟹壳为材料试制成功最新的人造皮肤。临床结果,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8.
1 医药新材料竞相争妍 人造骨、人造牙、人造血管、人造皮肤以及各种人造内脏器官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生意十分兴隆。例如人造心脏,一般的材料会引起血栓、石灰质沉淀及材料疲劳导致的功能衰退。目前已经研制出以聚丙烯腈和硅为主要成分的新材料,它们的特点是耐用,抗血栓性能好,还能够吸收血浆中不活跃的蛋白质并加以消化。  相似文献   

9.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可以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新型人造血由塑料分子制成,这些分子可携带铁原子,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到全身。这种人造血轻便易带,不需要冷藏保存,有效期长,而且造价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狭义的生物医用材料,是指长期与活体组织接触或植入活体内部,起某种生物功能的材料。而广义的生物医用材料还包括制造生物医药的原材料、医学诊断试剂、药物送达释放体系用材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人体植入体。以现代科技手段生产的生物医用新材料及其制品在代替、修补、辅助修复人体组织器官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医学上已广泛用于制造人工心脏、心脏瓣膜、人造血管、人工肾、人造皮肤、人工骨,以及药物释放体系等。已显示出较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一个新兴  相似文献   

11.
海外采风     
海外采风混合电动小汽车三菱汽车公司生产的这种混合电动小汽车原型单用蓄电池时,可实现零排污。当蓄电池快用完时,可由汽油发动机/发电机为驱动轮提供电力,并同时为蓄电池充电。该车用一桶汽油,可飞奔150英里的距离。(惠君译自美国《PS》1995—11)人工...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试验一种铝—空气蓄电池,用作交通车辆的动力。这种蓄电池,用高纯度铝作阳极,用空气作阴极,电解质是盐水。据介绍,这种蓄电池的比功率为每公斤30瓦,单位能量密度每公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的发展使得武器装备制造日益翻新,塑料武器装备的出现便是一个例证。塑料武器就是以塑料为基本材料制作的武器,它不是金属但与金属有异曲同工的性能和特点。据报道,奥地利一家公司发明制造了一种塑料手枪,这种手枪除枪管、滑动轴和一个弹簧是用金属制造以外,其余部件均为硬塑料制成,手枪口径为9毫米,命中度精高,杀伤威力大,可用于装备特种部队。有塑料枪亦就有塑料弹。美国华盛顿塔科麻军火公司已造出一种可重  相似文献   

14.
导电塑料     
今天,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许多金属制品已被它取代。但是,塑料也有个“天生缺陷”——不能导电,这就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从70年代起,世界上很多科学机构都投入了发明导电塑料的工作。美国费城实验室首先研究出聚乙炔导电塑料。他们把容易失去电子的材料,如钠、钾或锂,或者把容易夺取电子的材料,如卤族硫酸过氯酸,作为杂质掺进塑料中,结果使其分别获得导电机能。他们现在已经研究出许多导电塑料,如聚乙炔衍生物,聚噻吩,聚吡咯等。其中聚乙炔塑料的导电性能比较好,从理论上讲,它的导电率与铜不相上下。导电塑料比金属要轻得多,不需冶炼和在高温条件下加工,所以消耗能源少,而且它的原料也丰富,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此外,金属导电是各向同性的,而导电塑料具有各向异性的导电性能。美日等国家已用导电塑料代替半导体材料制造太阳能电池。现在已经制得开路电压为千伏并具有较好转换效率的塑料太阳能电池。而用导电塑料代替铝和镍镉作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可把现在15公斤重的  相似文献   

15.
全塑电池     
美国琼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的物理实验室和空军罗姆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最近研制出一种全部用塑料制作并且可以充电的新型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塑成任何形状,它坚韧得可以承受零下45℃低温。它不含有任何象汞、镉等有毒金属,它是百分之百用塑料制成的。研究员们制作出的一个样品已经充电二百次。他们说,从潜在能力上讲,这种电池可以充电一万次之多。有人估计,它可能给军工和民用电池制造业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同时具有磁性和超导性能的有机塑料聚合物。科学家们认为 ,这一成果有利于研制量子计算机和超导电子所需要的廉价而又灵活的元器件。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报道 ,这项研究成果是林肯内布拉斯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取得的。这种塑料磁体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它是一种具有磁性的有机聚合物。由林肯内布拉斯卡大学化学教授安德列兹·拉杰卡领导的这个小组研究的这种有机塑料磁体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金属磁体比较起来 ,具有以下的优点 :它比金属磁体重量轻、成本低 ,而且这种有机塑料还容易加工成各种形体的材料 ,比如塑料薄…  相似文献   

17.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6月30日报道 :全世界每年有难以计数的白内障眼病患者。在他们眼睛变得模糊不清而丧失视力后 ,其中有数百万人可以用人造(眼球)晶体取代有白内障的天然晶体 ,但这种晶体的屈度是固定的 ,因此焦点也是固定的 ,病人只能看清楚一个固定距离上的物体。比如 ,英国一位白内障女患者瓦莱里·金斯兰 ,在作了植入这类人造晶体的手术后说 ,她只能看清楚距离约2米远的物体 ,要寻找街道上的目标就特别困难 ,而且看书和驾驶车辆还必须戴眼镜。为了克服这种人造晶体的缺点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新的可改变焦距的人造晶体眼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医学工程新材料公司研制出一种医学工程上用的新型合成橡胶新材料,这是在普通医用橡胶中掺入了聚四氟乙烯综合添加剂后制成的,它的耐磨性和其它指标都高于普通医用橡胶三十五倍以上,可以用来制造人工心脏瓣膜和修补其它体内器官,从而为医学工程的人造器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严重烧伤的病人来说,皮肤的再生是生死存亡的关键。目前,科学家利用生化科技技术,已成功培植人造皮,大大增加了生存的机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造乳房、耳朵、软骨、肝脏、甚至人造心脏动脉等也会陆续出炉。种皮肤一名35岁的美国妇女在一次煤气炉爆炸事故中烧伤了75%身体,住院后医生从她身上削去一小块未损伤的皮肤,然后送到波士顿一家生  相似文献   

20.
信息总汇     
新型糖制塑料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化学实验室研制成一种叫“聚羟基丁酸酯”的新型塑料,其性能近似于广泛使用的聚丙烯塑料。这种新型的塑料是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制造出来的,其主要原料是糖。这种新型塑料的优点是它在土壤中及其它生物中易于被分解,在人体内也可被分解掉,既不会引起发炎,也不会导致中毒。因此,这种新型糖制塑料可用于制造外科缝合线;医治骨折时所需用的临时扒钉和夹子;体内埋藏疗法所用的药物胶囊;医用绷带等。用这种新型塑料制造食品袋及灌溉用塑料管材在质量上同传统的塑料制品也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