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体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分布受控于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有重要意义.泉州湾表层水体DO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D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37~8.24mg/L和2.76~7.62mg/L,两季差异主要是由于水温和DO消耗强度的变化.受入海径流和潮汐的影响,DO呈现从湾内向湾口增加的趋势,其中春季DO总体变化较小,在西南部海域的变化幅度比海湾中部至湾口更明显,而夏季反之.泉州湾的表观耗氧量(apparent oxygen utilization,AOU)与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和pH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营养盐的相关性在各潮期有异.总体而言,AOU分布在春、夏季均受有机物降解的强烈影响;夏季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其耗氧过程对AOU分布的影响大于春季;春季浮游生物活动较弱,水动力条件对AOU的影响大于夏季.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海洋局三亚海洋环境监测站2007年4月20日10时至21日11时潮汐周期内连续26个小时的三亚河入海口水文及水质同步监则资料,分析该水域1个潮汐周期内营养物质、叶绿素a变化与潮汐的关系。结果表明,盐度、营养盐、叶绿素a受潮汐的影响极为明显,盐度变化趋势与潮汐变化趋势相似,营养盐(无机氮、无机磷)、叶绿素a变化趋势与潮汐变化趋势相反。叶绿素a与潮汐、盐度、无机氮、无机磷的关系为c叶绿素a=-73.3244 0.00174a 2.284b 0.175d 0.293e,a为潮汐测量值(cm),b、d、e分别为盐度、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测量值(μg/L)。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5年3月15日和16日对廉州湾首次发生微囊藻赤潮的同步调查资料,分析廉州湾赤潮形成期间pH值、溶解氧的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和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H值具有赤潮前明显低于赤潮时的分布特征,溶解氧则与此相反。赤潮前以pH值与氧饱和度(O2%)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863),溶解氧(DO)与化学耗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834,0.830);赤潮时以pH值与盐度(S)和悬浮物(SS)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843,0.803),DO与O2%的正相关较为显著(r=0.995)。赤潮前,pH值与三态无机氮之间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趋势,其中以与NH4^ 的相关性较为显著(r=-0.842),DO则具明显的正相关趋势,但相关性均不显著;赤潮时,pH值、DO与氮、磷营养盐之间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趋势,pH值与NO3^-和NO3^-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972,-0.967),D0与PO4^-和NH4^ 的相关性较为显著(r=-0.853,-0.929)。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4年在渤海湾西南部海域进行的海洋环境调查结果,对该海域海洋水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水环境质量和营养状态水平,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自1982年以来的海洋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机氮(DIN)是该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污染较重,秋季污染最重;春、夏季基本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秋、冬季超标较多,秋季44%的站位DIN超过四类标准;海域内氮磷比偏高,营养盐结构为“磷限制”;秋季大部分海域呈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状态,冬季次之;河口等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海域内的氮、磷、硅营养盐主要来自于陆源输入。  相似文献   

5.
于2008年9月21日和2009年4月12日对北海营盘青山头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养殖区进行春、秋两季水化学要素调查与测定。结果显示,营盘青山头南珠养殖区水质良好,各水化学要素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秋季活性硅酸盐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r=0.828),无机磷与pH值、活性硅酸盐与溶解氧、无机磷与叶绿素a都有较高的正相关趋势,春季营养盐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春季N、P和秋季N、P、Si含量持平或高于浮游植物摄食的最低阈值,其中秋季Si含量丰富;春、秋两季氮磷比平均值分别为7.0和5.5,均以氮为浮游植物摄食的限制因子;营盘马氏珠母贝养殖区的无机氮以氨氮的存在为主要形式,春、秋两季氨氮所占无机氮含量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6.6%和74.4%。  相似文献   

6.
