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向阳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71-72,81
通过分析比较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与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原则,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筱菲 《科技信息》2010,(20):I0359-I0359,I0364
视同销售业务在会计处理上涉及到是否缴纳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其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中对视同销售含义并不是很明确,同时视同销售种类比较繁杂,又处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和新企业会计准则替代原有的规定之时,在实务操作时难免有混淆之处.本文只在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税收规定中对视同销售业务如何处理进行例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明师 《科技信息》2010,(17):I0399-I0400
视同销售行为按照税法的规定,都要当作视同销售来处理,相应的要交纳相关的税费,但在会计上,对视同销售行为的处理,与税法相比,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处理方法,文章就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更加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琼 《科技咨询导报》2012,(19):198-198
视同销售是一种为了计税的需要用于税收方面的术语,其不是一般的销售行为,具有自己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由于企业会计守则和相关税法颁布及规定所带来的差异,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还没有达成人们一致的共识,也就使得各个企业会计从事人员对视同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概念不清、把握不准,甚至出现理解偏差。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对一些视同销售的规定加以条列归纳,同时对实际操作过程中易模糊混淆的企业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说明。  相似文献   

5.
视同销售是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它并没有产生销售额,即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税法上却要作为销售行为,确定销售额并计征税款。由于视同销售行为在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中均有规定,实务工作对这两类视同销售行为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本文将对两者加以区分并结合相关规定,明确各自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希望对实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一直以来是增值税法学习中的难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比较容易混淆,准确判断一项经济业务是属于视同销售还是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在增值税法的理论学习及实际操作中都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在剖析增值税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增值税法中规定的八项视同销售行为及五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行为的分析,总结出二者判断的具体原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外捐赠按捐赠对象分为货币性资产捐赠和非货币性资产捐赠,货币性资产捐赠的财税处理较为简单,而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在税法上视同销售行为,确认收入;但在会计上是否视同销售,《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企业以自产货物对外捐赠属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一种,实务中其会计处理存在视同销售和非视同销售两种处理方式。通过对准则的理解以及两种做法的比较分析,从交易实质和财税协调的视角考虑,提出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从会计得税法角度如何分别核定视同销售行为来计算企业所得税 .  相似文献   

9.
主要阐述从会计得税法角度如何分别核定视同销售行为来计算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杨娟  贾宪威 《科技信息》2010,(29):389-389
捐赠是指一个主体将现金或其他资产无条件地转移给另一主体,或是在一项非互惠的自愿转移中清偿和免除另一主体的债务,而该主体不作为对方的所有者。将实物用于对外捐赠虽然不完全具备销售的基本条件,但税法明确规定应视同销售来处理。由于《新会计准则》未对实物捐赠的会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实务中形成了作销售与不作销售处理之争,因此笔者就实物对外捐赠的会计处理结合实例做进一步分析,认为不做收入处理更符合新准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股份支付是会计实务中的特殊业务.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都没有对股份支付可能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做出具体的规范.本文主要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份支付的所得税税前抵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相比应付税款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无论是从会计理念和会计处理方法还是计税差异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再加上该业务的复杂性及其同时涉及税法和所得税准则等多项会计准则,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疑问和困惑,本文对这些疑问和困惑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关联方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是如何利用会计原则中的纰漏,影响应纳所得税额.提出应修订相关会计原则中的条款,对融资租赁承租方的最低租赁付款额和出租方的最低租赁收款额规定一定的浮动比例.  相似文献   

14.
由于法律没有明确界定代销合同的性质,导致在现行税收征管制度的安排下,出现对代销货物行为的同一流转额既征增值税又征营业税的不符合税收法理的情况。本文在对代销货物行为法律性质辨析和税收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在《营业税税目注释》中明确规定应纳营业税的代销货物行为不包括视同买断方式的代销,以解决代销货物行为的重复征税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加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使得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价、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收入的确认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方面的处理存在差异,当企业向税务机关缴纳所得税时,必须将企业的会计所得调整为纳税所得。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已基本实现与国际趋同,趋同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但从理论角度分析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修订应是必然趋势。我国新制定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我国多数企业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办法有较大的差异,如何来解决执行中的困难,将是今后企业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使之更为有效的调节我国的收入分配并加快其国际化的进程,根据最适课税理论,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缺陷,并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倒“U”型模式并确定了最估边际税率上限和征收最高边际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从而分析得出了优化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函数,并通过将其结合我国税收实际以及进行实践分析得出其在调节收入分配和国际化程度上较原有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转让无形资产——商誉的单位和个人负有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商誉的不可辨性、不稳定性,使税务征收存在盲区。  相似文献   

19.
在销售量为随机变量的时候,本文利用标准差系数来讨论销售量、税息前收益和税后收益的波动程度之间的联系.看到在单位毛利较高的时候,销售量、税息前收益和税后收益的波动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是单位毛利降低时,就会出现异常的情况.不同的单位毛利导致不同的企业收益波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