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4,(19):58-59
亚瑟·柯南道尔在一集福尔摩斯故事中写道,伦敦是个“污水坑”,不可避免地集聚了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懒汉。事实还证明伦敦,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也是块相当肥沃的吐槽场,每一代小说家,每一位电影人都从中汲取着灵感。即使工业时期的浓雾早已散去,那幽灵般灰蒙蒙的雾霾笼罩着伦敦的形象仍然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
业界关注     
《科技智囊》2013,(12):I0048-I0048
德勤:高技能行业引领伦敦经济复苏 1 11月11日,德勤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表示,由于伦敦高技能行业的员工人数较高,伦敦经济复苏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其他大城市。报告对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数字媒体、文化、软件开发、教育等22个高技能行业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伦敦在这些行业的雇员人数为150万,相比之下纽约为120万,洛杉矶为78.4万,香港为63万,波士顿为42.5万。  相似文献   

3.
纪双城 《世界博览》2011,(23):74-76
忘掉金融危机,忘掉不快乐的一切,让我们一起迎接圣诞节吧。虽然离12月25日还有不少天,但伦敦,尤其是在夜晚已经让人感觉仿佛到了圣诞前夜。11月14日,在伦敦乃至英国最著名的商业街摄政街,沿街的商家们和往年一样,将整条街道用彩灯串起点亮,让兴奋的伦敦人们仰天高呼庆祝。  相似文献   

4.
柳赫 《世界博览》2014,(7):36-41
据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2014伦敦秋冬时装周刚落下帷幕,本次时装周上举办发布会的华人设计师人数相当可观,包括王海震、万一芳、何平、LuluLiu、张卉山、台湾设计师陈劭彦、詹朴,以及首次登上伦敦秀场的李筱、高杨、黄薇和入选伦敦圣马丁优秀毕业生秀的唯一中国学生GrahamFan等,华人设计再次得到国际时尚圈关注。  相似文献   

5.
谈艺术感觉     
谈艺术感觉戴瑞琳(一)伦敦是世界著名的雾都,在伦敦人的眼里,雾当然是灰色的,而且自古以来的文献也都是这样记载的。但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到伦敦去画威斯敏斯特教堂时,却把笼罩着伦敦的大雾,画成了紫红的颜色,让教堂哥特式的轮廊在紫红色的雾中影影绰绰。...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英国伦敦曾是有名的“雾都”。19世纪末,伦敦每年的雾日长达3个月之久。伦敦雾日之长固然与其特定的气候条件有关,伦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湿度大,容易产生雾气。除此,应该说与英国当年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正好是英国工业大发展年代,工业污染加上居民生活烧煤,无风季节里,烟尘与雾气混合变成黄黑色,弥漫在伦敦的上空,致使白天行车也要开灯。  相似文献   

7.
垃圾变燃料     
《厦门科技》2014,(6):32-34
到2015年底,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所有从伦敦城市机场(London City Airort)起飞的飞机,都将使用“垃圾”作为燃料,这主要包括伦敦居民产生的废纸、食物残渣、植物残枝和其他有机废料。  相似文献   

8.
穆峰 《科技智囊》2012,(9):86-87
相比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品牌的身影异常孤单,在11家TOP赞助商中只有acer一家中国品牌,而全部四个等级赞助商中只看到acer和水晶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贯是中国品牌喊个不停的口号,但在伦敦奥运面前,却集体沉默了。  相似文献   

9.
北京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现出两国不同的文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呈现了集体主义,统一性和严肃性的汉民族特征;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则是个人主义,多样性和幽默感的表达。这些文化差异存在着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龙隐 《世界博览》2011,(3):62-63
根据19世纪伦敦建筑师约翰-纳西的设计,皮卡迪利大街和摄政王大街将成为伦敦城中两条最时尚和优雅的大街。遗憾的是,他的这一计划一直没能实现。不过,这两条街还是经常出现在明信片上——那里人头攒动、车流不息,随处可见霓虹灯和巨幅广告牌。  相似文献   

11.
赵宏  周昭敏 《大自然》2011,(5):18-19
著名的苏格兰场是位于英国首都的伦敦警察厅的代称,该机构是英国首都大伦敦地区的警察机关,也承担着配合指挥反恐事务、保卫皇室成员及英国政府高官等重大国家任务。野生动植物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张松炎 《科技信息》2009,(5):131-131
现代西方语言学呈现出不同的流派。作为其中一个颇具影响的派别,伦敦语言学派经历了从马林诺夫斯基人类语言学到弗斯语境语言学,再到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文章在探讨三个主要人物语言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伦敦语言学派的思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晓洲 《今日科技》2008,(9):48-5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球知名企业的奥运营销案例备受关注。全球企业又“盯”上了4年后将在伦敦举行的奥运盛事。一些浙江企业当然也不会错失商机,纷纷开始新一轮的奥运营销,它们的目标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08,(10):71-71
5月2日,伦敦市长选举揭晓,保守党人鲍里斯·约翰逊获胜,结束了工党市长肯·利文斯通八年的“统治”。利文斯通出身英国社会下层,是个船长的儿子,没上过大学,在工党内以“疯狂左派”而知名,被人称作是“红色的肯”。2000年,利文斯通决定参加伦敦市长竞选。当时他所在的工党已推选出本党的候选人,但利文斯通还是执意参选,因此被工党扫地出门。利文斯通离开工党时留下一句名言:“我被迫在我热爱的政党与维护伦敦人的民主权利之间做出选择,我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5.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6):76-77
<正>英媒热议伦敦竟有直达中国义乌的列车近日,伦敦东郊一个不起眼的火车站受到了英国媒体的关注,原因是这个火车站竟然是一条长达1.2万公里的直达中国义乌的铁路线的起讫点。据英国“我的伦敦”网站报道,英国伦敦东郊巴金联合运输火车站到中国义乌的这条铁路开通于2017年1月,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该列车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6.
纪事     
《世界博览》2011,(23):9-9
1987年12月1日,英法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并于1994年5月6日开通。它由三条长51公里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启用后,把伦敦至巴黎的陆上旅行时间缩短了一半,3小时即可到达,而从伦敦飞到巴黎,航程一股也需要3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1,(22):12-12
格林尼治时间以英国首都伦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台命名,作为全球通用的时问参考标准已使用120多年。如今,这一以地球自转为依据的“世界时”可能被以原子振荡周期为依据的“原子时”彻底取代。全球50多名研究人员11月3日聚集伦敦,探讨结束时间计量系统“双轨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1,(16):70-70
伦敦奥运奖牌亮相 7月27日,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伦敦奥运奖牌在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奥运周年倒计时欢庆仪式上亮相。  相似文献   

19.
伦敦都会大学被取消海外招生资格,数百中国留学生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每逢奥运多新闻,金牌明星排行榜知多少。待到今日事,问今伦敦奥运热度几许,人道是,奥运风光无限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