中街山列岛海域增养殖区表层营养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2010年春、夏、秋季中街山列岛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指标及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海水温度、盐度、pH、溶解氧、COD、无机氮(DIN)、无机磷(DIP)的月平均值均呈季节性显著差异。COD平均值较低,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就DIN而言大多数站位为劣四类海水,而DIP表现为大多数站位属于二或三类海水。E值表明海水基本处于高富营养状态,且富营养化状态指数中COD占优势,其次为DIN,这两者起到绝对性作用;N:P值表明调查海区的海水基本处于P限制潜在性营养;有机污染指数A值表明所调查海域海水基本处于轻度有机物污染。营养盐与盐度和pH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磷酸盐的负相关最为显著,且各营养盐之间大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飞来峡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6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库区内9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通过测定各形态氮、磷浓度,结合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和氮磷比,分析水库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结构以及来源。结果表明:(1)硝酸盐氮是氮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态,磷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态为颗粒磷和溶解态磷;(2)总氮、总磷浓度总体表现分别为丰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枯水期,氮浓度受生活污染影响较大,磷浓度变化具备面源污染特征;(3)氮、磷元素在丰水期具有同源性,枯水期输入源不完全一致;(4)对比3条主要入库河流(北江干流及滃江、连江等支流)的入库通量,枯水期北江总氮通量最大,为1 036.0 g/s,丰水期滃江总氮通量最大,为1 128.4 g/s,丰、枯水期北江总磷通量均最大,分别为85.4和70.3 g/s;(5)DIN/TP介于4.0~47.1,水库属于磷营养限制类型。  相似文献   

8.
车志伟  李刚 《广西科学》2007,14(3):296-298,302
根据国家海洋局三亚海洋环境监测站2006年冬季对三亚湾潮下带贝类生物粪大肠菌群、水质粪大肠菌群、营养盐(NO2-N、NO3-N、NH4-N、PO4-P)、化学耗氧量(COD)、叶绿素a(Ch l.a)的监测结果,分析三亚湾潮下带贝类粪大肠菌群、水质因子的水平分布特征及贝类粪大肠菌群与水质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亚湾贝类粪大肠菌群浓度与水质因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水质粪大肠菌群(r=0.968,P=0.0016)、无机磷(r=0.844,P=0.035)、无机氮(r=0.960,P=0.0023)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浓度(r=0.366,P=0.475)、化学耗氧量(r=0.394,P=0.440)相关性不显著;三亚湾贝类粪大肠菌群浓度与水质因子主要受三亚河、肖旗河的影响,贝类粪大肠菌群及各种水质因子浓度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舟山海岛潮间带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在舟山海岛潮间带的七个断面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1]对样品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营养盐(无机氮TIN、无机磷PO4-P)、重金属、石油类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水质以超四类海水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10.
于2005-2006年的枯水期与丰水期对三亚湾海域进行监测,布设了3个断面和7个监测站位,对盐度、pH、无机氮(NO2-N、NO3-N、NH4-N)、无机磷(PO4-P)、活性硅酸盐(SiO3)、油类、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粪大肠菌群等水质因子进行了现场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湾大部分监测站点的水质状况良好,优于Ⅱ类海水的水质标准;受陆源径流的影响,三亚河口、三亚港邻近的1号监测点的水质较差,主要受到无机磷、油类、粪大肠菌群的污染;营养盐(无机氮、无机磷、活性硅酸盐)、COD、粪大肠菌群受陆源物质的影响,近岸监测值高于远岸监测值,湾东侧的监测值高于西侧的监测值;三亚河对三亚湾的水质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及广西的酸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60年代起就开展了对部分地区降雨水质的测定。1982年进行全国普查的结果,我国的酸雨分布是南方和沿海地区比较严重。到目前为止,见诸报道的一次降雨 PH 值最低为2.1。广西从1981年开始监测酸雨,酸雨最严重的是柳州市,1986年柳州市的酸雨频率为95.1%,PH 最低值为3.06。我国酸雨主要是局地性硫污染所造成的。已有对金属材料、建筑物、文物古迹和农林植物造成损害的报道。大气污染(包括酸雨)引起的经济损失据估算1980年全国为40.6—53.4亿元,1985年广西为3千万元,1986年柳州市和合山市各为1千万元。酸雨对植物的直接损害阀值为 PH3.0。叶菜类比其他植物敏感。酸雨后两小时内喷水淋冼可减轻甚至完全消除酸雨的损害。加强对我国酸雨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寻求防治对策,将是一件必要而又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海水围塘养殖生态系统氮磷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连云港市宋庄镇有机海水养殖基地围塘海水氮磷污染负荷的实验分析、比较和验证研究,提出了新的计算N、P污染负荷的方法—"新化学分析法"。研究表明,新化学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且围塘海水养殖1公顷面积1个养殖周期的污染负荷分别为:混养组,氮42.1kg,磷10.01kg;单养组,氮85.4kg,磷20.6kg;同时证明海水混合养殖较单一养殖更能提高海水围塘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2010—2013年赤潮监测区的营养盐监测数据,运用富营养化评价、空间波动评价以及营养盐限制评价方法研究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时空变化,探讨该海域的营养状况以及结构特征。2010—2013年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未达到富营养化标准。