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年1月8日,继肯尼迪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向国会发表了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按照惯例,在这个咨文中总统总要吹嘘一番国情如何良好,并且提出一个说得天花乱坠的内外政策纲领。约翰逊的这次咨文却很有些不同。它既不是一张好清单,也不是一个好药方。谈到国内形势,约翰逊不得不诉了一大段苦;至于整个国际形势,他根本没有敢碰。他在内政上也开出一堆空头支票,但拿出来的主要仍是肯尼迪的“赋税”法案和“民权法案”,新鲜东西极少。他在外交上提出的政策纲领虽有十条之多,但都是继续玩弄他的前任的两手策略,施展不出多少花招。为什么约翰逊咨文的调子这样低沉,这样气馁呢?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约翰逊的咨文自然得着眼于即将来临的总统选举。因此,如何笼络美国选  相似文献   

2.
《1964年经济机会法案》约翰逊上台以来一直大吹大擂要“向贫穷开战”,他在今年1月初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里,就以大量篇幅大谈贫穷问题,并提出了要“向贫穷开战”。今年3月16日,约翰逊正式向国会提出一个所谓“在全国范围内向贫穷开战”的法案——《1964年经济机会法案》特别咨文,作为他的这场“伟大战争”的“战表”。约翰逊在咨文里承认,“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占人口五分之一的人”辗转于贫困之中。对这些人说来,“机会的大门是紧闭着的”,他们不得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上台后第一次发表的国情咨文和预算咨文中,几次提到美国人民的贫困问题。他说,“贫困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在美国“那些收入太少以致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五分之一。在预算咨文中,他说美国存在着“长期贫困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我们几百万公民不能合理地享受生活的福利”。连约翰逊这个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也不得不公开承认美国劳动人民的贫困化,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美国工人阶级不但相对地贫困化,而且绝对地贫困化了。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一般不能得到充分补偿,他们的生活经常处在贫困之中。就工资来说,美国工资水平虽然比较高,工人通过斗争也争  相似文献   

4.
美帝国主义一貫利用“对外援助”推行其对外扩張的新殖民主义政策。1950年美国誘使泰国同它签訂“軍事援助”和“經济技术援助”两个协定之后,又于1954年把泰国拉入侵略性的“东南亚防务条約組織”,从此即一步步地把泰国变成它在东南亚进行顛复活动和进行侵略的軍事基地,变成它在东南亚发动侵略战爭的走卒。从1950年底到去年止,美国对泰国的“援助”共达一百二十三亿九千万铢。其中絕大多数是直接的“軍事援助”,即供应各种武器、訓练軍事干部、补助地面  相似文献   

5.
美帝国主义从来总是依靠政治欺骗和妄图凭借武力以至挑起战争来推行它的侵略和奴役政策的。肯尼迪政府比起它的前任来,在这方面则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更大的疯狂性。肯尼迪在上台后的第一个预算咨文中就提到,军事是外交的后盾。其后他又悍然叫嚣:“在我们这一代没有通向和平的捷径,……归根结蒂,维  相似文献   

6.
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已有一百多天了。他从肯尼迪手里接下来的是一副烂摊子,因此上任之初就是忧心忡忡,担心局面不好应付,一再呼吁“全国团结”。由于肯尼迪被刺在美国公众中造成的心理影响,约翰逊的政敌也曾宣布暂时停止对政府的攻击。今年1月8日约翰逊发表国情咨文,国内的反应还不算太坏,与此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好景不常”,就在约翰逊发表这篇咨文的第二天,巴拿马人民掀起了英勇的反美爱国斗争,给美国很大的震动。此后,世界各地接连发生一系列使美帝国主义感到头痛、称之为“危机”的问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2月份开始,美国统治集团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纷纷抨击约翰逊政府的政策。美国的  相似文献   

7.
1月4日,约翰逊发表了他就任美国总统以后的第二个国情咨文。与去年他发表的第一个国情咨文相比,这次的咨文的确有些不同。去年,约翰逊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稳定动荡不安的美国政局,保证美国统治集团内外政策的连续性。他一方面要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由于肯尼迪的被刺而充分暴露;另一方面要缓和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这种矛盾在1963年声势浩大的美国黑人斗争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今年,约翰逊面临的更迫切的问题却是:如何应付日  相似文献   

8.
年初以来,美国总统卡特先后向国会提出了一九七九年的“国情咨文”、“预算咨文”等文告。与此同时,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布朗等,也就美国外交、军事政策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从这些文告和谈话中可以看出,在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面前,美国已就它的对苏战略进行某些调整,总的看来,“守中有攻”的趋势逐渐加强了。  相似文献   

9.
被捧为軍事評论的“权威”汉森·韦特曼·鲍德温是美国著名的資产阶級軍事評論家,为美国壟断資本喉舌“紐約时报”的另一个得力骨干。从1942年以来,他一直是这家报紙負責軍事方面的編輯和“观察家”。他的专栏为“紐約时报”特稿之一,禁止“紐約时报”辛迪加对外供应。同时,鲍德溫还是“紐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政府加紧阻撓和破坏和平解决老撾问题的同时,肯尼迪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別咨文。肯尼迪是在美国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遭到一連串失敗之后破例提出这个咨文的。这說明了肯尼迪在从艾森豪威尔手里接管了“烂摊子”之后,形势越来越对美国不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肯尼迪政府更比艾森豪威尔政府多行不义,杀害卢蒙巴、入侵古巴、扩大老撾战火等等,进一步擦亮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  相似文献   

