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症是英语学习及翻译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痼疾。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译者缺乏对原文文化的了解,受传统的应试教学影响及其对原文理解不透彻。为了克服翻译症,译者必须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的修养、拓宽知识面;加强翻译实践、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等。  相似文献   

2.
王长羽 《科技信息》2012,(34):491-492
语境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但能使译者准确理解源语言材料的意思,还可以帮助译者重组译文的语言和结构。本文分别讨论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三类语境与翻译的关系,希望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减少对原文的误读.以便尽可能确切地翻译好原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旅游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诱导行动。提出译者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对原文进行动态取舍,并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认为介绍原语文化、社会风情的旅游资料多采用直接翻译的阐释法为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字面含义大致相同和译者介入的透明性,视译文为原文的复制品、派生物,导致轻视译者的地位.现代翻译理论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活动,它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的积极参与,而译者作为原文文本的特殊读者和译本的创造者具有双重身份,他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创作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文的接受程度,因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会芳 《黑河科技》2003,(4):131-132
翻译本身是译者对原文的再创造过程,受译者对原文语言社会背景,作者及其创造目的了解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受译者本身所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及目标读者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将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翻译过程出发来分析翻译作品的历时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交际意图,译者自身素质和社会时代背景等因素使翻译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翻译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多维转换程度因素和译者素质因素是影响翻译作品的忠实性的主要因为.  相似文献   

7.
马静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3):71-72,91
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文化意义的再现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所以译者应该在分析原作的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义为基本原则,全面衡量各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对原文文化意义的再现.  相似文献   

8.
从翻译伦理中译者伦理角度探讨了江西主要旅游景区存在的翻译质量问题,认为译者的专业素质、对原文和读者的负责态度及对翻译任务的责任感是保证旅游翻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口吻是一个难以捉摸却又实实在在的翻译元素,往往给译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成功的译者既能准确识别原文的口吻,又能将其于译文精彩再现。口吻的翻译应该引起译界更多的注意和思考。口吻是译者不可忽视的言外之意,准确识别原文口吻是口吻翻译的前提,同时,恰当处理原文口吻,发挥译文优势,化隐为显,变模糊为具体,译文当会超越原文。  相似文献   

10.
口吻——译者不可忽视的言外之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吻是一个难以捉摸却又实实在在的翻译元素,往往给译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成功的译者既能准确识别原文的口吻,又能将其于译文精彩再现。口吻的翻译应该引起译界更多的注意和思考。口吻是译者不可忽视的言外之意,准确识别原文口吻是口吻翻译的前提,同时,恰当处理原文口吻,发挥译文优势,化隐为显,变模糊为具体,译文当会超越原文。  相似文献   

11.
《沁园春·雪》英译文的关联翻译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恒元先生翻译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英译文在文化缺省的处理、美学情感的传递和深远意境的再现三个方面体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某些特点.译者使用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文化缺省问题,较好地把握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美学情感的传递方面,译者基本反映了原文的风格和比喻的诗歌效果;在叠字、联绵词、数量词、颜色词和领字等翻译方面,译者比较准确地理解了原文的浪漫描写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译者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主体,他的活动在服从客观现实条件的同时,以多种形式显示其主观能动性。译者的文化态度、翻译动机、审美倾向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和生命力。在探讨译者主体性内涵的基础上。着力分析译者主观能动因素在林语堂和许渊冲《水调歌头·中秋》两种译文中的体现形式,进而指出译文是原文生命力的延伸,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他对原文文本的解读方式和表达形式。译本研究有必要将译者主体性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静燕 《科技信息》2009,(17):191-191
想要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文的风格,忠实性和译者的创造性是英汉互译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如何让两者达到平衡成为英汉互译中的难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既为译者制定出了目标,同时也给出了翻译时应有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原语中心论的影响下,追求完全与原文“对等”的译本的极端客观主义思想长期占据翻译理论话语的中心位置。因此,误译常常被一概斥为“劣译”,成为译者受到责难的原因。随着国内翻译研究范式的逐渐转变,译者主体性成为译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误译,特别是译者有意的翻译策略导致的反映文化因素的误译也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乡土小说《浮躁》英译本中出现的部分文化误译的分析,探讨了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以及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罗俊  吴嘉平 《科技信息》2013,(18):158-158
文化缺省是指原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双方所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学作品的文化缺省会造成文化信息损失,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偿。本文结合夏延德教授和柯平教授的翻译补偿策略,从注释法、增益法、释义法和归化法等手段来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6.
理解是翻译的一个积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是一项双语活动,译文是两种语言和文化转化的结果,是译者思想和言语活动的产物。它不是对原文简单的翻版,而是一种审美过程,它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不同的方面。正确的理解原文对翻译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翻译的一个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徐兰兰 《科技信息》2010,(31):198-201
风格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译本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在译者主体性理论关照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姚乃强《红字》译本的风格在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层面的传达。通过分析发现译本的风格与原文风格基本和谐一致,于是原文的风格得以在译文中重塑。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译者尽可能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译文更好地体现了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的价值观和对目的语的把握能力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受译者主体性的直接影响,这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和审美再创作的过程中。赵元任先生选择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作品的偏好,这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偏好影响其对译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赵元任充分发挥了其主体创造性,再现了原文中诗歌、文字游戏等的语言美、形式美,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主导。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其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再现原作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联—顺应语用翻译模式,是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的翻译过程。该语用翻译范式指导下的苗族文化翻译,要求译者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通过恰当的语言编码形式重现原语文本的文化因子,确保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苗族文化认知达到共享与体验的可能。调查研究表明:关联—顺应翻译模式的解释力,在于译者获取足够语境效果的基础上选择顺应于读者的语言来实现交际,而这种选择的可接受性取决于翻译策略的调整与择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传统理论强调"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完全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受众传递中国的经济文化信息,从而使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译者可根据这一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保证顺利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