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竞争就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是智力的竞争。而培养优秀的人才,具备优秀的师资是前提。优秀的师资主要通过2种渠道来实现:外引和内培。对于前者,国内各高校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来吸引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对于后者,各高校可通过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的公派留学、推荐本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目前,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公派出国留学和研修,还有许多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国外政府设立的各种奖学金等留学渠道,等待我们去开辟。本文简要介绍澳大利亚奋进奖学金(Endeavour Scholarships)的基本情况、申请方法和执行过程,以期对高校教师出国研修提供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2014,(10):23-23
2015年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近日公布。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围绕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以国际视野引进科技人才、寻求项目合作,引导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参加山西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竞标、产业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和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重点支持范围:一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支持其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二是支持中央"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三是支持山西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外著名机构共同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四是围绕产业创新链建设相关工作,支持山西省国家公派、省筹公派回国科研人员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开展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教学在联合培养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等院校和国外高等院校之间开展了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的开展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从交际法发展而来的、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今通过介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产生、特点以及实施方法,旨在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对联合培养项目外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上海高校的公派出国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内容包括跨文化适应、个人社会资本、价值观呈现以及心理适应等方面。运用跨学科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即:(1)加强语言学习,实现跨文化思维的转换;(2)强化管理,创建特定的"议论系统";(3)引导公派出国交流生的跨文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安娜  薛朗 《世界博览》2013,(5):68-70
在国外"打黑工"、刷盘子多数是事到临头、迫于无奈。聪明的留学打工族自有丰富的选择。学生在校外打工从来都不新鲜,但漂泊他乡的留学生们打工的种种艰辛,是在国内读书的学生假期体验生活时见识不到的。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对这段生活有详尽写实的刻画。有人甚至戏谑道:此剧一出,中国出国率立马下降。简而言之,出国"打工"太辛苦,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都有大批的出国学子在抱怨打工生涯的艰辛。  相似文献   

6.
 问:我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想去国外大学体验科研活动,博士毕业后,应出国重新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出国做博士后?答:在国内读了博士,一般不应到国外再读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原因是浪费教育资源。如果你考其他学科的博士,倒是可以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再读1个博士学位?无论你将来准备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都讲究博士毕业后的“工龄”的。你读了2个博士,“工龄”还是零。和“工龄”类似的是头衔(或职称)。博士后的头衔比博士的头衔高,而如果你在国外能有固定的工作(例如研究科学家、资深工程师),对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找工作,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扩大派遣留学生,一向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央适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受到海内外的欢迎。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字,1978年至1997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累计29.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约4.7万人,单位公派约9.2万人,自费留学生约15.4万人;已有9.6万人回国。这表明,我国留学生目前还有2/3在国外继续深造或留在国外谋职,他们中的一半人是在美国。 90年代以来,每年在美国取得理工科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人数超过了中国自己授予的博士,每年从中国源源不断前往美国深造的人数依然高居所有出国留学者之首。  相似文献   

8.
海归这些年     
国庆期间,接到一个在德国读研究生的大学同学的电话,一阵寒暄之后,这位留学海外的游子关心起国内的就业状况,并问哪些行业比较热、哪些行业发展前景比较好之类的问题。最后她说,"等明年学成之后准备回国发展。"如果真是这样,那明年国内又将增加一个"海归"了。 的确,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每年有大量的人才出国"深造"、"镀金",其中有大量的定居海外,但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风景这边独好,大量的"海归"出现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海归"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科技速览     
中国把“科技园”拷贝到海外 下半年中国将在美国、俄罗斯、 新加坡建设三个高新技术科技园。这 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开设自己的科技 园。它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可以走出国 门到海外的科技园去开办公司,直接 把产品打入海外市场。 这三个国家建设的科技园区将各 有侧重。在美国的科技园是中方与马 里兰州大学合作的,这是中国产品进 入美国市场的一个基地,也是美国华 人留学生的创业基地。通过在俄罗斯 设立中国科技园区,可利用其制造业 的基础,低成本吸收俄罗斯的技术,并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3,(18):10-10
出国素质有问题,还是标准没有一视同仁?一些中国游客抱怨在国外遭遇不友好对待,但是出国旅游越来越受中国富人一^的推崇。去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了102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40%。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表示,目前中国游客是全球旅游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国副总理汪洋的活被刊登在了《人民曰报》,他指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是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机构的义务。"汪洋副总理建议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