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毛型(hr)和犀牛型(hrrh)小鼠是无毛基因(hr)突变时的两种不同表型, 但犀牛小鼠与丘疹性秃头症患者有着更相似的病理特征, 因而是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 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饲养的昆明小鼠封闭群中发现的犀牛型无毛小鼠, 并将其命名为犀牛小鼠KIZ. 从形态学、皮肤组织病理学、基因序列分析、家系分析和基因功能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证明无毛基因(hr)第2817位的无义突变(C→T)是导致犀牛小鼠KIZ的原因. 在昆明小鼠中发现的犀牛型无毛突变小鼠, 由于其遗传机制清楚, 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05,(10):14-16
控制细胞分裂增殖的基因如果产生突变,积累起来就会渐渐导致癌变。大多数癌症就是这种基因突变导致的后果: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吸烟和环境污染。但人们也许还不知道,最大的致癌诱变因素来自我们的饮食:幸运的是。科学家已经对如何“解毒”有了新的认识。可以有效地将这些诱变物质对我们基因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KitW-2Bao是本实验室培育的B6背景、呈单基因显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 杂合子腹部、肢端及尾端白化, 纯合子全身白化、黑眼、不育. 突变纯合子小鼠生殖腺变小、结构异常、缺乏生殖细胞, 杂合子雄鼠部分精曲小管内无生精细胞. 通过连锁分析将突变基因定位于第5号染色距着丝粒42.8 cM处, 确定Kit为候选基因. RT-PCR扩增Kit全长的mRNA, 经测序发现其ORF的第1228位碱基由G转换成T, 这一变化导致第410位的氨基酸由V变成F, 预测会引起局部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随后将杂合子突变小鼠互交, 在基因型鉴定的基础上, 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等方法追踪生殖细胞异常发育过程, 发现在胚胎11.5 d, 突变纯合子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未出现在尿生殖嵴区, 突变杂合子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显著减少; 在胚胎15.5 d, 纯合子小鼠睾丸内精曲小管结构分化不清, 无精原细胞, 卵巢内无原始卵泡; 杂合子小鼠精原细胞及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减少. W-2Bao为KIT胞外区第4个Ig结构域内唯一的等位突变, 是研究其功能及生殖系统发育机制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重排引起转基因双价抗虫棉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旺珍  张天真  朱协飞  袁小玲 《科学通报》2000,45(19):2086-2090
在我国自己培育的转Bt+CpTI双价抗虫棉T4纯合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畸形突变株,它的株型小,雌雄不育,减数分裂也不正常,细胞学研究表明抗虫突变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导致形态变异,抗虫性分析和PCR检测结果均揭示出,该突变的发生不影响希虫蛋白基因的正常表达,Southern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该突变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缺失或外源基因插入位点转移,在纯合的转基因后代中,染色体结构再发生重排的现象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近来,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BR-CA1基因正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当人们于1994年成功地捕获到此基因后,科学家们便认识到他们还须回答该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起何作用,以及它的突变如何导致癌症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科学家们已用遗传工程方法生产缺乏BRCA1基因的小鼠,该模型正为上述问题提供线索,而且似乎提示该基因对于神经系统发育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变异引起的病毒致弱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兹书  张楚瑜  丁建华  闵平 《科学通报》2001,46(16):1364-1367
为揭示PRV tk基因结构与毒力的相互关系,tk基因结构变异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探讨病毒的致弱机理,以伪狂犬病毒湖北株(PRV HB)为材料,用BUdB诱变选择,分离出BUdR抗性的PRV TK^-突变株。在对野毒株和TK^-突变株tk基因克隆和测序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两种毒株tk基因的一级结构。测定的PRV HB野毒株tk基因片段长1587bp,GC含量为72.7%。包含一个1098bp的ORF。编码3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ORF内有2个137bp核苷酸的重复序列,两者以一个A连接。测定的TK^-突变株tk基因片段长1458bp,野毒株中137bp重复序列之一和连接A被自然删除,另有一个8核苷酸(GCGCGCCC)重复片段的插入,其他所有核苷酸与野毒株一致。在TK^-突变株中因核苷酸片段的缺失和插入,tk基因发生移框突变,导致转译提前终止,不能产生有功能的TK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PRV HB TK具有疱疹病毒TK共有的保守功能区并多出一个保守的DRH功能位点。实验还证实,TK^-突变株具有生物学遗传稳定性。与野毒株比较,其毒力显著降低。用TK^-突变株种小鼠,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RV强毒株致死攻击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亨廷顿氏症(H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脑失调疾病,它会导致神经元进行性退化,运动和认知能力受损,发病后大约15年就会死亡。大多数亨廷顿基因(HTT)致病性突变携带者都会在中年时出现症状,但脑异常可能在此十年前就已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一项新研究显示,凡是携带有"t单倍型"基因的小鼠精子都会毒害其他的小鼠精子,从而大大提高自己授精的概率。不仅如此,凡是携带该基因的小鼠,其后代遗传该基因的概率高达99%。携带有t单倍型基因的小鼠精子会释放有毒的干扰素,它会干扰精子的正常直线运动,所有精子都会受其影响。不过,  相似文献   

9.
<正>一项基于小鼠的研究显示:锯齿状息肉的形成依赖于肠道细菌。根据3月3日出版的《实验医学杂志》(TJEM)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能彻底影响某些肠道肿瘤的形成。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转染基因、过表达生长因子HB-EGF),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盲肠诱发出了锯齿状息肉。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不是导致息肉发生的全部原因,  相似文献   

