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12h以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rSK150万u+5%G S100ml60min静脉滴完;对照组30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3.3%,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2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2±2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治疗组出现镜下血尿5例,无严重出血者,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有2例发生低血压。结论:国产重组链激酶为治疗心肌梗塞有效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
探讨IgA肾病 (IgAN)患者甘露糖结合蛋白 (MBP)基因第 5 4号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 ,阐明MBP基因多态性与IgAN免疫病理多样性之间联系的本质 .按照MBP基因型分别选取 5 8例IgAN患者 ,其中 30例为单纯IgA伴C3沉积 (A组 ) ,2 8例为IgA、IgG、IgM伴C3、C1q沉积 (AGM组 ) ;另选取 32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用PCR RFLP方法对所有个体MBP基因型进行分析 ,同时从各个体获得外周血清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MBP浓度 ,分析比较MBP基因多态性与MBP血清浓度的关系 .①正常对照组中 ,MBP基因GGC/GGC型和GGC/GAC型群体血清MBP浓度分别为 (1711± 177)ng/mL (n =19)、(2 93± 6 3)ng/mL (n =11) ;IgAN患者A组和AGM组GGC/GGC型、GGC/GAC型血清MBP浓度分别为(16 2 2± 194 )ng/mL (n =16 )、(2 71± 4 6 )ng/mL (n =12 )和 (15 12± 2 11)ng/mL (n =17)、(2 10± 4 2 )ng/mL (n =10 ) .上述各人群中 ,GGC/GGC型与GGC/GAC型血清MB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 ,GGC/GAC型MBP水平约为GGC/GGC型的 1/6~ 1/8.各人群中由于GAC/GAC型极罕见 ,因此MB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但该基因型个体血清MBP水平极低且均相互接近 (<10ng/mL) ,远低于另两种基因型血清MBP的平均水平 .②正常对照组、IgAN患者A组和AG  相似文献   

3.
Ⅰ型胶原凝胶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的Ⅰ型胶原凝胶对腹部愈合不良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切口愈合不良病例按有无感染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切口清洗后涂布Ⅰ型胶原凝胶,对照组常规清创换药;记录和比较两组切口新鲜肉芽生长达到2期缝合的时间(肉芽形成天数)和切口愈合的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无感染切口的平均肉芽形成和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例)分别为(3 1±0 9)d和(10 4±1 4)d,对照组(20例)分别为(6 4±1 0)d和(13 3±1 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有感染切口的治疗组(10例)分别为(4 2±0 4)d和(12 3±2 5)d,对照组(10例)分别为(7 0±0 5)d和(15 6±2 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I型胶原凝胶具有促进腹部愈合不良切口肉芽生长的作用,可加速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恶性血液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81例 ;恶性血液病例组 75例 ,其中急性白血病 5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0例、多发性骨髓瘤 8例。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其它各种红细胞参数。结果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正常对照组为 13 36± 0 81,急性白血病组为 17 5 4± 2 6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为 2 0 99± 2 63,多发性骨髓瘤组为 2 1 31± 6 0 2 7。 3组恶性血液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DW值明显升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医饮食失节,过食肥甘,饥饿等均可伤元气、损脾胃的理论,本次试验以莲花白、猪脂为主饲喂小鼠,复制成脾阳虚模型,将其分为Ⅰ、Ⅱ、Ⅲ组,Ⅰ组小鼠每日灌服雪莲多糖液0.5ml(含多糖25mg)/只,Ⅱ、Ⅲ组每日分别灌服四君子汤1ml(含生药1g)/只和生理盐水0.5ml/只,另以正常小鼠作对照(Ⅳ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0.5ml/只,均各连服7天。在停药前两天,全部小鼠均以含可溶性淀粉5%为溶液1ml/只作腹腔注射,停药后的翌日,检测各组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结果Ⅰ组均值分别为0.457±0.0655,40.0±7.75%;Ⅱ组0.260±0.0498,21.6±4.81%;Ⅲ组0.220±0.0444、16.8±4.29%;Ⅳ组0.244±0.0532,20.1±4.99%,Ⅰ组两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极显著(p<0.001),表明雪莲多糖对脾阳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70例妊娠(16~24)周有引产指针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阴道置米索前例醇100μg;对照组40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用药前后行宫颈Bishop评分,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评分、引产有效率、产程长短、分娩情况及产后清宫率。结果表明末次用药12h内,实验组宫颈评分平均升高(3.6±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升高(2.6±1.04)分)(P<0.05);末次用药至正规宫缩时间,实验组为(9.25±4.56)h,较对照组为(36.42±5.67)h,前者比后者明显缩短(P<0.01);总产程,实验组为(12.50±2.06)h,对照组为(42.56±5.42)h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1);产后清宫率,实验组为26.27%,较对照组为80%,前者比后者明显降低(P<0.01);引产有效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硬化(ES)和套扎(EVL)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予以比较,以便在临床上加以选用。