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车载自组网的仿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载自组网是近年来无线网络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真实环境中测试和评估车载自组网的协议和应用有很大难度,因此利用车载自组网仿真工具进行研究就成为了一种很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车载自组网仿真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出发,介绍了车载自组网仿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对现有的车载自组网仿真器进行了分类,介绍和比较了典型的车载自组网仿真器,最后探讨了目前车载自组网仿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选取合适的移动模型对于移动自组网仿真非常重要.不同的移动模型对自组网的性能仿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实世界中可移动设备大多由人携带或控制,通过对现有自组网移动模型的研究比较,针对节点移动受到人自身意识和周围环境吸引的社会化特性,提出并建立了动态兴趣引导移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兴趣引导移动模型表现出移动轨迹随着时空变化的聚散现象,适合人控移动设备构建的自组网仿真.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自组网拓扑结构不断变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维持时间的移动自组网拓扑控制协议.节点通过预测邻接关系维持时间进而感知邻近节点的稳定度,调整传输范围构建拓扑结构;并且根据拓扑维持时间预测拓扑的失效时刻,自适应进行拓扑维护.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地减小网络链路通断次数和重构维护次数,降低潞由修复等开销,提高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演算的无线自组网端到端延迟上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无线自组网的服务质量(Qos),对进入无线自组网络节点的数据流进行漏桶管制,节点为数据流提供基于速率-延迟(Rate-Latency)模型的服务保障;在已有无线自组网链路吞吐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演算理论推导出了无线自组网端到端的延迟上界模型.对具有特定拓扑的无线自组网,仿真的延迟结果都在数值计算的延迟上界范围之内,表明基于网络演算理论的无线自组网端到端延迟上界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Pet ri 网在物资调运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Petri网应用于物资调运问题的建模与仿真。阐述了如何将Petri网模型同数学规划模型进行相互转化。给出了DSPN仿真器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  相似文献   

6.
费蓉  胡博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9):1751-1756
在随机环境虚拟构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马氏随机过程的时变移动对象行为仿真模型构建方法。针对随机路径网、移动对象速度可变、路径选择随机的复杂随机行为建立了新模型,在分析移动对象运动方程和时间采集关系的基础上,模型可以良好实现移动对象在二维路径网上的马氏随机游动过程。仿真数据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正确地反映移动对象的随机变化,同时对移动对象运动轨迹和时间采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色Petri网的CBTC系统列车追踪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特点,首先分析了CBTC系统移动自动闭塞下的列车追踪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并依据此追踪模型采用分昙有色Petri网(CPN)建立了两辆列车运行追踪过程的模型,仿真分析CBTC系统移动自动闭塞下的列车追踪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追踪模型能够描述CBTC系统移动自动闭塞下的列车运行追踪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Token的对象Euler网仿真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仿真策略是仿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Euler网对象建模方法,讨论了面向对象仿真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面向对象的token扫描仿真策略。这种仿真策略已经在面向对象的多媒体仿真环境SimStudio中实际应用,其正确性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
MANET双层群节点移动模型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Ad hoc网络仿真中,节点移动模型直接决定了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影响网络性能的评估."参考点群移动模型"群内部节点以一个逻辑中心为参考随机运动,而现实场景中,节点群运动时经常呈现一个群有多个逻辑中心的特点.由此提出了一种"双层群移动模型",并从物理链路和路由协议两个层面与其它移动模型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更能反映出具有双层性的群移动场景中网络的拓扑变化,更适合该种场景下移动Ad hoc网络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战术移动Ad hoc网络仿真中移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戴晖  于全  汪李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5):1165-1169
移动Ad hoc网络仿真中,节点移动模型的选取是否合适对于仿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评价各层技术方案对动态拓扑的适应性。通过对现有移动Ad hoc网络移动模型的研究比较,针对战术移动Ad hoc网络结构特点,归纳出战术移动Ad hoc网络中节点移动特征,提出并建立了战术移动Ad hoc网络移动模型。通过仿真比较得出,建立的移动模型符合战术移动Ad hoc网络作战想定,适合战术移动Ad hoc网络仿真。  相似文献   

11.
