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惠娟 《甘肃科技》2005,21(8):18-18,20
临洮县花麻沟小流域在综合治理中,积极探索治理新机制,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荒山治理及沟道工程,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实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走出了一条小流域治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推广应用“回填、植垡、插抑”一次性恢复植被的治沟方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要求实行“统种分管”,土地连片种植,以往采取的治沟方法,效益周期长,见效慢,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九三农场管理局创造出的“回填、值垡、插抑”一次性恢复植被的治沟方法,不仅解决了土地连片种植后,实行大面积机械作业的需要,而且缩短了效益周期,提高了综合治理后的经济效益。对于坡耕地较多,沟蚀严重的丘陵山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一、治理方法治理方法主要分三道工序:1.l沟道整型,回填生土用推土…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开展生态治理科技攻关是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草地退化与戈壁化问题、沙漠与沙地治理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和土壤盐碱化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几十年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已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21万平方公里,其中治理小流域面积5.2万平方公里,造林5.3万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沙地1.7万平方公里,保存建设人工草场8.8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19%,荒漠化土地治理率…  相似文献   

4.
小白石流域位于太原市娄烦县杜交曲镇小白石村,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根据其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津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是依据天津市地貌特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相似性及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地带性规律划分的.采用GIS空间叠置法,以地理要素相关分析法和主导指标法为辅助方法,在国家划分的北方低山丘陵和华北平原一级工程类型区框架的基础上,以本市地下水开采潜力、土地等级、土壤盐渍化程度、地貌类型、降水量及径流量为主导因素,将天津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津东海积冲积平原盐碱地治理工程类型区、津西冲积洪积平原综合治理工程类型区和蓟北侵蚀低山丘陵生态保护工程类型区3个二级工程类型区.类型区的划分有利于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布局的控制,确定不同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模式,指导工程建设项目安排,并为编制可研报告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是依据天津市地貌特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相似性及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地带性规律划分的.采用GIS空间叠置法,以地理要素相关分析法和主导指标法为辅助方法,在国家划分的北方低山丘陵和华北平原一级工程类型区框架的基础上,以本市地下水开采潜力、土地等级、土壤盐渍化程度、地貌类型、降水量及径流量为主导因素,将天津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津东海积冲积平原盐碱地治理工程类型区、津西冲积洪积平原综合治理工程类型区和蓟北侵蚀低山丘陵生态保护工程类型区3个二级工程类型区.类型区的划分有利于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布局的控制,确定不同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模式,指导工程建设项目安排,并为编制可研报告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铁法矿区经过近50年开采,形成了大量的沉陷区,对周围土地环境和生态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不同沉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复恳为耕地、林地、水塘、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治理矿区沉区改善了区域内土地环境,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省存在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提出了包括土地生态环境整治战略、农田污染总体防治战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总体战略、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战略以及土地盐渍化、沙化治理战略等项内容的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总体战略,它对山西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河的综合治理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西北和华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黄河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经过几千年的治理,黄河已经成了一条人工控制的河流.然而,黄河仍然面临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笔者依据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为达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标,提出了控制沟道下切、增阻降速、建设通河湖泊湿地和控制点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是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显著特征。充分认识高校治安综合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效果的"综合性",有助于深入理解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安康市汉滨区地质环境脆弱,滑坡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该区域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是滑坡防治的有效措施。自适应提升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新颖的集成学习方法被应用至国内外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中,但基于两者的混合模型在滑坡易发性中的应用研究尚未开展。为对比混合模型与单一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本文根据地质灾害详查资料圈定509处滑坡,结合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年均降雨量、地层岩性等13类因子进行评价。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表明,同单一模型相比,混合模型的训练集正确率和验证集预测率均为最高;混合模型的高易发区滑坡密度达到1.94,高于随机森林(1.86)和自适应提升模型(1.68);通过区内三处历史滑坡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区划结果与滑坡分布相吻合,说明自适应提升-随机森林混合模型可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的新方法,其区划结果可为滑坡防治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巴山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科学利用这片国土,采用观察和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该区没有地震等强烈的地质灾害;从总体上讲,大巴山区岩石圈环境质量是较好的;土壤圈水土流失严重,但没受污染,环境质量好。  相似文献   

13.
以乌东德库岸滑坡为例,充分考虑其发育的地质环境,选取滑坡发育特征、岸坡结构与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征、灾害诱发因素共4类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单因素分级标准,将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重度易发、中度易发、轻度易发与不易发.应用区间数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新模型,可系统分析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的区间形式及演化态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可靠,且能简化区间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常常会掩埋村庄、摧毁交通线路、堵塞江河、损坏农田和森林草场等,从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课题组对工布江达县金达镇附近及扎布沟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金达镇、扎布村是典型滑坡灾害较为突出的区域,对此做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技术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位移测试方法,结合模型试验平台具体环境进行改进,并应用该方法记录下某滑坡模型在不同水位运营状态下的位移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超高台阶土场稳坡扩容增源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矿山环保及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根据高台阶土场动态形成过程 ,利用散体动力学研究高台阶排土场的高稳定机理 ,系统探讨了土场增高扩容、扼制泥石流、底部泄流等新技术 ,为排土场在稳定条件下增加堆高、开辟用地新来源、根治泥石流、治理原表土基底创造了条件 ,对保护国土资源、根治因土场失稳而引起的矿山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兴山县二里半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里半滑坡是三峡库区的重要滑坡,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兴山县高阳镇的安全,并对新县城土地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二里半滑坡的形成条件,着重对滑坡在多种工况下分别采用剩余推力法和Sarma法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比较,并对结果给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三峡水库蓄水后,滑坡将发生失稳,必须加以治理,提出了滑坡失稳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和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友路膨胀土堑坡滑坍的地质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广西南友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开挖中出现的大量滑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并对其产生原因逐个进行了勘察分析.同时,结合室内土性实验,全面分析了南友路膨胀土的土性特征、路堑边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思考并探讨了可行的膨胀土路堑边坡处治方法,提出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柔性挡土墙处治膨胀土路堑边坡的新技术,以促进南友路的顺利修建和膨胀土处治工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峡库区土地整治的区域特点,本文从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内涵入手,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并筛选了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步法,在基于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和聚类分析筛选指标.最后以开县大德乡的土地整治为样区进行实际应用,评价结果显示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是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重要部分,本文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土壤污染造成的净化效率、出水量降低,分别进行添加草木灰、栽种植物、物理修复及添加稀土元素等土壤原位修复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几种修复技术对于已发生土壤污染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均有一定修复效果,经修复后的污水土地处理设施NH3-N去除效果提高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