10.
紫云英根瘤菌nif DNA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润之 《科学通报》1992,37(17):1603-1603
固氮微生物中涉及到与固氮作用有关的基因的研究已有详细的报道. 共生固氮根瘤菌中参与固氮作用的基因有二类,一类是与肺炎克氏杆菌Kp nif基因有同源性的基因——nif基因,另一类是在共生状态进行固氮作用所必需的其它基因——fix基因.根瘤菌中nif与fix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根瘤菌虽仍感染宿主发育成根瘤,但不能固氮.  相似文献   

11.
人与小鼠β-簇珠蛋白基因在结构与表达模式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基因簇5’上游20kb内是一个Locus control region(LCR)顺式元件,由4个DNase-Ⅰ超敏感区(HSs)组成.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LCR对β-簇珠蛋白基因的红系组织专一性表达有重要作用,它的插入或缺失突变将导致基因表达的紊乱,甚至造成严重的贫血症状.近年来,人们对研究LCR调控元件在β-簇珠蛋白基因发育时期特异性表达中的调控机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希望了解LCR元件中不同的HS是否参与β-簇珠蛋白基因的时期特异开关调节.转基因小鼠研究结果表明人LCR元件中HS3可能与发育早期的胚胎型珠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但近来有关报道表明小鼠的HS3不为β-簇珠蛋白基因的开关所必需,并且仅部分参与了成年型的β-簇珠蛋白基因的调控.因此,HS3是否参与β-簇珠蛋白基因发育时期特异性的调控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2.
激素治愈小鼠肥胖症李潇编译提要:首次发现的小鼠肥胖基因Obese突变后造成某些小鼠显著的肥胖症。Obese基因未突变形式所产生的激素Leptin能治愈小鼠肥胖症。人类的肥胖症系因接受Leptin的信号上有问题而引起。科学家估计要取得Leptin或其受...  相似文献   

13.
杨迪 《科学通报》1989,34(10):799-799
基因的定位突变法是应用于蛋白质工程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现有的技术还存在着耗时、低效及只能进行基因的单点突变等缺点,所以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提高这类技术的简便性、高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封面说明     
正合成致死是指两个非致死性基因同时失活导致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现象.肿瘤的发生是体细胞基因信息在结构或功能上变异累积的结果.癌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成千上万的分子突变,但实际上只有少数突变是肿瘤形成所必需的,我们把这些突变称为驱动突变.靶向驱动突变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许多驱动突变不能直接被小分子或抗体靶向,例如功能性缺失驱动突变  相似文献   

15.
童克忠 《科学通报》1986,31(4):301-301
自从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以来,关于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的调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在翻译水平的调节所得的证据要少得多。其中主要有RNA噬菌体基因和细菌核糖体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前者由RNA基因组高级结构和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来控制(评论见文献[1]),后者通过翻译反馈来控制各种核糖体蛋白质的量,使它们保持平衡。 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S12、S17和L6突变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STK11 基因在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中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最近,在19p13.3克隆出了PJS致病基因STK1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人PJS患者STK11基因的突变情况,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DNA测序方法,对3个多代PJS和3个散发性PJS家系中15例患者和20例正常成员的STK11基因的9个外显子进行了分析,在6个家系中共发现10个由碱基替代导致的点突变。有7个突变可使基因产物发生改变,包括1个无义突变、5个错义突变和1个移码点突变。分别发生在STK11基因的第37(CAG→TAG),123(CAG→CAT),161(ATT→AGT),194(GAC→GAG),245(CTC→TTC)和354位密码子(TTC→TTG)及第4内含子3′末端煎接位点部位(AG→AA)。在3个散发PJS家系中,有1个家系的患者,在第5外显子内存在错义突变,其余2个家系的患者,在内含子1( 36)和内含子3(-51)均存在点突变。研究还发现,有3个多态位点,分别发生在内含子1( 36),内含子3(-5)和内含子5( 27)部位。以上结果表明,在PJS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STK11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可分散在整个编码区。两代以上发病的家系突变频率较散发病例突变率高,提示STK11基因的改变与PJ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小鼠进行基因打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晓  黄培堂  黄翠芬 《科学通报》2000,45(15):1584-1592
基因打靶是在生物活体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基因打靶可以对小鼠染色体组进行特异性的遗传修饰,包括简单的基因剔除、点突变的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的删除和重排以及外源基因的定位整合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基因打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为繁殖一种超级小鼠品系正进行着一项协作计划。这不是违反常情的奇妙幻想的开始,而正预示着初露头角的遗传工程进入畜牧业。对于超级小鼠(目前还不多),它们那肥大部分,完全是当它们还处于受精卵时就注入的特别生长激素基因之功。一些基因掺进受精卵的染色体,在小鼠成熟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生长激素,这就大大地加速了它的生长而最后长得比普通小鼠大两倍。如果把这种技术用于羊,奶牛和猪身上,那么农民就有可能以两倍的速度来生产肉类。  相似文献   

19.
正小鼠交感神经系统在受到压力时发出的信号会导致其毛囊中的干细胞数量减少。这一发现揭示了为什么压力会使头发过早变白。据说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在被砍头的前一晚头发全白了。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头发迅速变白的现象,现在被广泛称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综合征。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由压力造成的——这种现象最好的例证或许是国家元首就任前后的照片。然而,衰老、遗传因素和压力对头发变白的相关性影响尚不清楚,部分原因是缺乏对该过程的机理认识。许雅捷领先的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经受压力导致小鼠早生华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迪 《科学通报》1989,34(4):301-301
定位突变作为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已广为应用。定位突变法可利用噬菌体M_(13)单链DNA作为基因载体,在化学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的诱导下,把碱基突变导入基因的任何预定位置。但经典的方法常常需要通过碱性蔗糖梯度离心、凝胶电泳等耗时而复杂的手段富集经体外诱变的闭环双链DNA,突变基因的产率一般较低,且只进行碱基的单点突变。因此,当某些基因需要进行间隔一段距离的多点突变时,用此法逐一改变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