流体网络系统仿真软件THLF的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网络系统仿真软件THLF是美国ABBPAI公司开发的电站仿真软件CETRAN的主要组成部分,曾在数十台电站仿真器中得到应用。本文对THLF所采用的算法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外.并给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颖的基于生态网络计算的网络仿真平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任立红  丁永生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97-1499,1503
基于生态系统的机理,研究了生态网络系统的实现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生态实现计算的生态网络体系结构,其整体框架包括:生态网络软件平台,各种重要组成构件和生态网络结构仿真器等,同时构建了生态网络结构的智能仿真平台,开发了生态网络结构的不同软件包,该平台可用于仿真复杂的大规模的Internet网络服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作战台位虚拟仿真器可重用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布式虚拟作战台位仿真器可重用建模技术和方法,文章首先探讨了虚拟仿真器的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方法,然后采用类模板设计方法研究分布式作战台位仿真器的可重用设计技术,通过实例说明了采用本文方法设计的分布式作战台位仿真器建模环境简单方便,可重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冯勤 《系统仿真学报》1993,5(4):11-14,19
飞行模拟器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人机回路的控制、仿真系统。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与接口系统的发展。在人的视觉、声音、动感以及被模拟的飞机仪表、操纵等复杂系统的仿真需大量的接口,特别是先进的民航与军用飞机有大量的数字式综合仪表,需要通信、驱劝和在多模拟器联合的作战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5.
INS_面向k-ary n-cube的互联网模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流行的mesh、torus和hypercube等互联网均可综合成k-ary n-cube网。为分析k-ary n-cube网的性能,必须建立它的仿真模型,而传统的通用仿真工具不适合对这种互联网的模拟。本文介绍了利用事件推进法建立的互联网模拟器INS(Interconnection Network Simulator)。与其他互联网模拟器的结果比较表明,该模拟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仿真技术在中国电力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对现代化大型火电机组仿真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作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我国火电机组仿真技术从科研起步到火电仿真机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一位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进展过程,给出了我国电力仿真机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仿真器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精业  张小超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879-880,884
仿真器是仿真技术的集中体现,是系统仿真的实践表现,也是系统仿真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仿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事、交通、能源、经济和教育等领域出发综合论述了当前仿真器的研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仿真器的一般体系结构,讨论了仿真器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对仿真器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复杂系统仿真器、智能仿真器、辅助决策性仿真器以及综合、多功能、具有分布式交互能力的仿真器等概念。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与仿真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扬 《系统仿真学报》1996,8(4):8-13,25
本文从仿真器角度讨论了虚拟现实(VR)技术与仿真器技术之间的异同,并对VR技术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其仿真器技术发展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虚拟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当前关系一个企业竞争力和科研水平的CAE工程,结合雷达系统、部件、器件的应用,论述了声表面波器件CAD技术、集成电路中反应离子刻蚀(RIE)薄膜刻蚀深度的神经网络建模预测、混合集成电路(MCM)的并行工程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最终构造了一个集成化的具有数据库、仿真器、实体建模、工具接口和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NS2的P2P网络模拟平台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吴堃  戴菡  叶保留  陆桑璐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152-2157,2169
目前模拟(Simulation)在Peer-to—Peer(P2P)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者认为底层网络布局对P2P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但现有的模拟器多基于不考虑底层网络的简单模型。同时多数模拟器仅支持特定协议的较小规模模拟。上述缺陷导致使用现有模拟器进行模拟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无法满足实验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基于NS2的通用的、可扩展的P2P模拟平台NDP2PSim得以提出。该平台可为各类P2P协议的模拟提供真实且通用的模拟环境,同时实现了P2P系统的一些通用功能并以模块形式提供以便于使用。介绍了该模拟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实现细节,并模拟Freenet作为实例演示系统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