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西南地区常见植物麦冬在纯土、沙土、沙土粉煤灰基质中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并讨论了不同流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冬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的基质中对各污染物指标的净化效率都较好.在相同流量下,麦冬人工湿地在沙土粉煤灰系统中对城市生活污水的TP、CODcr、NH4^+-N和浊度的净化效率最佳,在沙土系统中对城市生活污水的TN的净化效率最佳,在纯土系统中对各项指标的净化效率相对较差.当通入污水的流量为1L/d时,达到最佳净化效率,流量为3L/d时净化效果相对稳定.由此,考虑到与实际应用相联系,麦冬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流量可选择3L/d,在考虑人工湿地基质时可选用沙土粉煤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西南地区常见植物麦冬在纯土、沙土、沙土粉煤灰基质中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并讨论了不同流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冬人工湿地系统在不同的基质中对各污染物指标的净化效率都较好.在相同流量下,麦冬人工湿地在沙土粉煤灰系统中对城市生活污水的TP、CODcr、NH4^+-N和浊度的净化效率最佳,在沙土系统中对城市生活污水的TN的净化效率最佳,在纯土系统中对各项指标的净化效率相对较差.当通入污水的流量为1L/d时,达到最佳净化效率,流量为3L/d时净化效果相对稳定.由此,考虑到与实际应用相联系,麦冬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流量可选择3L/d,在考虑人工湿地基质时可选用沙土粉煤灰.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平式水培植物净化床,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探讨水培水稻系统对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104 d的水培期间,水培水稻系统对污水中的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对TN去除率最高达85. 7%,在整个水培周期内,因水稻吸收作用、沉淀作用、微生物及其他作用对T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17. 7%,4. 1%和78. 2%;该水培系统对TP去除率最高达73. 9%,在整个水培周期内,因水稻吸收作用、沉淀作用、微生物及其他作用对T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32. 9%,7. 2%和59. 9%。在水培水稻净化系统中,微生物及其它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最大,植物吸收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次之,而沉淀作用对氮磷去除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3种植物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的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植物——水葱、香蒲和美人蕉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以下简称泰达)高含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体中污染物COD、TN、NH3-N、NO3 -N、TP、PO4-P的净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随HRT变化范围如下:COD的去除率14.47%~45.09%;TN的去除率为25.50%~71.00%、NH3-N的去除率为39.96%~82.47%、NO3-N的去除率为27.21%~74.41%、TP的去除率为38.91%~90.01%、PO4-P的去除率为38.55%-92.01%;水体中TDS含量在4500mg/L左右对植物及其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没有影响;植物系统的出水pH均比进水的低.HRT相同,水葱、香蒲对磷的去除率较美人蕉高,其原因是因为水葱、香蒲是以湿地方式种植,而美人蕉是水培方式种植,前二者由于土壤的对磷吸附的等作用从而导致磷的去除率较后者高,3种植物对其它污染物去除率基本相.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现状,选取6种水生植物进行水质净化试验,为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参考.通过人工模拟受污染水体水质,采用静态水培的方法,对富营养化指标氮的测定研究六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模拟污水中不同浓度氮的净化效果,六种水生植物包括菖蒲(Acorus calamus)、美人蕉(Canna indica)、大藻(Pistia stratiot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单一水生植物试验中,菖蒲在高、中浓度氮水体中TN去除率和去除贡献率均最大,去除率依次为99.80%、97.82%,去除贡献率依次为82.34%、97.56%;美人蕉在低浓度氮水体中TN去除率和去除贡献率均最大,依次为96.60%、95.23%.