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什么是“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现代学习方式”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培养多功能型人才、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建忠 《奇闻怪事》2010,(12):34-35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单纯使用一种学习方式,还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各种学习方式之间互相促进,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自己的学习真正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富有成效和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科技资讯》2006,(32):101-101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改中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目前都很陌生,所以对于高中教学来说会面临很多问题,本文想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设阵布疑、激发求知,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来实施英语教育研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意识、态度、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现就几种学习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几点肤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行一  秦祖辉 《科技资讯》2006,(32):187-187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撼动是惊人的。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不仅使高等教育价值观、教育管理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冬,对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调整“生存策略”,彻底更新学习方式,完善学习能力,才能在信息时代立足。  相似文献   

6.
培养目标变化经导致课程变化,课程变化导致学习方式变化。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物理学习方式转变,已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为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己构建知识的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王文瀚 《科技信息》2011,(18):I0107-I0107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就是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实践学习、基于探究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对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学习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部分非英语专业大专生英语学习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和分析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学习方式,最不喜欢的是小组学习方式;女生比男生更明显偏爱动手学习方式;高分组的学生在动手和小组学习方式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因此,教师在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采取灵活多样授课方式的同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有效指导,使学生注意改善并扩展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取得事丰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