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最近科学网上最热闹的是什么?不言自明,当然是院士选举结果。为什么在中国院士选举会引起这么多关注?有的人已经指出,在中国的院士头衔之下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包括在科学界甚至超出科学界的手眼通天和呼风唤雨的能量,以及享受了副部级待遇在内等太多的特权和利益。也许有人会说,院士真到了“手眼通天和呼风唤雨”的程度?这要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看看各地双聘乃至多聘院士的出现,看看中国顶尖高校北大清华把所有沾边的校友(特别是受益于院校合来并去的结果)都纳入自己的院士名单之中的做法,再看看自己或是朋友和熟人曾经遇到的在评审项目等活动中与院士们打交道的经历,这个说法应当不过分。请注意这是对一个团体而言,如果有人拿出个例来反驳我说“xxx不是这样的”,那我只能回答“你说的是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们只知道他曾经是统领全国科技大军的国务委要员,却很少提及他“两院”院士的头衔。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现在中国的控制论权威是宋健”。  相似文献   

3.
少年院士     
“中国少年科学院在京成立,并有13名‘少年科学爱好者’当选为首批院士。”初闻这条消息,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因为“院士”这个称号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相信不会轻易授予的——即使前面加上“少年”这个定语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年科学院在京成立,并有13名‘少年科学爱好者’当选为首批院士。”初闻这条消息,我还以为是在开玩笑,因为“院士”这个称号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相信不会轻易授予的——即使前面加上“少年”这个定语  相似文献   

5.
 科技发展史上许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往往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做出的,即使是大师,最初也都是不知名的“小人物”。爱因斯坦创作出他最著名的5篇文章时,仅仅是个专利局的普通职员。他没有在任何大学、科研机构拥有任何职位,更没有博士、教授之头衔,却是通过德国《物理学年鉴》这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只以其作品本身的实力,而不以其身份、资历高低来展示个人的勤奋探索之成果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走上数学专业领域,是由于他在1930年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批驳数学名家苏家驹的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了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觉得“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应该把他请到清华来”。当时的华罗庚却只有初中学历,在一所中学里当会计。  相似文献   

6.
科技金融产品,应该具备两大核心内涵和优势,一个是传统产品不具备的通过创新手段来实现的“科技含量”,一个就是体现产品本身附加值的“含金量”。2008年10月31日,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恩迪及区科委正副主任,浦东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及高科技投资公司主要领导等一行来到杭州调研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平湖秋月”。张恩迪对“平湖秋月”之“科技含量”与“含金量”理解如下,他说,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西湖区的科技金融创新工作做过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7.
编哲 《创新科技》2012,(11):12-13
<正>又一届诺贝尔奖落下帷幕。虽然莫言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振奋,但含金量更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却仍与中国无缘。"中国人距离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再一次唤起人们心中的期待……在日前由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几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预测,中国人距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但缺乏原创、缺乏认真和执著是中国人尚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问:我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想去国外大学体验科研活动,博士毕业后,应出国重新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出国做博士后?答:在国内读了博士,一般不应到国外再读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原因是浪费教育资源。如果你考其他学科的博士,倒是可以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再读1个博士学位?无论你将来准备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都讲究博士毕业后的“工龄”的。你读了2个博士,“工龄”还是零。和“工龄”类似的是头衔(或职称)。博士后的头衔比博士的头衔高,而如果你在国外能有固定的工作(例如研究科学家、资深工程师),对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找工作,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院士制度以来。一直受到一些人士的质疑和批评。这种情况在别国少见。我的意见是:希望社会上包括院士本身持一颗“平常心”对待院士这个称号,消除误解.纠正一些不适当的做法,使院士制度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1908年,时值20世纪之初,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满清王朝已是气数将尽,风雨飘摇。这年的11月25日,河北省玉田县城北约7公里的穷山村——邢家坞,一户贫苦村民——贾连弟家,降生了一个男孩。那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穷山村会飞出“金凤凰”,那位农家子弟会在世纪之末成为我国荣膺三项“院士”桂冠的著名古人类学家、旧石器考古学家。他  相似文献   

11.
 对于女科学家已经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女性在科学技术职业生涯中的比例随着她们在这种生涯的阶梯上的攀登而下降。”[1]即在科学领域,等级越高,女科学家人数所占的比例就越低。从近五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2001—2009年)的数据分析看[2], 2001年在增选的56位院士中有8位是女性,在近五届增选中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比例最高,达14.29%;其次是2009年,有5位,占总人数的14.29%;但是2005年只有1位,而2003年和2007年都是零。近五届增选的女性院士之和也只有14位,占总数的6.1%。这个数据比2008年统计的全国女科学院院士的比例5.8%略高一点。  相似文献   

12.
本期发表的《“忧”也风采》一文,报道了工程院院士、上海纺科院副院长孙晋良“忧患”之下出成果的事迹,我们为院士之“忧”叫好。 其一是“忧”能致远。常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患。由于孙院士带领下的纺科院当年有此远虑,在高科技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才能在今日结构调整中增强抗击力。这对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反恩作用。 其二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院士之“忧”,深刻反映了当前市场经济和科研体制的改革力度。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规,消除人浮于事,端掉大锅饭,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眼前有数字,在改革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否则势必贫困  相似文献   

13.
《合肥科技》2007,(6):6-7
作为全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建设已初显成效,如何进一步提升试点市的“含金量”,是每一个身在合肥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6月20日下午,全市科技创新会议召开,为合肥科技创新之梦“布局谋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学术领域的最高荣誉,两院院士在中国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当选院士意味着科研人员的学术成绩和社会贡献获得高度认可,因此每两年一届的院士增选都是科技界大事。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人们就惊异地发现,海水里溶解有金,而且,含金量之多令人难以置信! 海水含金浓度达十亿分之五,即每立方千米海水有5吨金,从含金率来说,比地壳高10倍;从绝对量来说,海水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积极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组建了安徽省首批企业院士工作站,聘请了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院士、清华大学王玉明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为工作站院士,并制定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用以指导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吕斌 《创新科技》2012,(4):42-43
<正>最近,在清华大学,笔者拜访了我国焊接事业奠基人之一——潘际銮院士。今年85岁的潘老,现还在科研一线工作着。他有一大串炫目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  相似文献   

18.
 3月22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入选项目开始公示。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赫然在列。2011年“烟草院士”的争议尚未平息,此番烟草项目入选科技奖,更是引来一轮强烈的抗议之声。30位院士联名上书,表示将会抵制烟草项目入选科技奖,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回应。但不能忽视的是,科学界也有微弱声音表示不反对烟草项目评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何祚庥这个名字因为反对“伪科学”、打击学术腐败而备受关注。为此,本期“科研诚信建设大家谈”专题特别对何祚庥院士进行了专访。有趣的是,何祚庥办公室的编号是315!  相似文献   

20.
9月22日下午,“中国百名院士沈阳行”暨第四届沈阳科学技术年会沈阳高饺环境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沈阳市科协主席、沈阳市环境科学学会会长、沈阳大学校长孙铁珩院士代表我校向到会的市科协领导以及市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院士作了题为“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主题学术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