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系统恢复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负荷恢复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系统恢复过程中负荷对电力需求优先级的不同,将电力系统的负荷恢复问题建模为多约束条件的组合优化问题,并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在选择策略中采用稳态策略、精英策略和重叠种群策略,提高了遗传算法搜索的遍历性并使算法具有群体爬山性.将各种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偏序关系来处理负荷恢复中的约束条件.求解的过程满足了系统的约束条件,不会出现系统的越限.算例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以攀枝花为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目前的植被退化状况,以及植被恢复的进展与难点,而菌根技术对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难点(气候干旱、土质差)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内存数据库中,由于内存的易失性使得数据库的恢复较为复杂,而恢复过程涉及到I/O操作,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很大.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日志服务器的内存数据库恢复系统,日志服务器能有效地减少内存数据库记录日志和检查点的开销;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日志记录过程和恢复算法;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如脏页缓冲、检查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对典型灾害考察的基础之上,基于韧性城市视角,揭示了震后城市结构异化这一现象。基于城市恢复的基本过程,提出了城市系统社会影响因子这一关键指标,进行了地震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耦合研究,从而进一步修正了城市系统韧性度量的评价方式。最后,以Agent模型为基础,量化研究了对于决定城市系统社会影响因子这一指标的人口再分布问题,通过定量的方式研究了防灾教育、地震烈度和震后人群信息沟通效率对人口短时再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例排查闭式水压力波动的典型案例,根据可能造成压力波动的原因逐条进行排查,并发现了闭冷水用户的异常情况,及时消除并恢复了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6.
闫玉春  唐海萍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5):2008546-2008551
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围封(ER)与持续放牧(GD)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围封后植被、土壤特征的恢复状况,揭示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固碳潜力及其生物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退化变型——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经过18a围封,其植被和土壤特征得到明显恢复,地上组分总生物量是持续放牧草地的2.69倍,0—40cm土层中根系总生物量是持续放牧草地的1.55倍,表层(0—10cm)土壤粘、粉粒含量比持续放牧草地分别增加617.1%和394.7%,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为持续放牧草地的2.84,2.44和2.27倍,土壤容重比持续放牧草地降低了10.60%.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长期过牧下的冷蒿草原恢复为以羊草为优势种的原生群落类型将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在恢复过程中其地上植物组分、根系和土壤(0—40cm)的固碳潜力可分别达到65.58,241.77和2176.19g·m^-2,其植物——土壤系统总固碳潜力可达到2483.55g·m^-2.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的灾难恢复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是指能引起数据丢失和操作故障的一切有害事件。通过建立分布式远程的网络备份体系,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和管理,可以在灾难发生时,快速通过网络备份系统进行数据的恢复。网络备份系统是典型的分布式任务管理系统,具有安全、快速地数据传输、分布存储能力。基于网络的远程备份/恢复系统完成并实施后,将有效地保障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灾难进行有效地、快速地恢复。  相似文献   

8.
连铸生产过程结晶器液位系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和模型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设计了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通过对结晶器液位系统模型分析,得到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设计出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可对未知扰动的观测结果作出实时估计和补偿,由此设计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数字仿真实验表明,结晶器液位系统中,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波动幅度较小,恢复平稳时间短,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比传统PID控制具备更好的抗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典型航空制造企业业务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灿  马智勇 《科技资讯》2014,12(25):37-39
通过对典型航空制造企业业务过程、活动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典型航空生产企业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过程模型,其中主要介绍了生产设计系统,同时采用IDEF建模方法,用BPWIN4.1建模工具建立其功能模型和过程模型,运用建模分析方法对企业业务过程的进行了优化和改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银行自动柜员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数字化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重点讨论了监控系统在数字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系统的实现方法、设计原则、功能、数字图像存储方法等.希望通过系统的实现,使之成为数字图像研究与实际系统相结合的典型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11.
