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确定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的最小需求间距,分析了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出口间距过近路段的交通事故特征,分别从隧道出口驾驶人的"明适应"、驾驶人对立交出口位置的识别、完整认读标志并操作的需要等方面,对需求距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保障安全需要的最小间距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二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的极限最小间距不宜小于600 m,一般值宜大于800 m。  相似文献   

2.
香山隧道是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太湖度假区连接线的重要节点工程,受寿山路立交匝道深入隧道、进口下穿废弃采石场、出口下穿公墓区、地质条件复杂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隧道设计及施工面临众多难题.通过对隧道进出口变截面结构设计、超浅埋大偏压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方案、采石场落石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针对性设计,得出了安全、合理的隧道设计参数及方案,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并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萧少玲 《科技资讯》2010,(11):63-63
随着中山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内的立交以及下穿隧道的增多,隧道排水这个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政建设当中。本文以作者的实际工程为例,对车行隧道的排水设计,特别是雨水泵站的流量计算、设备选型等作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4.
新建立交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新建立交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采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试验系统对立交隧道进行三维物理模型试验。对既有隧道2个剖面的围岩压力、围岩内部位移及支护内力进行全程监测,通过分析得出:既有隧道Ⅰ剖面围岩压力受到的影响较大,Ⅱ剖面围岩压力受到的影响较小,各监测点的围岩压力基本处于减小状态,拱底围岩的稳定性降低;拱顶和拱腰围岩内部位移表现为拉伸变形,且拱顶处的变化值远大于拱腰处的变化值;既有隧道支护轴力变化的最终值基本为增加,支护弯矩变化的最终值都为减小;0.25D立交间距下既有隧道的围岩压力、内部位移及支护内力受新建隧道的影响较大,建议将立交隧道的立交间距控制在0.5D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城市快速路立交出口安全风险防控,提升城市道路整体安全性,对快速路立交出口风险水平进行预测,并探究运行状态、控制设施、道路属性、天气等因素对立交出口安全风险的影响.基于导航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以交通秩序指数作为事故替代指标,采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交通秩序预测模型,并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SHAP...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苜蓿叶形互通立交进/出口的车辆运行过程,修正驾驶行为假定,在3座立交上开展了实车驾驶试验.利用车载航姿测量系统采集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小客车连续行驶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基于行驶速度变化特征将环形匝道连续行驶过程划分成了5个阶段,分析了立交进/出口区域的纵向驾驶行为特征,确定了减速长度和加速长度的起/止点分布.结果表明:在立交出口,第85百分位减速起点位于交织段,终点位于分流点之前,还有不低于15%的减速行为在分流鼻后结束;在立交进口,驾驶人在合流点前观察主线交通流,普遍采取减速操作并持续至加速段、渐变段甚至交织段.不同驾驶人减速行为的分布区域存在交织,导致车辆间出现纵向冲突,增加了事故风险.立交出口的减速长度主要分布在30~60 m,第85百分位减速度为0.55 m/s~2;入口区域的减速长度主要分布在20~60 m,第85百分位减速度为0.63 m/s~2;匝道坡向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修林 《工程与建设》2007,21(4):565-56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互通立交呈现出密集化的趋势.两座或以上互通立交的组合设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安庆至景德镇高速公路上的大渡口互通立交为例,论述互通密集区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朱圩子互通立交枢纽是连云港-霍尔果斯、北京-福州两条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相交叉的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地方干线公路网相连.该立交是安徽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互通立交,属系统性互通立交.其设计受到特定的路网规划,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等条件的限制.立交总占地105.7hm2,设有大桥7座、中小桥11座.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该互通立交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给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一种互通式立交路线视距计算方法,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相关视距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线形视距指标计算公式,获得了基于不同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设计速度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值和圆曲线最小半径值等视距指标,可供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人员在计算互通式立交参数和设计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数据流通不畅、协同设计程度低等问题,实现互通立交设计阶段的线形设计与结构计算之间的数据交互,以LISP语言作为媒介,对VB程序与互通立交EICAD设计系统程序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图元非几何属性的扩展和外部数据库的建立等方式进行互通立交的EICAD线形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最后,以彰武东互通立交项目为例验证了软件二次开发的有效性.结果表明:VB与LISP语言相结合可有效解决程序间的内嵌融合问题;VB数据交换程序能够实现线形设计软件EICAD与结构计算软件MIDAS之间的数据循环流通,解决互通立交设计阶段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交互问题;软件的二次开发在互通立交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