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历法与星占术——兼论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历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为专家们所公认:“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是中国天文学史的一条主线.”有的论述更为直截了当:“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历法史.”而历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生产,这个观点也是长期以来众口一词,从无异议的.这就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句话相得益彰了:“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中国古代天文学同样被纳入了这一模式,历法为农业服务这一观点因而更显得根据十足  相似文献   

2.
杜升云 《科学通报》1986,31(9):677-677
中国天文学发源很早,远在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就拥有观天象以定季节的天文台。那时人们已能粗略确定春分的时间,并且在春分日祭祀日出、祭祀“鸟”星。以天象定季节的传统,促使中国天文学在上古时代就得到较好的发展,到公元前十七至  相似文献   

3.
张培瑜 《科学通报》1995,40(16):1535-1535
在利用古代天文观测记载从事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研究中,古代天象(如日食、月食和月掩星等)的纪时观测与记录是可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记录含有极为有价值的地球自转变化信息,特别是来自古代天文学和计时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记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不仅由于历代皇帝视某些天象与朝代兴衰有关,更由于颁历与占星学的需要,因此对日月食观测极为重视,观测和记载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计时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且纪时观测多为历代的专业天文史官所为,因而观测和记载资  相似文献   

4.
探寻银河系     
陈洁 《科学24小时》2012,(12):18-19
2012年因为玛雅人的预言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12月21日是玛雅长历法中第五太阳纪(周期为5126太阳年)的结束日。届时,太阳会非常接近银道和黄道的交汇点——银河中心,那刻的天象即银河对齐,该现象约每26000年发生一次。在玛雅人的宇宙观中,12月的太阳将与银河系合在一起的部分,即我们银河系的中心所在地。它是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起源于古代的占星术。本来观察天象从星辰的运转来识别季节的变化,来指引方向,设法预测一些使人恐惧的天象——日月食、彗星的来临等。而随着文明的进步,天文学就与迷信的占星术分道扬镳了。但是迷信的占卜术并未绝迹,在国外,古老的占星术依然盛行,一些报纸每天都刊登用电子计算机算出的占卜用的天宫图。在我国旧日批八字的算命先生如今也打起了“预测学”的旗号招摇过市,甚至开起店来去推算个人以至于社会的命运吉凶。 近年来个体书摊上最畅销的是那些成套的小册子《属相与命运》、《星座与命运)……从成年人到中小学生都拿来对照自己看今年的运气如何。这些小册子大都源于美国女占星术士古德曼的书《星座与个性》。这本算命书说:如果你是狮子宫的人(即是太阳在狮子宫时出生的),那就适合作政治家;如果是室女宫的就适合于作演员;如果是人马宫的就适合从事文艺、音乐工作;如果是摩羯宫的就应该去作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所谓“天文历史年代学”,就是利用天文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历史学家难以解决的历史年代学问题。为什么历史年代学问题可以借助天文学来解决?这要从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说起。 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如果帝王的统治(政治)是开明的,上天就会呈现出一些好的天象,风调雨顺,并出现一些“祥瑞”的天象;如果政治黑暗,上天就会呈现“凶”的天象来警告统治者,还会出现水旱灾害、地震等,甚至会把帝王的天命夺掉给另一个人,这种思想在古代根深蒂固。所以,每当他们(帝王)作重大决策时就要去观天,把当时的天象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记录来…  相似文献   

7.
天文历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年、月、日、时、节气的安排,还包括日、月、行星的运动,交食,晷影,漏刻,恒星出没,天空分区等。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少成语就是从中演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传统俗语中,每当形容一件断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是千真万确的,太阳绝对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但是放到范围更大的宇宙间,就不尽然了,例如在金星上,太阳就是西升东落的。金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文学上将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称为“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为1.496亿千米。同时,天文单位又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径。而金星轨道的半径为0.723天文单位。由于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当地球与金…  相似文献   

9.
一、古代天文历法建立与中医气象学形成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因此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熟,这就是促进古代天文、历法早期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天文、历法的进步,很快就被祖国医学所接受,而作为气象病源的可靠根据.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月食、病名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周礼》等书关于这一方法的记载就更为丰富了.如《史  相似文献   

10.
太阳直径在缩小美国科学家埃奇,在1981年美国天文学协会上作学术报告时说:"最近100年内,太阳的直径缩小了1000公里"。他是根据1836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所作的太阳直径的测量分析提出上述结论的。尽管在埃奇以前也有一些科学家有过太阳直径在缩小的断言,但往往是论据不足,说服力不强。而这次埃奇的论断是经过他和他的前人将近150年的连续观察得出来的,拥有充分  相似文献   

