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总结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以透明角膜切口对 4 60例 (5 82只眼 )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术 ,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5者占 87%、90 .9% ;术后 1周及 1个月视力≥ 1.0者占 2 9%、31%。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的 31例 ,但均在+ 1.0D以下。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以透明角膜切口对460例(582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h及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87%、90.9%;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1.0者占29%、31%。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的31例,但均在+1.0D以下。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除术加人工晶体会晤入术与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40例老年性白内患行白内障囊外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术),56例患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人工晶体往往 P(PHACO术)。在双倍角极坐标系中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早期角膜散光的影响。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时,PHACO术的角膜散光改变远低于ECC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囊膜上超声乳化、机械劈核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10点半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25例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一天、一周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60%、89.6%,术后3个月以上裸眼视力为≥1.0占76%术后三个月平均散光为0.78±0.66D.结论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高负压低能量白内障超声乳化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切口自闭好,屈光状态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92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乳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结果 术后1月内裸眼视力或矫正视≥0.3的162眼(84.4%).术后3个月≥0.3的181眼(94.3%),散光0.99±0.55D 结论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良好疗效,手术方法易掌握,费用低,特别适合农村患者.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对 4 86例 4 86眼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结果表明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0 .5者占 80 % ,术后角膜散光绝对平均值为 (0 .86± 1.5 2 )D ,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应用Na:YAG激光在现代白内障手术前做晶体前囊膜切开术394例417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65眼,外伤性白内障26眼,并发性白内障19眼,先天性白内障7眼。术中玻璃体脱出18眼占4.3%,前房出血12眼又占2.9%,瞳孔移位79眼占18.9%,全部病例术中瞳孔区透明无残余皮质,而且术后角膜内皮水肿轻、恢复快、矫正视力理想。与传统截囊方式比较:裁囊充分,简化手术程序,并发症少,并就激光晶体前囊膜切开术后眼压升高的机制进行探讨,提示在白内障术前1~2小时内做激光晶体前囊膜切开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 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 82例 ,88眼进行手术 .结果表明 :手术后第 1d出现角膜内皮线状混浊 2 2眼 ,占 2 5 % ,其中 18例为Ⅲ级核以上者 ,占角膜内皮线状混浊的 81.82 % ,前房有不同程度混浊 ,均于术后 3~ 5d消失 ;术后3d裸眼视力≥ 0 .5者为 34眼 ,占 38.6 4 % ,1周者为 4 8眼 ,占 5 4 .5 5 % ,1个月者为 6 1眼 ,占 6 9.32 % .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适宜的 ;手术后反应与其他年龄组相似 ;手术后视力与眼底情况密切相关 ;表面麻醉或球周麻醉下进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7例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膜,植入3片式人工晶体.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术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47±0.21、0.51±0.23、0.56±0.24、0.52±0.27,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3±0.23、0.56±0.21、0.57±0.31、0.57±0.29,术后3个月13例人工晶体位置居中.结论: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并与3.0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80岁以上高龄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水平劈核技术。微切口组: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kreos MI60超薄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小切口组:行传统同轴3.0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分别于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3个月做角膜内皮照相并定量分析形态指标,记录并观察两组的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以及术后3天、1周、1月、3月的视力。采用两均数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AVE和E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微切口组的视力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的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同轴1.8mm微切口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相比,没有增加角膜内皮的损伤,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的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植入两种不同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白内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进行了对比研究,评价两组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进而指导白内障患者选择人工晶体.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0人(64只眼),植入AKreos Ao Iol(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16例(30眼)列入AO组;植入Acryof IQ Iol(负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24例(34眼)列入IQ组.随诊3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无统计学意义,IQ组近视力优于AO近视力.在明视、暗视环境下和暗视合并周边眩光环境下对比敏感度,两组无差异.在波前像差检查中发现,AO组总球差(0.04±0.03)高于IQ组(0.15±0.06),垂直慧差IQ组(-0.13±0.06)高于AO组(-0.21±0.07).结论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保留部分角膜球差,有助于提高远视的视觉质量,而负球差非球面人工晶体保留部分垂直慧差,有助于近视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晶体半脱位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外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36例(36只眼).患者首先做常规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同时切除溢出到前房的玻璃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36例(36只眼)患者均顺利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成功地保留了后囊膜,并在囊袋内植入了人工晶体,28例患者人工晶体位置较正,8例略向下移位.术后视力0.1~0.5者24例;0.5~1.0者11例;1例失明(均随访半年).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囊膜破裂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及视力结果.病例为解放军总医院眼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因老年性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其中囊膜破裂64眼;囊膜完整164眼.结果表明视力在0.8或以上病例囊膜完整组明显多于囊膜破裂组.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压升高、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囊膜破裂组明显高于囊膜完整组.囊膜完整组视力明显好于囊膜破裂组.囊膜破裂组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压升高及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比较常见.因此,这些病例应该给予较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观察其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6例(48眼)。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8眼(16.7%),特发性黄斑前膜5眼(10.4%),玻璃体积血19眼(3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VI期8眼(16.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眼(16.7%)。分别观察缝合组和未缝合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d、7d、1个月眼压变化情况、手术效果、时间、最佳矫正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巩膜切口缝合组和未缝合组间术后1d、7d、1个月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70.12±7.86 min;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轻微,术后并发症少见。术中2眼套管滑脱,5眼结膜下轻微出血,3眼结膜下气泡,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将其应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orneal relaxing incisions (CRI) in correcting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A treatment group included 25 eyes of 25 patients who had combine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IOL implantation and CRI. A control group included 25 eyes of 25 patients who ha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Postoperative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was measured at 1 week,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RESULTS: CRI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in patients with preexisting astigmatism compared with astigmatic chang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eyes with CRI, the mean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was 0.29+/-0.17 D (range 0 to 0.5 D) at 1 week, 0.41+/-0.21 D (range 0 to 0.82 D) at 1 month, respectively reduced by 2.42 D and 2.30 D at 1 week and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P=0.000, P=0.000), and postoperative astigmatism was stable until 6 months follow-up. The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of all patients decreased to less than 1.00 D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CRI is a practical,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preexisting astigmatism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A modified nomogram is propose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RI should b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1例行LASIK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年龄、裸眼视力、术前眼压、近视度、散光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对LASIK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LASIK术后眼压与性别、术前眼压、角膜切削厚度、裸眼视力和近视度呈显著性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前4项与其显著相关,其中术前眼压是最重要的相关因子。而单因素分析发现LASIK手术前后眼压差与性别、角膜切削厚度、术前视力、近视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则仅前2项和中央角膜厚度与其显著相关,其中角膜切削厚度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术前眼压,而不是中央角膜厚度是预测LASIK术后眼压最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和角膜切削厚度是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美国117型准分子激光仪联合自动微型板角膜切削刀使角膜曲率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角膜屈光度,提高视力.结果:97.9%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早期效果令人满意,远期效果尚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对 15 8例 184眼术后病人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 7天时 ,SICE组与ECCE组视力及散光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费用低廉 ,在基层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8例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及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4例白内障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前膜28例7.9%,经给活动瞳孔、皮质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及YAG激光治疗。结果:28例视力恢复至膜形成前,3例下降。结论: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其前膜的发生率不同,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