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茶叶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研究了提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茶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 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酶法对茶叶和茶叶渣中茶多酚提取效果及口味的影响。方法:设计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茶叶和茶叶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检测茶多酚含量,HPLC法检测氨基酸含量,评价提取液口味。结果:酶法提取最佳条件为复合酶用量2.4%,料液比1∶10 g/mL,酶解pH 5.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75 min。酶法自茶叶和茶叶渣提取茶多酚产率分别为23.36%、10.38%,与不加酶相比分别提高55.94%、15.46%;酶法自茶叶和茶叶渣提取氨基酸产率分别为4.98%、3.12%,与不加酶相比分别提高20.42%、25.32%;茶叶加酶处理得到氨基酸含量高、收敛强度和苦味弱,总体接受度与氨基酸含量一致。结论:酶法可高效提取茶叶有效成分,茶叶渣可作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3.
革新与发明     
茶叶中含有防治癌作用的茶多酚、强心利尿作用的咖啡碱、日用化工中应用的叶绿素及作饲料用的蛋白质,从低档茶叶中提取这些成分,可发挥其经济效益.但现有的技术提取这些成分都是单一进行的,使茶叶中其它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技术采用两类不同性质的溶剂处理,从茶叶中将四种成分同时提取出来,能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一、利用粗老茶叶作原料,分别利用分离剂Ⅰ、Ⅱ按工艺流程1的工艺流程提取,每百克原料可提取茶多酚6.5克、咖啡碱2.26克、叶绿素0.35克、蛋白质20.5克.二、用绿茶副末为原料,分别利用分离剂Ⅰ、Ⅱ溶剂按工艺流程2的工艺流程提取,每百克原料可得茶多酚20.5克、咖啡碱4.5克、叶绿素0.45克、蛋白质22.4克.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贵州湄潭茶叶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茶叶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80℃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0min.该工艺可为贵州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据分析,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精细加工发展精细化工大有可为,以下四大类产品开发前景看好。(1)从茶叶中提取此茶素抗氧化剂。茶叶富含较多的抗氧活性茶素类化合物,通常新茶中地茶素类化合物含量为15%-18%。从茶叶中提取的抗氧化剂一般都是儿茶素类混合物,其抗氧化活性比维素E高10-20倍。目前.几条索抗氧化剂高效、无毒.一些国家正式用它替代人工会成抗氧化剂。我国茶叶资源丰富,对低档茶叶以及茶叶未。茶叶粉综合利用,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从低档烟叶中提取烟碱。烟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原料,又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杀…  相似文献   

6.
改进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提取咖啡因常用的5种方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在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提取-升华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95%乙醇回流浸取-升华法"、"将茶叶在热水溶解浸取-氯仿萃取法"、"碳酸钠水溶液热浸取二氯甲烷萃取法"、"直接升华法",作者对提取咖啡因方法进行了实际比较,发现在茶叶末中混合一定量的碱碳酸钠,会改善咖啡因的收率,增强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茶叶大国,品种、产量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但是单纯生产和出售普通茶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内、国际消费需求的变化,经常出现普通茶叶滞销现象,有时甚至导致茶农烧毁茶林。因此,必须迎合市场各方面新的需求,对茶叶进行多方位深加工,创造新品种。1 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最近20年的医学科研已经证明,茶叶中的茶色素具有防治动脉硬化等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投资进行提取茶叶中的茶色素及其它药物成分的生产。2 速沉方便茶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不希望茶叶在水面漂浮较长时间,希望茶叶尽快沉底。速沉方便茶叶的特点正是用微烫的热水甚…  相似文献   

8.
茶洗发水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茶叶中茶多酚的结构、特性、用途,比较了目前采用提取茶叶中茶多酚配制精细化工产品与直接用茶叶水配制洗发水的情况,提出了直接用茶叶水生产茶洗发水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有机化学教学中关于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的重要实验,由于现使用的《有机化学》教材中实验条件不确切,升华产物色泽不好、晶体的量很少.经过多次实验条件研究,使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蔡毅飞  商洪涛  周娟  罗金鸣 《科技资讯》2014,12(19):186-186
绿色是大学化学实验发展的方向。通过对"茶叶中咖啡因提取"实验中茶叶、提取器、回流提取方法的比对分析,得出红茶更适合咖啡因提取实验,采用恒压漏斗连续回流提取比索氏提取器提取效率大幅提高。对咖啡因提取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后,得出1 g红茶提取咖啡因的最佳回流时间、CaO用量和升华时间。经过一系列研究,将实验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用4倍于叶重体积的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20min,用2倍于提取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效果最好,其平均浸出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12.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方法,认为以茶末制成“茶砂”,用“茶砂”升华提取咖啡因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方法,认为以茶末制成“茶砂”,用“茶砂”升华提取咖啡因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茶叶副产品中含有许多有益物质,进入80年代以来,各国都开展了茶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一、从茶籽中提取茶籽油和茶皂素茶籽油是一种黄色透明的液体,具有一定的香气,在油脂分类上与菜籽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油茶叶茶多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油茶叶中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00W,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的得率为9.59%;油茶叶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为EGC和EC,无EGCG、ECG及C;儿茶素类成分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较强的总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交实验法优化咖啡因提取实验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作为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之一,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成分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学生做实验过程的观察、实验结果的思考和文献的查阅,分析了影响提取咖啡因效果的几个因素,运用正交实验的原理对这几个因素进行探索,从而优选出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最佳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用4倍于叶重体积的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提取20min,用2倍于提取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效果最好,其平均浸出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18.
生物碱和咖啡因都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药、食品和饮料工业.目前,国内生物碱销价每千克约550元,咖啡因每千克600—1000元.每千克粗茶叶可提取0.01—0.05千克生物碱,年产500千克生物碱一般可获利10万元.而日产10千克咖啡因,一般年获毛利100万元.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有些市场销路不好,甚至不宜饮用的粗茶、陈茶、茶末、老茶等,都可提取生物碱和咖啡因.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主要饮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食品和饮料已成为消费的发展方向。生产茶叶食品和饮料,一般都以茶汁为原料,以往茶汁都是从成茶的浸泡液中提取的,由于经初制、精制及再加工,工序繁多,能源消耗大,成本高,而且损耗诸多有效成分,经济效益差。因此国内外科学家都致力于从鲜叶中直接提取茶汁的研究。从鲜叶中直接提取茶汁,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在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种植,是仅次于水而被广泛消费的饮料,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它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简单介绍茶多酚的组成和性质、提取方法、用途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