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伊莲娜来说,形成自己的装饰风格仅仅是她追求美的简单小事,她说:我简直不能停止让事情变得更美,更优雅,我拒绝不了把南瓜变成马车的诱惑。伊莲娜·罗莎(1927-2011)是法国设计师马萨尔·罗莎的妻子,被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保尔·艾吕雅(Paul Eluard)誉为宛若仙子。伊莲娜1927年出生在法国,17岁进入时装业做模特,一年后嫁给马萨尔。两人的邂逅,曾被法国时尚界传为一段佳话:在地铁上,马萨尔对这个年轻女孩搭腔说:"你有一个为帽子而生的头。"2011年,法国各大报刊报道了84岁的昔日名媛伊莲  相似文献   

2.
追风人物     
法国女主播:国际人气新偶像近期在互联网上,有一名法国女主播赢得数以百万计男士的追捧,她就是现年28岁的格勒诺布尔(Grenoble)地方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的清晨新闻女主播梅丽莎·特里奥(MelissaTheuriau)。虽然她在国内只是初露头角,但有人把她报道新闻的片段以《漂亮的新闻记者》为题放在YouTube网站之后,她就被视为最广受世人关注的法国女  相似文献   

3.
贞德、洛林十字架和芭铎、玛丽安娜交织演变为法国政坛上左翼、右翼的象征。1412年,圣女贞德出生在法国东部洛林地区的一户农民家里,在15岁的时候,她听到圣马歇尔、圣凯瑟琳和圣玛格丽特的声音,要她去帮助皇太子,把法国从英国人手里解救出来。她剪掉头发,穿上铠甲,带领军队解了奥尔良之围,1430年她被英国人抓住,判为  相似文献   

4.
法国政界元老、著名的和平人士爱德华·赫里欧于3月26日在里昂逝世了。我们深为这位卓越的社会活动家的逝世而感到悲痛。赫里欧1872年生于法国奥伯省特鲁瓦城。他是法国具有影响的人物。从1905年起他就出任里昂市市长。1919年他开始担任法国最老的政党——激进社会党的主席,1953年并被选为该党的终身主席。赫里欧也是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名著有“蕾卡米埃夫人和她的朋友”(1904)、“穿过诺曼第森林”(1925)等,1946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赫里欧曾经三度(1924—25、1926、1932)出任法国内阁总理,并屡任部长职  相似文献   

5.
尖新科技     
日本治疗大动脉瘤新方法法国世界首例变脸术完成日前,法国亚眠医院的医生们成功地为该国一名妇女做了“变脸”手术。手术24小时后这名妇女苏醒了过来,她的身体开始慢慢恢复。近日,媒体公布了这名妇女接受“变脸”手术后的第1张照片。据报道,这名38岁的法国妇女在接受了复杂的“变脸”手术后的第1张照片是被英国《每日电讯》首先公布的,从照片上看,她的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报道说,2005年5月,这名妇女在被疯狗咬伤后不幸毁了容,在没有接受这次手术前,她不能正常吃饭和说话。2005年11月27日,法国亚眠医院的医生为她做了长达15小时的手术,这也是…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4,(8):78
<正>法国地方市政选举第二轮投票日前落下帷幕。左派社会党候选人、现巴黎第一副市长阿娜·伊达尔戈女士以54.5%的得票率击败了她的对手。巴黎迎来史上首位女市长,成为法国女性参政的里程碑。伊达尔戈1959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海滨城市圣费尔南多。她两岁的时候举家迁往法国里昂。1973年伊达尔戈选择加入法国国籍,并保留双重国籍至今。1994年伊达尔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0,(12):71-71
现年32岁的法国女主播梅莉萨·特里奥因为外貌出色、播报风格活泼而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有网友将她的播报影带传上网,立刻让她成为国际人气偶像,也成为目前全球广为人知的法国名媛之一。生于1978年的特里奥毕业于格勒诺布尔第三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2002年投身新闻界,2003年起曾先后担任LCI(法国专业新闻台)、TFI(法国电视一台)等电视台的采访记者与主播,并曾担任《一天一照》、《跟我两三天》等旅游节目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朴槿惠     
【美】《时代》2012年12月17日朴槿惠,韩国新世界党总统候选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现年60岁。在22岁时由于母亲惨遭刺杀,她便放弃在法国留学回国,代行"第一夫人"部分职责。27岁时父亲朴正熙遇刺身亡,她被迫远离政坛,销声匿迹近20年。直到1998年,她成为立法委员重新走上政坛。2007年,朴槿惠被提名为保守派阵营的总统候选人,但最终落败于李明博总统。现  相似文献   

9.
60年前,一位杰出的法国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CamilleClaudel,1864年~1943年)凄凉地死在巴黎远郊区的蒙特维尔格疯人院。也许,就因为日月精华集于一身,就因为曾是雕塑艺术一代宗师———罗丹的学生和情人,卡米耶·克洛岱尔的一生注定坎坷:她才华横溢,醉心雕塑,却一贫如洗,四面碰壁;她对罗丹一片痴情,却落得形单影只,在疯人院度过30个春秋。她以身后留下的天才作品证明了自己不容置疑的独立价值,可生前却一直被埋没在罗丹的巨大阴影之下。为纪念女雕塑家逝世60周年,一部《卡米耶·克洛岱尔书信集》在法国出版,这里摘录的是她生命中各个不同时期的几封信件,她所经受的挫折和磨难,她敢爱敢怒、口无遮拦的无羁性情,一一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对书籍和作家进行审查和迫害的警察国家,戈迪默在文学界争取言论自由方面长期的先驱作用使她成为南非文坛的耆宿”。这段赞语是瑞典皇家学院对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高度评价。出身于犹太族的戈迪默是南非斯普林斯人,她9岁开始写作,15岁时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25岁时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面对面》出版。在以后的约40年文学生涯中,她埋首书案,耕耘不辍,相继有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部短篇小说问世,先后获得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的文学奖。这次她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其他丰富创作成就外,主要因为她的三部作品《贵宾》、《七月一家  相似文献   

