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破碎围岩中单拱隧道荷载计算的理论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按岩体结构观点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连续介质围岩、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等类型,其中碎裂介质围岩、块裂介质围岩和板裂介质围岩合称为破碎围岩,进而确定不同类型破碎围岩中隧道荷载计算的力学模型,求出了破碎围岩中隧道荷载计算的理论解,并将板裂介质围岩中隧道荷载理论运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导流洞围岩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反分析计算,为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并讨论了围岩变形规律和围岩的综合分类  相似文献   

3.
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支护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设计中的围岩力学特性及其荷载效应、"支护-围岩"动态作用特点及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原理3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对大量山岭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指出围岩变形规律和基本特点,以隧道掌子面围岩变形加剧点、初期支护施作和围岩变形稳定作为3个关键节点对"支护-围岩"力学演化过程的作用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浅层围岩"与"深层围岩"组成复合围岩结构的新理念,对围岩失稳的动态特征进行阐述,并通过计算分析指出了隧道围岩失稳模式、失稳机理和失稳范围的确定方法.基于围岩失稳模式推导作用于支护结构的围岩荷载计算公式,它包括由浅层围岩确定的"给定荷载"和深层围岩传递的"形变荷载"两部分.建立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弹塑性条件下影响塑性区变化的关键因素,揭示了初步加固圈层与后续支护圈层的协同作用原理.研究结论对实现隧道工程的动态化、定量化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在考虑渗流效应的作用下,对浅埋圆形隧道、双线铁路隧道、两车道公路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形式、是否渗流三个因素对围岩稳定系数和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断面形式和围岩级别一致的情况下,渗流效应对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范围有重大影响;在影响围岩稳定系数的三个因素中,隧道断面形式和围岩级别对围岩稳定系数影响较大,而渗流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和破坏特点所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深井水平薄层顶板巷道围岩强化控制技术原理:锚杆支护对巷道围岩应力场优化、围岩体强度强化以及围岩承载结构协调化,提出了相应的失稳变形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在围岩动态分级中的应用.通过对隧道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对围岩动态分级具有意义的指标和各级围岩所对应的各指标的数值范围,用以指导施工阶段的隧道围岩动态分级、隧道的反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预测预报.实例证明,准确的隧道监测数据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围岩分级,提高围岩分级的可靠性,为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软弱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变形与破坏特征,探讨了软弱围岩潜在的安全风险源,根据当前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特点,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每道工序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对于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生产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而围岩分类是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基础,本文采用了RQD分类和水利水电围岩工程地质综合分类对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进行了分类,为分析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圆弧拱巷道围岩稳定性要远大于矩形巷道。采用矢跨比为0.2的圆弧拱巷道代替矩形巷道,可显著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况,减小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少围岩塑性屈服区域,加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确定围岩的稳定性状态是地下工程研究的关键难题之一,至今尚无有效的分析方法,即使进行了现场监测,也难以判定围岩的稳定状态。本文以自承载能力是决定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依据,在深入分析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反映围岩变形特点的平面应变试验,综合建立了围岩扩容率与其自承载能力的关系模型,以期在现场监测结果与围岩稳定状态之间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业某煤矿巷道围岩为Ⅳ不稳定围岩,综合采用锚网支护形式,成功控制了围岩的变形,确保了生产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储广山花岗岩体受郯庐断裂系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控制,区内塘湾断裂及一系列北西向断裂带发育,构成有利的成矿构造结,其中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的铀矿田和铀矿床,其铀矿化受多因素控制,以构造、围岩和岩浆-热液活动为主,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独特的展布规律,通过对该矿床的岩石、构造、矿体和围岩蚀变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围岩蚀变与铀矿成矿的关系,为同类地区的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沽源县大官厂铀钼矿床围岩蚀变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蚀变岩石的元素含量研究入手,对大官厂矿床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矿区围岩蚀变始终伴随成矿作用的每个阶段。蚀变类型具有多样性,但蚀变分带不明显,矿前期为面型蚀变,呈碱交代(以钾长石化为主)特征;成矿期呈线型蚀变(强赤铁矿化-弱赤铁矿化-水云母化)叠加于面型蚀变之上;矿后期多为脉状分布于早期已蚀变的岩石裂隙中,呈酸性蚀变组合(以水云母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围岩蚀变类型、叠加关系的研究,据此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下工程中岩爆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爆是地下工程掘进过程中所遇到一种动力地质灾害,其危害较大。根据当前国内外大量岩爆的统计资料,结合在二郎山隧道知锦屏二级水电站勘探洞所遇到的岩爆现象,提出了岩爆是由构造、浅表生改造、围岩的岩体强度、岩层产状、围岩应力状态、变形特性、地下工程布置等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岩爆的力学机制问题,认为岩爆力学机制的实质属于压致拉裂破坏。  相似文献   

15.
分析利国铁矿的地质特征.对利国铁矿围岩与矿体的关系以及围岩蚀变对矿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在类似地区寻找这类铁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围岩应力的角度分析了底鼓发生的机理,并对底鼓的治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个旧锡矿东矿区西部塘子凹凹陷带岩体内部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是深部找矿的新类型。矿床围岩蚀变类型较多,蚀变分带未见明显对称性,可能与热液的多期次性有关。矿床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尤其是钾长石化,可做为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总结出矿床形成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管棚注浆技术在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管棚注浆技术在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开挖参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围岩压力理论分析了公路隧道开挖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开挖高度、开挖宽度及循环进尺。总结出了合理的循环进尺及开挖扁平率,并阐明开挖方式及开挖循环进尺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围岩收敛观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测杆配合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进行隧道围岩绝对位移值的观测方法和原理,指出该监测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并能提供直观详细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