组合水生植物试验中,高浓度氮水体中金鱼藻+菖蒲+大藻组合水生植物对水体中TN的去除率和去除贡献率均最大,依次为97.20%、81.86%.中浓度氮水体中穗花狐尾藻+菖蒲+大藻水生植物组合水生植物对水体中TN去除率最大为99.19%,金鱼藻+菖蒲+凤眼莲组合水生植物对水体中TN去除贡献率最大为97.75%.低浓度氮水体中穗花狐尾藻+美人蕉+凤眼莲水生植物组合水生植物对水体中TN的去除率和去除贡献率均最大,依次为98.67%、95.33%.净化效果最好的植物类型为挺水植物,其次为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选择的6种水生植物对TN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治理含氮污水时可结合实际考虑采用,为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两套水培植物净化床装置,以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培空心菜净化系统和水培莴笋净化系统对污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速控制在13.5 L/h,HRT为1 h,装置连续进水运行时,在水培期间,水培空心菜系统和水培莴笋系统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分别为11.2%~62.4%和27.8%~56.2%,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71.8%和0%~63.3%;水培空心菜系统和水培莴笋系统对TN的每日净去除量范围分别为832~3 411 mg和349~5 368 mg,对TP的每日净去除量范围分别为9.7~372.8 mg和0~281.9 mg。在秋冬季节,水培莴笋系统较水培空心菜系统对TN有更好的去除效果,且对TN,TP去除效果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空心莲子草和三棱草进行漂浮栽植,分别研究了他们在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方式下对低、中、高3种盐度的海岛含盐河道水质的生长状况和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种种植方式下的植物都在3种盐度中正常生长,且在低、中盐度水中的生长状况均优于高盐度的。2种种植方式下2种植物都能有效净化海岛高含盐水质,其中对NH4+-N、TIN和PO4^3-P的去除率均以单独种植空心莲子草的去除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2.86%、31.20%和37.50%。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对洱海湖滨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植物碎石床人工湿地和湖滨带湿地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湖滨地区2.77Km^2示范区农业非点源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碎石床人工湿地系统对示范区生活及禽畜养殖污水进行处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在高水力负荷(62~103cm/d)条件下,各湿地出水水质较好。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97%、50%~87%和78%~94%;对COD、TN和TP去除量分别为10.6~140.2、0.9~104.3和0.27~3.3(g/(m^2.d))。试验示范运行结果还表明,湖滨湿地对减少农灌排水及降雨径流水体中氮和磷的负荷、消耗营养物质并截流水土流失中的泥沙具有极好的去除效果。对SS、NH4-N、K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7%~81.8%、60%~68.9%、53.8%~57.7%和76.5%~84.5%。对有机物也有明显降解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人工湿地是一种适合应用于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工艺方法。具有基建费用低,运行成本低,维护技术低的技术特点,因此,在洱海流域地区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选取菖蒲、狐尾藻、凤眼莲、睡莲四种水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下,对采集的富营养化污水进行水培试验,研究单一和组合植物在污水中的长势情况及NH~+_4-N、TP和COD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通过36d的水培试验,单一植物中狐尾藻对NH~+_4-N和TP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效率大小为狐尾藻凤眼莲菖蒲睡莲;组合植物中狐尾藻+凤眼莲对NH~+_4-N和TP的去除效果均最佳,净化效率分别为84.7%、60.95%;菖蒲+凤眼莲对COD去除效果是最好的,净化效率达到85.74%;相比于单一组分,每种植物的增重率均有所下降,说明混合培养中,不同植物的长势会受彼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将6种供试植物栽培于舟山护城河所采集到的城市景观污水中,研究其抗逆性、净化能力和管理难易3个方面的特性,30 d的试验结果表明:青叶碧玉、绿萝和美人蕉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其中青叶碧玉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比较适合大规模应用于人工浮床技术处理舟山市的城市景观污水。  相似文献   

11.
