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阐述了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重要性,介绍了宽带网络的优势,为山西省广电网络向“三网合一”发展提供了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建设》2010,(3):2-2
经过近十年的徘徊,IP网络的逐渐成熟使人们再次看到融合的出现,而这一次使我们接近了融合的愿景——任何内容,任何网络,任何终端,任何客户的需要开始实现。在全球信息产业居于融合大趋势背景下,我国的电信行业和企业也正在经历一场融合与重组的大变革—信息网络向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合一”方向迈进,信息终端随之向手机、计算机和电视机的“三机合一”方向整合,业务运营向着金融业、物流业和信息业等“多业合一”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三网融合性的视频通讯系统软件,有效地解决了多类型、多通道、跨地区的信息传输问题和多种信息传输的兼容问题,形成了软终端的市场信息一体化的物联网系统平台,即"乙太三网融合平台"."乙太天下通"的新概念是服务的融合,远远超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物理网络"融合.TCP/IP协议在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TV、VOIP的应用充分肯定了三网合一的优势,技术的发展与不断更新,社会的发展表明电信网、因特网、电视网三网合一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融合已经蓄势待发.数据、语音、视讯"三网合一"系统,使企业向着网络管理视频化、运营模式数字化、服务体系零距离的战略目标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CATV、计算机、电信三网的特点和互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FC的三网合一实现方案,该方案能将CATV、电信和计算机三网融合在一起,以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详细介绍了三网合一的网络结构、系统功能业务和频谱分配.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由路由器、交换机、前端单元(HEU)和远端接口单元(RIU)组成;功能业务主要包括模拟专线业务、ISDN业务、高速Internet和数据信息服务业务、多媒体信息服务和视频点播业务、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业以及遥测服务;频谱分配为三段,即0~50MHz,50~550MHz和550~750MHz.  相似文献   

5.
从三网融合概念提出来到现在有10年的时间了,由于行业的垄断,三网融合至今尚未完成。本文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并存的三种网络即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一些基本特点,分析了三种网络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三网融合的一些技术基础以及促进三网融合的一些有利因素。现在兴起的IPTV对三网融合是有力地推动。同时也指出三网融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6.
张宇 《科技资讯》2013,(29):26-26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本文从数字电视的概况出发,探讨了三网合一技术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关于三网合一技术的建议与对策,为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娄健 《科技信息》2007,(23):251-252
讲述"三网合一"的背景和发展方向,以及现阶段"三网合一"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3C融合和三网融合——国际消费电子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C指的是计算(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ics)。3C融合即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激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通过某种协议使3C的三个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三网融合指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其中,目前以通信业务为主。“三网融合”为“3C融合”全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08,(7):2-2
据悉,目前东莞市石龙镇已初步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其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在全镇的有机结合更是开全国“三网合一”之先河,有力推动了国家信息化的前进步伐,为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延续研究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0.
闫娜  胡松伟 《科技信息》2012,(33):I0092-I0092,I0157
2010年,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包括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在内的三网融合,并发布相关文件.规划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及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计算机通讯分公司根据网络建设需求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棚户区改造的完成进行了三网融合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棚户区的创新与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及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网融合关键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宽带Ip技术、视频编码技术的相关特点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校园网发展的趋势是整合相关资源,将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预测了统一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设备网络控制系统的出现 .不同控制网络的集成化是当前控制系统网络化的主要特点之一 ,本文阐述了不同控制网络互连与集成的方法。从网络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控制系统的发展 ,更有利于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融合 ,为实现控制和管理信息一体化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邮政三网的电子邮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现有的邮政三网的组成以及三网合一的网络优势,并阐述了坚持以实物传递网(即物流网)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邮政即邮政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最后给出了电子邮政系统的一个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为例,研讨了省级规模IP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利用现有的ATM/SDH网、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以及相应的QoS技术(DiffServ over MPLS),构建的IP通信网能够承载各种电信业务,并具有高可靠性.IP网络与ATM/SDH等光网络的融合将是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汪忠华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31-32,40
三网融合的大幕已经拉开,广电网络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主体和统一的经营主体,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投入市场竞争。面对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市县级广电网络公司应认真组织完成好试点;做好人才的培训开发储备;尽快完成网络整合;加快网络双向化改造;改善服务适应竞争;创新服务业态,开拓服务新领域,做强电视产业;加强对新业务市场开发的研究;加强与直播卫星公司的合作;加强与通信企业的合作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三网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信业务的发展和网络融合趋势的进一步显现,现有传送网络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网络运营的需要,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传送网技术的一次革新,具有一定的智能特性,较好地适应了网络发展的需要,代表了现有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方向。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的重大突破,文章简单阐述了新一代光网络——ASON的核心技术,介绍了ASON的总体结构,分析了ASON的技术优势,并说明了构建一个智能光网络网络拓扑结构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CDMA2000在集群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专用集群通信网和移动公众蜂窝通信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无线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历史.简述了即按即通(PTT)集群通信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和最新动态.重点阐述了基于CDMA2000技术的新一代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原理、业务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组网、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无线专用集群通信网和移动公众蜂窝通信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无线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历史。简述了即按即通(PTT)集群通信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和最新动态。重点阐述了基于CDMA2000技术的新一代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原理、业务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组网、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扩展和网络应用技术发展的需求,另外,电信服务的发展也要求电信网能够融合计算机网的服务,这就使得电信界提出下一代网络的设想,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网与因特网的融合和发展,在因特网技术领域,与下一代网络发展相适配的是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根据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需求,未来计算机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大规模网络行为分析及其相应支撑系统、新一代高性能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基础理论、移动网络技术、语义互联网应用技术等。下一代网络的研究与未来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紧密相关,最关键的就是要研究和开发具有革命性的应用,并以此为目标,对下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分析和研究大规模网络系统的行为,从而为下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性能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动向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信息业务种类和数量需求的增长趋势,说明通信扩大建设对光纤技术发展的原则性要求,包括延长传输距离,加大传输容量,发掘利用已设光纤的潜力和设计今后应用的新型光纤,光子器件和集成的加快研究开发,以及新技术必须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等要求。介绍光纤通信新技术近年研究,实验和应用的进展趋向,包括光纤放大器,密集波分多路,非零色散光纤和高性能光子器件与集成等新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