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型带式输送机张力自动调节的必要性,阐述了带式输送机张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的调节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张力的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分析了拉紧装置的特性并构造了拉紧系统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使用这种控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输送带张力自动控制过程,用实例分析了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应用simlingk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式输送机对于胶带拉紧力的实际需要,设计了带式输送机液压伺服拉紧系统,液压拉紧系统是通过伺服阀控制不对称液压缸来实现对拉紧力的调节,并根据伺服阀控制不对称缸的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ID控制的带式输送机液压伺服拉紧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装置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带式输送机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带式输送机运行的非线性特征,设计一种新的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系统,给出了液压伺服系统原理图,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自动控制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原理图,应用matlab/smulink对液压自动拉紧系统的张力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对于控制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在工作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弹性变形,并在托辊间引起垂度变化。根据这两个因素探讨了带式输送机固定拉紧装置拉紧力的计算方法,即利用逐点张力计算法求出两种设定工况的四点张力,依据闭合周长总的弹性变形不变的原则求得拉紧力,从而为准确确定输送机的拉紧力提供了可靠盼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带式输送机系统,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商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MEsim和Matlab用户自定义的带式输送机系统仿真软件对某型带式输送机在同一启动工况下的动力参数进行了仿真对比,Matlab用户自定义的带式输送机系统仿真软件所得到的过程更为贴合实际。为带式输送机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直观、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的作用、布置原则及拉紧行程的确定.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拉紧装置及其适用范围.拉紧装置朝着微机监控、张紧力恒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胶带上静、动张力的分析,针对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在拉紧过程中胶带伸长量变化较大以及在稳定和非稳定工况下对张紧力要求不同等情况,设计了一种采用拉力传感器进行适时反馈拉紧力的由比例溢流阀控制的胶带自动拉紧装置,介绍了该拉紧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分析过程更简洁、更实用,适合大众需要,本文采用离散体动力模型法建立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以Visual Basic和Matlab为工具,设计出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系统.该系统可计算不工况下运行的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并实现了动态参数的可视化.实验证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对带式输送机的纵向动特性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带式输送机停机过程的动态设计,通过分析提出了输送机停机过程的力学模型为两种:第1模型与启动过程的力学模型相同,第2模型为具有固定端的振动模型·分析了制动力的传动机理;在综合各种停机方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停机过程的分类,提出了控制速度停机、自由停机和制动停机的计算方式及其计算方法;开发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软件BCD.20的停机计算部分;应用软件对停机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对停机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停机过程的动态设计方法和拉紧装置行程的计算式;得出了不同的停机方式结束后输送带的张力分布是不同的结果·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大型带式输送机停机过程的合理设计,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胡坤  季晨光  蒋浩  潘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606-13612
为解决传统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基于机械动力学理论和磁力传动技术,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运动模型和耗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复杂的非线性机电耦合关系问题,以永磁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带式输送机离散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状态方程,建立了基于机电耦合关系的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系统模型,并通过Harrsion软启动速度推导出该系统模型在启动过程中的能耗解析式;以矢量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表明了带速及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运行工况,并进一步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与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相比较,得到启动过程的张力和能耗对比图,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具有更小的张力峰值,同时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比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降低了约8%的能耗。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利用Pro/E对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进行建模,通过ADAMS对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分析。讨论了输送带刚度、阻尼系数、压辊分布、带速以及输送机对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增大输送带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可以有效地减小启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波动幅度;带速的增加,输送机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大;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值与输送量近似成线性关系;输送距离与输送机系统的振动特性关系显著;适当地加大压辊的间距,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虚拟样机技术对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为高带速、长运距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刮板输送机满载工况下软启动性能,研究软起动过程最佳的启动时间,建立刮板输送机转矩模型,分析刮板输送机冲击度和液黏离合器滑摩功的影响因素。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研究不同启动时间对刮板输送机链轮动态特性和液黏传动转矩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启动速度下可控启动装置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时间的增大,传动系统冲击度减小,液黏离合器压力和输出最大转矩减小,滑摩功增加,温度升高。满载工况下软启动时间为5 s时,刮板输送机平稳启动,同时液黏离合器转矩利用率高,软启动性能增强。研究结果为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性能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带式输送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张紧力的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对张紧力和张紧行程要求大范围调节的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设计了电液比例控制的液压系统,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该张紧装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输送机向高速度、大功率、大运量发展,目前采用的静态设计法已不能满足应用要求。笔者采用增加中间驱动装置的方案,保证长距离的输送,利用RecurDyn软件建立了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样机模型,采用Harrison启动曲线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中间驱动装置的数量和长度的增加会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同时会影响输送带最大张力出现的位置,对头部滚筒紧边张力影响较大,而对尾部滚筒松边张力没有影响。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可以在不提高输送带强度和加大驱动功率的条件下实现长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15.
对于通用带式输送机运行阻力,现行的计算方法是用一个托辊运动阻力系数来计算其主要阻力,这种方法没有充分体现胶带的性能,这对于短距离通用带式输送机来讲,精度是足够的.目前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趋势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输送带带芯材料的改善,使得带的张力越来越大,上述的计算方法就显的过于简单.特别是动态计算与设计方法的日趋重要,计算工具的日趋完备,所以有必要对输送带运行阻力进行仔细分类和理论分析,本文提出输送带的压陷滚动阻力计算的一个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永磁悬浮带式输送机侧向稳定性问题,对平型、V型及槽型三种悬浮支撑结构进行研究。建立了三种悬浮系统的三维简化模型。基于FEM(finite element method)对悬浮力和侧向力进行有限元解析。结果表明,槽型结构承载能力和侧向防跑偏综合性能最好。将不同气隙情况下槽型结构侧向受力等效为磁力弹簧,拟合得到磁力弹簧动态载荷和刚度表达式,完成非线性弹簧一阻尼振动系统仿真。槽型结构悬浮系统在非平衡位置开始运动,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振幅逐渐减小,最终达到侧向平衡。结果表明,槽型永磁悬浮装置具有侧向自动回正调整功能。为永磁悬浮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输送带张力计算在输送机线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输送带、张紧装置、驱动装置等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而计算过程又非常繁琐。为此,本文分析了输送带正常工作时张力应满足的两个条件,介绍了在已知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输送带张力计算的几种方法。并对其中的一种方法给出了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张力的流程图。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输送线路的设计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带传动在稳定工作时的受力平衡 ,从理论上导出了摆架式自动张紧装置所产生的张紧力的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 :只要合理选择计算安装参数 ,其张紧力总能满足张紧条件的要求 ,以对张紧装置进行设计计算 ;并指出该装置产生的张紧力 ,具有随外载荷变化而自动调节的性能 ,使传力零件部分卸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