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薛治亚 《广东科技》2008,(14):106-108
随着电力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深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危害越发突出,我局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多次遭受到雷击,造成设备损坏、通信中断、系统退出等情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和供电局变电站的情况,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湘波  刘飞 《广东科技》2010,19(24):167-168
针对变电站的防雷现状,分析变电站二次系统遭受雷击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二次设备防雷防护措施,并成功对110kV楠竹山变电站进行了二次设备防雷改造。  相似文献   

3.
针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分析了雷击发生的原因及危害。以楚雄双柏变电站的防雷现状为例,分析存在的雷击干扰和损害。提出了对二次系统防雷的具体改造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变电站大规模应用变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大量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本文通过分析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通道、站用电源、二次电缆的过电压来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电源系统进行四级保护等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益剑 《科技资讯》2009,(34):90-9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一门自动化领域内的分支技术,其内容正在不断成熟和完善。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是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电网建设和调度管理的发展方向。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要求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文章对我公司变电站监控系统受雷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伟 《科技资讯》2011,(35):90-90
阐述了变电站遭受雷击的原因和分类,分析了变电站的防雷设施现状,进而提出对变电站的防雷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通过保护变电站来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保护电力系统的设备,全方位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更好的为人类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7.
吴春玉 《广东科技》2009,(16):174-176
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提出了"低残压、全保护"的安全防雷理念,力求"线路和空间两个干净",在强调现有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接地和屏蔽的重要性的同时又突出现代防雷设备在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上的应用,措施有效,提高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的防雷水平,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张靓  陈翔 《科技资讯》2009,(34):79-7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微机型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它独特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研究和解决雷电对变电所二次设备的危害已刻不容缓。分析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备遭受雷击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500 kV变电站二次回路系统的防雷措施和弱电设备防雷产品的技术参数,并对雷击电磁脉冲入侵弱电设备的雷害机理进行了讨论,给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防雷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郁 《科技信息》2009,(29):I0634-I0635
江门地区平均年雷暴日高达78天,属雷暴天气频繁地区,而同时由于配电变压器分布点多面广,布点地形复杂,虽然我局已采取多种常规的防雷措施.但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故障的问题仍然突出,对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安全运行影响很大。因此采用更为先进的防雷技术,不断加强配变的防雷水平.对于防止雷击对配电变压器的危害、提高供电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常规配电变压器防雷性能不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型Yzn11联结防雷变压器、附加防雷绕组防雷变压器、内藏避雷器型防雷变压嚣等新设备的应用,对于配变防雷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实现无人值班后,分析比较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二次设备遭雷害的实例,以及实现变电站二产供销设备防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方超 《科技信息》2011,(1):358-358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主要介绍县级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方法,微电子器件耐雷水平,新型防雷器件TVS管的特性,过电压保护器的四级保护,防雷接地与屏蔽的有关要求,防雷综合措施及其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伍星 《广东科技》2007,(5):156-157
随着我市的经济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远远高于低矮建筑物。又由于高层建筑内设备和线路密集,雷电对这些设备及线路的破坏威胁也大大增加,经常有各种高层建筑遭受雷击损坏的报道。如何解决好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问题是摆在广大建筑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人参与过多项高层建筑防雷工程,在防雷系统组织施工中,将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组成统一的防雷接地系统,提高建筑物防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发生雷击时,变电站电气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据此,分析了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强度、入侵途径,提出了在变电站应采取的防雷保护措施,以确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常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宋道勋 《广东科技》2008,(22):123-124
近年来,随着微机化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已经逐步成为主要选择。然而,微机自动化设备对电磁环境十分敏感,保护它们不受系统操作电磁冲击和雷电过电压的影响,确保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成为这类变电站重要的技术课题。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为例,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电压及防雷保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的稳定与可靠性,分析了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选型及定货、电磁干扰、防雷、通信速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应用表明,提出的措施可行,提高了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的稳定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正>雷害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因缺少针对性,其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配电线路传输距离长,架设地形比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通常通过加强线路绝缘水平和在连接配电设备处安装避雷器来防止雷过电压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雷电流无法正常泄放,从而引发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戴建波 《广东科技》2012,21(13):98-99
随着信息化电子技术及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实现了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和普及。含有:数据传输、网络通讯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场所的增多,采用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这些微电子设备运行灵敏度高,耐压能力较低,很容易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入侵。导致雷电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根据信息网络系统防护措施,从外部防雷到内部防雷、SPD的安装及信息网络系统综合防护等方面进行防雷技术的防护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声锦  郑栋栋 《海峡科学》2012,(8):18-19,22
水文站由于位于河边、湖边等易遭受雷击的地方,在现场检测中发现水文站信息控制系统及其设备经常遭受雷击损坏.本文针对水文站防雷装置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该站的建筑特点和系统特性,因地制宜提出综合防护措施,使雷电危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做好防雷工作,是确保图书馆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建筑、电子信息设备遭受雷电入侵的途径和雷击灾害原理,结合当前国内外防雷手段,提出了图书馆具体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