韧性电力系统旨在应对电力系统的极端事件,高效的故障恢复是提高配电网韧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配电网的韧性,提出了基于载荷均衡的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首先,相邻馈线终端单元根据故障恢复区负荷、相邻馈线容量及负载率,计算各相邻馈线完成故障恢复后的负载率期望值。然后,各相邻馈线终端单元均以该期望值为目标,分别完成各自的故障恢复路径。最后,根据各相邻馈线的故障恢复路径形成故障恢复区的故障恢复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各馈线载荷均衡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而快速地实现故障恢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启发式搜索和模糊评价算法的配电网故障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的供电,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搜索和模糊评价的配电网故障后多目标快速供电恢复算法。算法首先从寻找有效的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开始搜索供电路径,通过潮流计算剔除不符合系统运行约束的开关组合。将恢复步骤分为自馈线恢复、整区恢复、分区恢复、转移负荷恢复和切负荷恢复,考虑了开关操作次数和用户优先级别,得出初始供电恢复方案。然后,引入模糊评价,从最少开关操作次数、负荷转移量、馈线容量裕度和最大电压降4个方面衡量候选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其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加权值的大小选择最佳的供电方案作为最终的方案。最后,算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恢复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滩侵蚀问题展开了包括滩肩补沙和离岸潜堤在内的海滩修复工程.为评估工程效果,采用Delft3D软件建立了山海关海域的泥沙输运和海床演变模型,使用2015年至2016年的实测资料验证模型.基于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工程海域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引起了近岸区域泥沙浓度的减小,减小幅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工程建设前工程海域的侵蚀较为严重,工程的建设大大减小了近岸海域的冲刷深度,有效地保护了工程岸段海滩.工程后冲淤变化幅度第1年最大,然后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4.
以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图像恢复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神经网络解决降质图像恢复问题. 从Toeplitz循环矩阵和模拟退火算法等二个方面对该算法进行改进,使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大大降低,同时提高了图像的恢复效果. 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对于降质图像恢复是有效的,比传统的逆滤波、维纳滤波方法具有更好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促进边坡生态恢复,引导设计和解决人工植被恢复技术难题,分析边坡植被恢复的特点与难点,论述了边坡植被恢复限制因子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边坡植被恢复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对限制性因子进行了赋权和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是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立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确定边坡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以及优先顺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建群植物种类,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所面临的挑战是理解和利用植被演替理论来完成并加速恢复进程.植被演替理论是指导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对植被演替理论的发展、在生态恢复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应用、植被演替的研究方法及趋势进行了综述,旨在启发...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负荷均衡数学模型,提出了以配电线路负荷均衡为目标的供电恢复软件的设计方法.该软件从配电自动化、配电网生产管理等自动化系统获取配电网运行数据和参数数据,通过在线计算故障关联区域的负荷均衡,提供供电恢复方案.将该故障恢复软件应用于KH-8000P主站系统,可使计算得到的供电恢复方案在主站系统的人机界面上显示,为调度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网格状结构波分复用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WDM)光传送网中增强网络生存性的两种恢复策略 -链路恢复和通道恢复。讨论了遗传算法 (geneticalgorithm,GA)的原理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恢复的网络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指出在链路波长数受限条件下 ,其优化问题是一种 NP- Hard问题。以该模型为基础 ,利用遗传算法对一个大型格状 WDM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 :对于该网络 ,采用链路恢复方式可使得网络资源利用率达到 6 4 %,证明了恢复方式在格状网的资源利用率方面较保护方式和自愈环方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突变理论是研究客观事物过程由渐变引起突变的一种有效的新兴系统理论与方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方法的接近程度,用来评价生态系统恢复状况.针对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建立了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运用ENVI4.2、ArcGIS9.2、MATLAB7.0等3S技术平台对长汀县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总体较好,80%的流失区都可恢复到Ⅲ级以上(含Ⅲ级);(2)对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盖度;(3)突变级数法和生态恢复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采用了突变级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也反映了南方红壤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更为科学地揭示了生态系统恢复变化过程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20.
华北石质山区植被恢复是当前植被恢复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华北石质山区概况和存在问题,根据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华北石质山区植被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