11.
战后十多年来,美帝国主义在軍事、政治、經济等方面逐步控制了泰国,使它淪为美国侵略东南亚,包圍社会主义国家的軍事基地和美国壟断資本进行掠夺的場所。特別是东南亚条約組织成立后,泰国加紧扩軍备战,成为美帝国主义干涉印度支那名国內政的积极帮凶;严重危害着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加紧扩軍备战 1950年,美国誘追泰国签訂了奴役性的“泰美經济技术援助协定”和“泰美軍事援助协定”;1954年又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今年年初向国会提出的几个主要咨文中都谈到了他的削减所得税的计划,他还在1月24日提出了关于减税和修改税制的特别咨文。肯尼迪竭力宣扬,这个计划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国的老百姓,它将“充分解放购买力”和“刺激投资”。肯尼迪的这个葫蘆里倒底卖的是什么药?它是像肯尼迪大肆鼓吹的那样一种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吗?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后不久,企圖夺取世界霸权的美国反动势力發动了“冷战”。作为执行“冷战”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國不遺余力地組成了各种軍事集团。里約热內盧公約、北大西洋集团、“美澳新安全条約”,东南亞条約組織和巴格达条約就是其中主要的几个。美国通过这些軍事集团來达到它的擴大自己的势力,包圍苏联、人民民主國家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國家的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这种政策,不独制造國际緊张局势,而且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伪装和平、积极备战的侵略政策,在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的共同安全计划的咨文中,以及许多高级官员在参院或众院的外交政策委员会上为这一计划申辩的发言中,都充分地暴露出来。积极备战的铁的证据,就是艾森豪威尔要求在1961年财政年度的对外军事援助的拨款比1960年财政年度增加。他在咨文中说:“至于军事援助,我在有待讨论的国防部预算中要求给予二十亿美元的拨款,这个数目比1960年财政年度所要求的或者所提供的数目来得多。”副国务卿狄龙在参院外交委员会上的发言说:整个共同安全计划“要求的数额为四十一亿七  相似文献   

15.
美帝国主义的軍事头目泰勒又一次来远东活动。对于泰勒,亚洲人民并不陌生。他曾經担任侵朝美軍第八軍軍长,是中朝人民的手下敗将。肯尼迪政府上台后,由于他对侵略战爭有經驗,大受賞識,被任命为总統特別軍事顾問。美帝国主义大肆渲染的以鎮压民族解放运动为目的的“特种战爭”,就是由他来画謀献策和具体执行的。一年之前,他曾到南越,亲自部署了大規模屠杀人民的“不宣而战”的战爭。最  相似文献   

16.
2月16日,艾森豪威尔在美国国会中提出了1961财政年度的所谓“共同安全计划”的咨文,要求国会拨出“援”外款项四十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其中军事“援助”二十亿美元,经济“援助”三十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这笔款项比上一财政年度美国国会批准的“援”外拨款增加九亿五千三百多万美元,其中军事“援助”增加七亿美元。这篇咨文又一次证实了美国今后要继续玩弄和平花招来掩护积极备战的阴谋。艾森豪威尔直认不讳,美国的做法应该是,在进行谈判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不事声张地、耐心地”扩充它的军事力量。他竭力鼓吹要使帝国  相似文献   

17.
軍事利潤是垄断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帝国主义疯狂地推行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的情况下,美国垄断資本大发战爭橫財。特别是近年来,每年都有数以百亿美元計的軍事利潤,源源不断地流进大老板的荷包里。軍事利潤早已成为美国垄断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自从艾森豪威尔8月8日在他向国会提出的特别咨文中,悍然宣布他“已经命令各军种就军事部队的准备状况和地位采取一些实际措施”以积极准备战争后,美帝国主义的全面扩军备战活动进入了空前的紧张阶段。新当选为下届美国总统的肯尼迪,更不止一次地叫嚣要在他上任以后用更大的力量推行扩军备战政策。美帝国主义这样张牙舞爪,并不表示它的强大,而是表明在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下,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不断遭到挫败,另一次新的经济危机又紧紧跟随,因而狗急跳墙,作疯狂的垂死挣扎。  相似文献   

19.
新任苏联国防部长的罗季昂·雅科夫列维奇·馬利諾夫斯基元帅1898年出生在敖德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像他同时代的無数农村青年一样,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發时,他被征入沙皇軍队,后来被派遣到法国去,和英、美的軍队一同作战。可是他所关心的不是什么“协約”帝国主义的利益,而是自己祖国的命运。十月革命的炮声响了,他回到祖国,站到工农紅軍的行列中,为苏維埃政权同白匪軍队作战了. 1926年他参加了布尔什維克党;不久就到伏龙芝高等軍事学院学習,1930年毕業——这为他作为一个优秀的苏联軍事人員打下了基础。在偉大的衛国战爭期間,他建立了許多卓越的功勛: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二月,日本社会党国会議員岡田春夫在日本国会揭发了日本“防卫厅”制定的“三矢計划”。五月三十日他进一步揭露这个秘密軍事作战計划的新材料。这一計划赤裸裸地暴露出日本軍国主义妄图依附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爭、称霸亚洲的野心。“三矢計划”是日本“防卫厅”在美国政府指使下于一九六三年六月举行了八天极端秘密的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