将2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治疗分为ES和EVL两组,ES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1.2岁,肝功能分级按Child—pugh分级,B级4例,C级13例,静脉曲张程度按comn分级,Ⅲ级5例,Ⅳ级12例;EVL组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47.5岁,肝功能B级2例,C级6例,静脉曲张Ⅲ级1例,Ⅳ级7例,以上25例均有红色征伴粘膜糜烂、出血。两组病例分别经ES和EVL治疗后,其结果为:急诊止血率ES94.1%,EVL100%;再出血率ES18%,EVL无;曲张静脉消失率82.4%.EVL87.5%;并发症ES29.4%,EVL12.5%;死亡率ES5.9%。EVI无;ES平均治疗次数4.47±1.04,EVL1.13±0.33;住院天数ES64.65±7.72天,EVL31.75±3.93天。结果表明ES和EVL两种治疗方法在止血及曲张静脉消失率的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再出血率,并发症,死亡率,治疗次数,住院天数方面有一定差异,而且EVL较ES方便,安全,因此本文提示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采用单项治疗时,以选用EVL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吸宫术的作用。方法 :将受术者 2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米索前列醇组 10 0例 ,于吸宫术前 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 ;对照组 10 0例 ,不服用米前列醇。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宫颈充分软化 85例 (85 % ) ,部分软化 9例 (9.0 % ) ,软化不良 6例 (6 .0 % ) ;对照组软化不良 94例 (94 % ) ,部分软化 6例(6 .0 % ) (P <0 .0 0 1)。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米索前列醇组 (14 % )明显低于对照组 (6 3% ) ;手术时间 (min)米索前列醇组为 2 .39± 1.0 1,而对照组为 3.6 3± 0 .87;出血量 (mL)米索前列醇组 6 .2 6± 5 .14 ,对照组 8.15± 2 .19(P <0 .0 0 1)。结论 :吸宫术前 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 ,能有效软化宫颈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降低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1992年8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184例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义制订的标准[1],并排除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茵栀黄组)106例,对照组(不用茵栀黄组)78例。两组主要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x±s)治疗组(n=106)对照组(n=78)性别(男/女)65/4142/36年龄(平均岁)27.98±11.7424.95±9.84ALT(u/L)1170.62±701.881072.5±898.77TBiL(μmol/L)129.17±64.32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低氧血症对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 .方法 对 137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的血氧分压p(O2 )和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进行检测 ,按氧分压的水平分成 3组 ,观察CTnI及心肌酶谱的变化 ,并分析COPD患者 p(O2 )与CTnI及各种心肌酶的相关关系 .结果 轻、中、重度低氧血症组的CTnI分别为 (0 .15± 0 .0 8) μg/L ,(0 .87± 0 .92 ) μg/L和 (2 .2 4± 0 .97) μg/L ,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 3组 p(O2 )水平与相对应的CTnI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 =0 .96 81,P <0 .0 5 ) .死亡患者 8例 ,平均CTnI为 (3.6 2± 1.0 8) μg/L ,与存活病例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5 ) .结论 低氧血症可导致COPD患者血清CTnI显著升高 ,且与氧分压p(O2 )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当CTnI明显升高时 ,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11.
小儿胡桃夹现象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胡桃夹现象与肾小球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6例经彩色B超确诊为胡桃夹现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6例存在胡桃夹现象患儿中8例不伴肾小球疾病,其中单纯性血尿7例,直立性蛋白尿1例;8例伴肾小球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例,迁延性肾炎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2)不伴肾小球疾病组及伴肾小球疾病组的患儿左肾静脉受压后扩张部与狭窄部静脉内径之比分别为4 64±1 15、4 03±1 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小儿胡桃夹现象可与肾小球疾病并存,是否与某一特定的遗传因素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因此对持续或反复血尿、蛋白尿,包括已确诊肾小球疾病患儿,建议做腹部彩色B超检查,注意是否存在胡桃夹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防止喉上神经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 ,对 86例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发出、走行、分支、分布和两者的伴行关系进行了解剖观测 ,结果发现 ,(1)甲状腺上动脉 84 88%起自颈外动脉 ,起始处外径为 2 2± 0 8(1 1~ 3 4)mm ,起始点至甲状腺上极的长度为 (3 1± 1 3)cm .(2 )喉上神经均起自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起始处横径为 (2 0± 0 4)mm ,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支和外支 ,外支在甲状腺上极上方 (0 9± 0 4)cm处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 .(3)在上、中段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密切伴行 ,在下段上部分离 ,喉上神经外支入环甲肌点在平甲状腺上极处相距 (7± 3)mm .