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课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首次对闽西地区群众体育领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龙岩市所属的7个县、市、区城镇居民18岁-60岁以上的社会各阶层人群。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城镇居民的体育态度,行为与消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尚有较明显的差距;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调动各阶层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按16~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和56岁以上分组统计,对不同年龄城乡居民未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未参加体育活动者比例与1996年相比有所下降,不同年龄段人群未参加体育活动组内比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形态;除“缺乏余暇时间”外,体育设施贫乏已日渐成为制约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准备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以及希望解决的问题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 对比分析法等,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旅游发展需要探索多元模式、打造赛事平台,精准规划布局、美化乡村环境,保持文化“本色”、夯实基层治理,健全产业链条、保障农民收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诚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辉  王海春 《科技信息》2009,(32):254-25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人口学视角对石家庄周边旅游区居民的体育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不同性别的居民对体育旅游影响的感知不明显(sig﹥0.05);不同文化程度和收入来源的居民对体育旅游影响的感知具有显著性(sig﹤0.05);不同年龄的居民对体育旅游环境影响感知(F2)、社会文化影响感知(F3)、整体感知(F4)具有显著性(sig﹤0.05),总体表现为马鞍形状态,65岁以上老年居民对体育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的感知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前往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的访客进行调研, 使用新生态范式量表, 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 探析游客对在野外生境中接触海豚的环境态度及差异性, 主要结论如下。首先, 受访者样本总体环境态度分为三类: 近人类中心主义、近生态中心主义和立场中立者, 样本总体的环境态度归属近生态中心主义。其次, 不同环境态度群组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具有差异性。人口社会学特征中, 性别和学历在环境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收入和家庭状况对环境态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后, 旅游行为中旅游经历、信息来源途径对环境态度具有显著差异, 旅行同伴、消费额和停留时间对环境态度无显著性差异; 重游意愿对风险感知具有显著性差异, 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野生动物旅游者特征和理解人与野生动物接触的复杂过程, 对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玲娣  陈素琴  施亮华 《科技信息》2009,(21):I0388-I0389
目的:了解我市产房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名产房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8-29岁的29名.30-47岁的26名.将其评分分别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对助产士调查的九项因子中,抑郁、强迫症状、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四项统计指标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子统计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两年龄组比较,其中躯体化因子18-29岁年龄组低于30-47岁年龄组,统计指标有显著性差异,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18-29岁年龄组高于30-47岁年龄组,统计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子统计指标两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次调研显示,产房助产士长期职业应激状态下,导致助产士的0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差,提示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助产士的业务技能的培训和应对技巧的提高,而且还要从社会的尊重、领导的重视和福利待遇着手,来切实提高助产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长春市净月潭滑雪场等地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相关数据,构建关系模型后进行模型验证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者消费认知量表(5个条目)和消费动机量表(4个维度,15个条目)信度和效度较好;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性别差异对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者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和收入差异与其消费动机差异性显著;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者消费认知、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指明其关系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黄河流域9省区2010-2019年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三大系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旅游-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三大系统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为生态水平>文化水平>旅游水平,中西部省区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2010-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旅游-文化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空间分布上东西差距明显,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较低;3)黄河流域生态-旅游-文化耦合协调发展是公共资本、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和社会消费共同驱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沙湾地区西戈壁镇和牛圈子牧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居民1073人进行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8.18%,男性高于女性,患者知晓率、行为危险因素水平高于非患者(P〈0.001),信念形成率低于非患者;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知识与信念均较低,尤其是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知识严重匮乏,自我保健意识差。迫切需要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的内涵,从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资源保障力、经济发展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总体上呈缓慢提升态势,其中旅游业绩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支撑力逐步提升,旅游资源保障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有所下降;(2)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区域差异显著,广东为滨海体育旅游高竞争力地区,山东、江苏、上海和浙江为较高竞争力地区,辽宁、河北、天津、福建和海南为中等竞争力地区,广西为低竞争力地区;(3)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发展应依托地区的资源特色,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以滨海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高品质旅游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滨海体育旅游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需求的日益加强,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赛事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最直接的拉动力.基于这方面理论研究的不足,对赛事体育旅游的概念作了简要的综述,根据不同的旅游动机,将赛事体育旅游市场细分为参赛运动员、体育商务旅游者、助威队或球迷、一般体育观众4个部分,对各自的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这些特征对赛事体育旅游营销对策提出了注重心理营销、事件营销及名人效应和对赛事旅游举办地的整体营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体育旅游也倍受人们的青睐。体育旅游具有挑战性、专业性、观赏性、参与性、区域性的特点。新疆具有开发体育旅游的优越条件.但目前开发存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体育旅游项目过于单一、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较差、体育旅游人才缺乏、未能适应市场需求等主要问题.本主要就今后新疆体育旅游开发提出一些建汉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打跳"是丽江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动之一,它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与当地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带动旅游发展,旅游的发展又促进了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不断碰撞、融合,走向了发展的双赢渠道。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结合旅游学、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以体育赛事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赛事旅游的概念、属性特征及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赛事属于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的价值;体育赛事旅游与传统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凸显了“体育”与“旅游”的主题性,具有深厚的文化吸附性及效益高效性和组织的具体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论龙岩市生态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龙岩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调研。提出龙岩市体育旅游要与生态旅游结合开发,构建生态体育旅游模式,以加快龙岩市旅游业的整体性跨越。  相似文献   

16.
体育旅游既是参与感受体育活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也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领域.作为体育与旅游这两个快速增长行业的交融,体育旅游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通过对浙江体育旅游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三个方面关系的分析,对开发浙江体育旅游提出设想.进一步挖掘浙江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潜力,提出体育旅游开发的思路和着力点,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旅游研究现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体育旅游的定义、分类及学术研究特点进行了叙评,得出如下结论:体育旅游是一种特殊旅游,学术阵地在体育学刊上.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因地制宜地制订各地的体育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育旅游的定义、内容、特征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的探讨, 针对河北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系统化、体育旅游的政府管理不完善、体育旅游的市场开拓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河北省体育旅游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重庆体育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体育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发现重庆体育旅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规模,尚存在着资源欠开发、市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高以及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缺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大开发力度、加强宣传促销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和阐述了红三角地区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现状,指出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不足;缺乏区域间的协作和区域旅游的主题及品牌;游客的数量及客源构成有待于提高和优化.提出建立红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实施体育旅游品牌策略、建设体育旅游核心地带和线路及进一步开发国内外市场,完善客源组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