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国有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其成因和流失渠道多方面的。对此,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转变立法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国有无形资产的价值和立法;加强和完善引进外资中国有无形资产管理保护的专门立法;实现法律的系统和完备化;加快国有无形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的建设;健全国有无形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机构;严厉打击导致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金雄波 《杭州科技》1999,20(4):38-39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失,最近,笔者对萧山市企业自1995-1997年评估商标等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以下同)的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萧山市改制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十分惊人。在1995-1997年的3年间有浙江钱江啤酒集团公司、浙江农垦水泥厂等12家企业中的商标权(及名称权、商誉)分别经过了评估,评估总价值达73371万元,平均每家企业的评估值达6114.25万元,其中有一家企业两只商标的评估价值额达27285万元,占企业同期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相似文献   

3.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国务院专门设立了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牵头的“无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阻止国有无形资产(主要是专利技术)流失?笔者认为:划清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相似文献   

4.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国务院专门设立了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牵头的“无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阻止国有无形资产(主要是专利技术)流失?笔者认为:划清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目前流失的渠道主要有:决策失误、企业破产、经营管理混乱、企业改制、中外合资合作、大办三产、忽视无形资产管理等,这些都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23(1):F0003-F0003
广西计算中心成立于1978年5月,是广西最早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科研院所,现已成功改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是广西业务最全面、技术力量最强的IT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多媒体、超媒体、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含量高、无形资产大,其价值中心就是高度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文章回顾了期权定价理论在企业不确定性资产评估中的研究成果,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合肥市高新区内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说明了具体的评估计算过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帐造成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樊秋霞 《山西科技》2002,(3):34-34,35
文章分析了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连理工大学于2002年组建了国有独资资产经营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05年上半年完成了所有科技型校办全资企业的改制.并制定、颁布了五项科技产业管理制度。现在正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产业的指导意见》规范投资及经营行为、加速高校企业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聂立成 《工程与建设》2005,19(4):321-322
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列举建设企业改制中常见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8年,国家就启动了242家科研院所转制工作,但在经历5年改革后,国有科研院所改革仍然面临着怎么改、怎么深化等难题。作为改制的242家科研院所之一,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已顺利完成由事业型的科研机构转为科技型企业的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本性资产,当前很多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力,从而导致无形资产流失,因此,要加强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引入无形资产信息系统,完善情报及档案管理,重视品牌价值,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真正管好、用好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按照“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的要求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截至去年底,近90%省属技术开发类院所已完成企业化改制,其中12家转为科技型企业,5家进入企业集团。 这些科研院所在企业化改制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形成多元投资的法人实体,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浙江省1998年就在全国率先制定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选择部分科研院所和企业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近两年来,杭州市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就已评估91项科技成果,评估价值10.38亿元。省医学科学院普康公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简单说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特许权等,从权属关系上应该属于国家所有的无形资产。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等。2006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国有改制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不足表现,提出了培育和提升欠发达地区国有改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欠发达地区国有改制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国有改制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不足表现,提出了培育和提升欠发达地区国有改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密集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激发科研院所的活力,杭州市从2000年开始对市属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进行了改制。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具有了双重身份:作为科技型企业,它存在着做大作强企业的内在赢利动机;作为特殊的科技型企业,它又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提供行业技术服务、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在建设行业公共研发平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决不能忽视改制后的科研院所这支现成有机力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有技术型企业特点的分析,说明了改制中处理好劳动关系的必要性。重点是就国有技术型企业改制中选择分离辅业、灵活改制、重点扶持的分流途径和不同业务区别改制的改制分流形式下,如何进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劳动关系的处理以及经济补偿金标准和改制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在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风暴之中诞生的产物,它既包括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实行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民办科技机构;又包括由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