硝酸盐(NO3-N)和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变异系数分别是0.10~0.21和0.11~0.24,空间波动程度在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除2011年S1站点的营养盐含量相对较高外,其余年份各个监测点位之间均差异不大;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表层海水中氮(N)、磷(P)和硅(Si)含量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4月份表层海水中各类营养盐含量相对较高;监控区氮磷比(N/P值)为28.5∶1~57.56∶1,活性磷酸盐(PO4-P)对监控区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起着潜在的限制性作用。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在4月份存在高值,为浮游植物的增殖提供基础条件,春夏季风生流对各形态磷(P)含量的补充,缓解海域的磷(P)限制,可能是近年来涠洲岛多次发生赤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华南某些含锡斑岩体的化学成分以富硅、贫钙、镁、铁、富碱为特征。其分异指数(DI)一般在90%以上,固结指数低于3,属张裂性花岗岩。根据闻广提出的含锡岩体b值在1~8之间,s值在79~84之间的看法,含锡斑岩的b值和s值均位于锡矿化区间。含锡斑岩体的微量元素以高氟、富铷、贫锶、贫钡为特征。铌钽比值近于1。稀土元素分析表明:∑REE含量较高,相对富集重稀土,铕出现显著负异常。初始锶同位素比值(~(86)Sr/~(87)Sr)_i等于0.711~0.716。说明含锡斑岩体的岩浆系由下部地壳物质重熔而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列举了1984年从北部湾45个观察站收集到的关于海水及底质砷含量的调查结果,并给出了海水及底质砷含量的分布图。砷含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口,尤其是钦州湾和铁山港。砷含量向外海递减,低位区位于近海区。海水砷含量的高低之差大约为1—5倍,底质砷含量的高低之差大约为5~10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北部湾北部海区没有明显受到砷的污染,但由于手工业污染物的影响,河口底质砷污染程度已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Matrix-bound phosphine (PH3),a new form of phosphorus,was found in sediment of Jiaozhou Bay in December 2001,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H3 in different layers of sediment with different station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PH3 concentrations are various with different layers and different stations.PH3 concentrations in the bottom layer of sediment (20-30 cm) are usu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urface layer (0-4cm) ,The highest PH3 concentration in our investigation reaches 685 ng/kg (dry),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errestrial paddy soil ,marsh and landfill that have been reported up to now,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 appa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PH3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sediment.However,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ine and organic phosphorus in the bottom layer of sediment is remarkable (R^2=0.83).It is considered that PH3 in sediment of Jiaozhou Bay is mainly produced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phosphorus in the anaerobic condition,and so PH3 concentrations are related to organic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anaerobic environment in sediment,The discovery of PH3 in sediment will give people some new ideas on the mechanisms of phosphorus supplement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 in Jiaozhou Bay.  相似文献   

18.
选取防城港湾(东湾、西湾和外湾)2010-2019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的数据,对其海水环境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DIP)、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指数法对防城港湾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变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用粉煤灰对煤矿排土场土壤改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排土场上植物稀少、植被的自然定居和生态系统的原生演替过程极其缓慢的现状,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初步探索了排土场土壤和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质地差、无任何结构、渗透性差、土壤坚实、有效水分及营养元素含量低。而粉煤灰中含有丰富的硅、磷、钾、氮等营养元素及矿物质,它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而且能补充排土场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该分析结果对矿业废弃地的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单养和混养海水实验围隔的氮磷收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养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和对虾与台湾红非鲫(Oreochromismossambicus×0.niloticus)混养海水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结果表明,投饵和施肥是围隔氮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底泥积累则占氮磷支出的绝大部分,放养的苗种和收获的养殖产品在氮磷收支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虾与非鲫混养较单养对虾能够明显提高对饵料和肥料中氮磷的有效利用率,但由于混养时投饵和施肥量较单养时多,混养与单养在饵肥料中损失的氮磷量和围隔底泥中氮磷积累量方面实际差别并不大.因此混养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养殖废水的氮磷含量,但不能彻底解决废水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