 根据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废水反应效率的影响机理,增加温度能明显促进反应速率,降低压力可以减小反应器壁厚、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减缓腐蚀。通过实验研究了在水的过热近临界区域对废水氧化处理的可行性。选择焦化废水、青霉素废水、造纸厂废水、丙烯腈废水、TNT 废水5 种较难降解的典型有机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实验。实验温度为420~530℃,压力为21~26MPa。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压下随着温度增加,5 种典型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净化率都迅速增加;在恒温下随着压力增加,5 种典型废水的CODcr净化率只稍有上升;随着温度增加,不同压力下系统反应出水CODcr 的差值和净化率的差值都在逐渐减小。在温度520~530℃,压力21 MPa 时5 种典型废水净化后的CODcr 值均小于200 mg/L。通过对过热近临界水氧化技术的技术经济性分析,从工程实际考虑,对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更适宜采用过热近临界水氧化技术,而不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一株从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的光合细菌,对生活污水和养殖池塘肥水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光合细菌使生活污水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COD分别降低66.7%、66.6%和54.2%,使养殖池塘肥水中的亚硝酸盐、氨态氮和COD分别降低57.3%、74.8%和46.1%。该株光合细菌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6种固体培养基上冬虫夏草菌丝的生长速度和4种液体培养基内菌丝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吴晓  黄静  彭海芳 《江西科学》2013,(5):656-658,668
采用混凝、沉淀为主体的工艺,对新钢公司的生产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与回用。介绍和分析了废水处理工程的主要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和设施的运行情况等,对提高新区生产废水净化处理能力,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吨钢的新水消耗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天然湖泊湿地水生植物的天然净化能力,不仅能够为污水的净化提供低耗高效的处理途径,而且能够充分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中利用水生植物茂盛期天然湖泊的水质监测结合空间分布,对银川市天然湖泊湿地——黄河湿地中水质开展空间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农田退水水流进入湖泊的运动方向,水质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水生植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性,水生植物密集地区,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其中BOD5削减能力最强,CODCr次之,初步指示了天然植被的净化作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区域,净化能力略有差异,认为菖蒲的净化能力略强.  相似文献   

16.
以杨桃、雪梨、绿豆芽、黄豆芽4种水果、蔬菜为原料,通过榨汁研究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设计处理方式有:去皮鲜汁、去皮煮沸、带皮鲜汁和上胚轴鲜汁、上胚轴煮沸;两种不同的反应体系: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结果表明.几种果蔬汁对两种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超氧阴离子体系中,杨桃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74.58%大于雪梨41.02%;黄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66.2s%大于绿豆芽35.89%。而在羟自由基体系中,结果恰好相反,雪梨3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86.12%大于杨桃57.9970.绿豆芽2种处理的平均清除率53.66%大于黄豆芽34.79%。  相似文献   

17.
在成功制作了原味皮冻的基础上,研究胡萝卜风味皮冻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白砂糖、柠檬酸和胡萝卜汁对皮冻风味的影响。根据L9(3)3设计正交试验,获得胡萝卜风味皮冻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的糖.0.4%的柠檬酸和15%的胡萝卜汁,所加工的风味皮冻感官评分最高。该胡萝卜风味皮冻色泽红亮、透明度好.软硬适中,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商业洗衣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洗衣公司的各种废水水质特点,选择清洗废水和脱水废水作为处理原水.在混凝沉淀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混凝剂的种类和用景.废水通过混凝沉淀一过滤组合工岂的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达到了回用水质标准,能满足洗衣初级用水的要求,节约了大量新鲜水和可观的资金,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的杀菌灭藻剂的现状和发展做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几类常用杀菌灭藻剂,阐述了的各自的优缺点和作用机理,并对杀菌灭藻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两种人工湿地不同填料层净化污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SCW)侧面不同高度的水样,初步研究了两种湿地填料的表层、中层、底层分别对污水中CODCr,TN,TP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①对CODCr的去除,两种人工湿地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②两种湿地对TN的去除,主要取决于填料的中层和底层.③IVCW的填料表层除磷效果稳定,随环境因素变化,填料的中、底层TP去除率存在显著差异;HSCW中除磷主要在填料的底层,表层和中层填料容易出现明显的基质磷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