可见 ,施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宜在甲状腺侧叶上极或在甲状腺实质内进行 ,可有效避免喉上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下附件手术的各种操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腹腔镜附件手术,包括单纯卵巢囊肿28例、输卵管妊娠32例,多囊卵巢9例,卵巢畸胎瘤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6例,输卵管粘连4例,卵巢冠囊肿3例.结果本组90例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5min,平均(60.5±25.6)min,术中出血5~60ml,平均(30±27.5)ml,肛门排气时间6~4h,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6d.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为进一步扩展手术范围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时新生儿脐血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速率透射比浊法检测79例新生儿脐血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追踪新生儿出生1周内感染发生的情况,其中有胎膜早破史的研究组38例,无胎膜早破史的对照组41例。结果:胎膜早破组脐血IgA(0.16±0.12)g/L,对照组(0.06±0.03)g/L,(P<0.01);胎膜早破组IgM(0.24±0.15)g/L,对照组(0.16±0.03)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血IgG水平无明显变化;脐血IgA浓度在胎膜早破72h为0.234±0.156)g/L,较胎膜早破<12h的0.091±0.047g/L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补体C3(0.76±0.35)g/L,对照组(0.93±0.21)g/L,(P<0.05),C4(0.16±0.09)g/L,对照组0.20±0.05g/L,(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胎膜早破史的新生儿,脐血免疫球蛋白IgA、IgM浓度升高,IgG不受胎膜早破的影响,脐血补体C3、C4水平下降。脐血IgA、IgM及补体C3、C4均能反映胎膜早破个体合并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硝苯吡啶治疗急性心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28例AMI分为三组,硝苯吡啶组和硝苯吡啶加β受体阻滞剂组及对照组。结果:硝苯吡啶组102例,死亡11例,死亡率10.72%;硝苯吡啶加β受体阻滞剂组39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2.82%;对照组87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13.79%。结论:三组相比硝苯吡啶组死亡率最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我们认为硝苯吡啶10mg,每日三次对国人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套扎术(EVL)、硬化剂(ES)治疗及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药物组65例,3d止血成功率63.1%,死亡率37%,再出血率60%;硬化剂治疗组37例,止血成功率86.4%,死亡率10.8%,再出血率29.3%,EVL治疗组80例,止血成功率95.1%,曲张静脉消失率97.5%,再出血率17.5%.结论 垂体后叶素在控制急性出血方面有效,但短期再出血率高;硬化剂近期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EVL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高,短期内再出血率低,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前瞻性地研究锂离子导入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导入组甲状腺锂浓度(1.11±0.35μg/g)明显高于血清锂浓度(0.34±0.26μg/g),差异显著(P<0.01)。锂离子导入二周后,14例甲亢病人FreeT_4、FreeT_3明显降低(P<0.05)、其平均下降率FreeT_4为62.1%,FreeT_3为45.1%;~(131)I对摄率无影响(P>0.05);~(131)I有效半衰期平均延长2.1天(约0.6倍),并且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早,全组14例均无锂的毒副作用出现。此时如合用小剂量~(131)I,则可在症状改善的同时,获得较好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选择57 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2 组,采用凝血酶制剂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31 例,显效率为93 .5 % ,平均止血时间(1 .34 ±0 .63) d;对照组26例,显效率为53 .8 % ,平均止血时间(3 .22 ±0 .52) d,2 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0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创面 4大类。分别观察应用rbFGF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的百分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以及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浅Ⅱ度烧伤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1 7%± 2 6 4 %和 (12 6± 2 9)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0 6 %± 2 5 0 %和 (10 5± 2 4 )d(P <0 0 0 1)。深Ⅱ度烧伤 15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3 3%± 2 5 4 %和 (2 1 9± 5 5 )d(P <0 0 0 1) ,治疗组为 6 9 7%± 2 7 0 %和 (18 5± 4 4 )d(P <0 0 0 1)。供皮区创面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7 6 %± 2 9 4 %和(11 4± 2 7)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2 1%± 2 8 0 %和 (9 5± 2 4 )d(P <0 0 0 1)。慢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2 8 0± 18 0 )d ,治疗组 (2 2 1± 16 )d(P =0 0 6 8)。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显著地促进创面  相似文献   

20.
在 4.5×10~(-2)mol/l NH_4Cl-5.4×10~(-2)mol/l NH_3-2×10~(-3)mol/l 铜铁试剂溶液(pH~9.5)中,用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 Cr(VI)。导数峰电位为-1.40 V(VS.Ag/AgCl)、峰电流与 Cr(VI)浓度在 0.05~1.2 ng/m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0.04 ng/ml。对 Cr(VI)含量为 0.35 ng/ml的海水样品,变异系数为 7.6%,平均回收率为92%。本法已应用于厦门近岸海水中 Cr(VI)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