11.
年逾9旬的克里斯蒂安娜·德罗什·诺布勒古(1913-)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古埃及学者,卢浮宫博物馆古代埃及部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部长,曾长期负责上埃及历史遗迹发掘工作。1960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在尼罗河上游拦水筑坝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她抢救、搬迁即将被水库淹没的努比亚地区的埃及神庙。1967年由她牵头,法国迎来著名的图坦哈蒙法老展览,这也是此法老的木乃伊第一次离开埃及大地“出国访问”。她的专著有:《法老时代的女性》,《生活在诸神的目光下》和《当大自然对埃及开口说话的时候》等。  相似文献   

12.
<正>【法】《观点》2015年7月23日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部长。1953年出生于塞内加尔,先后毕业于法国政治学院和有"总统摇篮"之称的国家行政学院。20多岁时就曾担任时任总统密特朗的顾问。在密特朗执政期间,她曾三任  相似文献   

13.
摩纳哥的科罗琳公主,在出生后第三十九小时,就给她的父母挣了一笔大钱——三万五千英镑(约合人民币二十多万元)。按照法国同摩纳哥订的条约,如果摩纳哥国王死了而没有后裔,摩纳哥就要并入法国,摩纳哥人就要缴重税,服兵役。科罗琳的出世就解决了国王的后裔问题。正因为科罗琳具有这样特殊的身份,再加上她的母亲是以前的好莱坞电影明星格雷斯·凯莉,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杂志来说,她就变成“奇货可居”了。当她刚一出世,蒙的卡罗的最豪华的巴黎饭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姑娘往往对法国女人的姿态充满向往,我眼中的法国女人典范无疑是香奈儿。1909年她初到巴黎,在这里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2009年无疑是香奈儿(Chanel)全面归来的一年,全年有三部关于她生平的电影登陆全世界的影院,在中国也掀起了重温法式时装经典的热潮。更何况越来越多的中国女人能够买得起国际一线大牌,  相似文献   

15.
湘溪 《世界知识》2014,(24):72-72
<正>"亲爱的朋友们,我想感谢所有选择我来领导人民运动联盟(UMP)的成员。此次投票意义深远,它是对两年来内部争吵和分歧的最好回应。"11月29日,法国前总统、传统右翼政治领袖萨科齐在他的"脸谱网"账户上这样写道,一如之前的高调与张扬。这一天,59岁的萨科齐在法国在野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选举中,毫无悬念地在第一轮胜出。但对萨科齐来说,这个胜利无论如何算不上是什么辉煌。早在2004年,他就当选UMP主席,三年后成为法国总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史学史上,米涅开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考察和研究历史,他和基佐,梯叶里同为当时法国新史学派的创始人。米涅认为法国自中世纪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而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斗争的继续和发展。1823年,仅二十七岁的米涅写成了《法国革命史》一书,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考察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他在书中认为,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并“在欧洲开创了新社会的纪元”。恩格斯曾经说过:“在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中,我仍然比较喜欢米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27页) 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叙事简练,文  相似文献   

17.
正法国妈妈认为对家庭应尽的责任是投入足够的时间去经营婚姻,而不是让自己因为孩子而不堪重负。作者兼编辑凯瑟琳·克劳福德是位两个孩子的妈妈,住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她经常出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福斯国际电视网节目中,探讨如何在工作与育儿间取得平衡。有一次她与一群法国女人聊天,谈论到母乳喂养,当她问这些法国妈妈喂奶喂到孩子多大时,她们流露出非常奇怪的表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博比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39岁的他,当上了法国妇女周刊《她》的主编,这是一份世界闻名的出版物。生命中总有无法预测的意外,在一次与女儿前往歌剧院的途中,因为一根血管  相似文献   

19.
回报     
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生活很贫困。后来,因为她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发给她600卢布奖学金,资助她在法国继续深造。四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的磁化技术方面获得了成功,法国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尽管她当时生活仍不富裕,但她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实验仪器外,把余下的款额全部寄给了“亚历山大基金会”,她在附信中说:“我把你们的奖学金当作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发给另一个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回报  相似文献   

20.
伦敦蜡像馆以其展出的蜡像闻名于世。它是由杜骚夫人创办的,因此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出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从小随其叔父学艺并帮助制作蜡像。1802年她带着一批蜡像来英国展出,获得成功。1835年她在伦敦建立了蜡像馆。从那时到现在,145年过去了。在此期间,馆址由贝克街迁移到玛利尔庞街,蜡像馆由家庭经营变成了股份公司。蜡像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内容也更加丰富多采。现在它每年吸引着200万人(为1941年的10倍)前来参观。蜡像馆分四个展览楼层(包括地下室)。三楼是展出的重点。这儿有“戏剧性场面”、“温室”和“英雄”三个展厅。“戏剧性场面”着来象舞台演出,这儿的蜡像群表现英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盖·福克斯阴谋炸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