11.
宇宙十三问     
天文学领域耐人寻味的十三个悬念太阳温度的逆转之谜?太阳的内部每天都在发生猛烈的核聚变反应,它的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但当其高温传递到太阳表面时,温度降至为6000摄氏度。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位于太阳上空约2000公里处的“日冕”温度却又升至100万摄氏度,整个太阳的上空被比其表面温度高100多倍的日冕所包围。虽然日冕的部分热量会影响太阳表面,但其温度就是难以上升。仅为6000摄氏度的太阳表面温度却能使日冕升温到100万摄氏度,原因何在?天文学家对此甚感迷惑。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仅是一个耀眼的“光球”而已,但当用X射线望远镜观…  相似文献   

12.
视野     
<正>太阳五色秀太阳近日发射的强烈耀斑,构成了图中的五彩秀。最左边是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2010年发射的一部太空天文台)在可见光波长捕捉到的太阳辐射爆发,其余4幅是它在多个极紫外光波长拍摄的同一耀斑。倾斜的星系space太空图为近日发布、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倾斜的星系——NGC949。它距离地球超过3000万光年。它的倾斜方向让天文学家很难确定它的精确形状,但他们相当肯定它是一个盘状星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24小时》2012,(12):37
在天文学中,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用AU表示。作为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AU相当于149,597,871千米,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但今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已经重新定义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天文单位AU终于从一个模棱两可的估算值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扑克,是公元14世纪出现于欧洲,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定型的.它经过了效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中外各国纸牌游戏的精髓,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研究发现,扑克的产生与天文有着紧密联系,换句话说,一副扑克本身就是一部历法的缩影.历法是从古代人们对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观察记载中产生的。人们把太阳在恒星背景运动的一个周期定为一年,故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公历也叫太阳历。扑克的设计者用彩色的 JOKER(大王)代表太阳,用红色的点(红心、方块)代表有太阳照射的白  相似文献   

15.
(一)从历史一例看天文学的实际应用在自然科学的分工里,“数、理、化、天、地、生”中的“天”,是相对于“地”而言的。天文学的研究领域是远离地球而为人类主动影响所不能及的大千世界。远离地球就远离实际,因而从“务实者”的角度看来,天文学是一门不着边际、“为科学而科学”的行当。然而,翻开中国的自然科学史,天文学却  相似文献   

16.
“太阳黑子(日斑)周期可能是更长的太阳活动周期的一部分。”一位美国空军部队的科学家瑞恰德·阿特洛克如是说。他曾在美国沙克莱曼托山顶的国家太阳天文台进行过观察研究,并说“连续的太阳循环周期会有部分交迭”。阿特洛克(Altrock)在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收集了19年的数据资料得出了他的结论。这项研究表明,一次完全的太阳循环周期可能延长到接近20年。而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59,4(1):29-29
太阳是离我們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的强大幅射是地球上一切光和热的源泉。太阳的活动和变化对地球上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太阳活动剧烈时,破坏了地球上层大气的正常狀态,常常使短波无綫电的通訊中断,同时太阳的活动对地面上長期的气候也有着一些影响。为了使太阳工作直接为国計民生服务,全国各天文台、站的太阳工作者代表于1958年10月初在南京召开了太阳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在三年內做到能预报太阳短期活动和阐明長期活动的規律,使太阳工作作观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8.
由欧洲和美国宇航局于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和日球天文台)近日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据意大利安莎社14日报道,这是它在9年的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第750颗彗星。SOHO卫星将这颗彗星的形状拍成照片,并被发表在SOHO网站上。由于拥有先进的日冕仪,SOHO卫星成为天文史上发现彗星数量最多的天文探测卫星。SOHO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宇航局(ESA)开展的一个太阳联合监测计划,因此,SOHO卫星又被称为“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HO卫星发现第750颗彗星  相似文献   

19.
太阳物理学聚焦于距离我们最近,也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恒星,处于天文学、行星科学、空间科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等学科的前沿交叉领域.很多基本科学问题的解决——宇宙天体磁场的起源、恒星磁活动周的演化规律和形成机制、恒星磁活动如何影响宜居环境和生命起源、如何预报太阳爆发活动以防止其对人类造成灾害性影响——都将得益于太阳物理学的突破性进展.近10年来,太阳物理学进入了多信使、全波段、全时域、高分辨、多尺度、多视角和高精度探测的时代,而最新发射的帕克太阳探针和即将发射的太阳轨道飞行器,将开启空间太阳探测的新纪元.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于2021年发射.在这重大变革的前夜,我们回顾和梳理了近10年来我国太阳物理学者在认知太阳磁场性质、低层大气精细结构和动力学,以及太阳爆发活动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突出进步,并展望中国太阳物理学的发展和中国学者未来可能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回顾第一个引力理论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它的出现是天体(特别是行星)视运动规律同力学概念结合的产物.利用它和牛顿运动定律一起创立了天体真运动理论——天体力学.这是天文学发展史中第一次巨大飞跃.此后二百年内,天体力学成为天文学,甚至是数理科学的主要内容.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又是宇宙间普遍适用的定律.任意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其大小可用简单公式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