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介绍了风暴潮数值预报与组件式GIS集成系统的设计目标、开发途径及其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提出了基于GIS的海域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新思路;采用了自动分潮优化和嵌套网格的处理技术,提高了风暴潮实时预报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灌区用水管理技术水平落后,水利用率低等现状,提出了基于GIS的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功能组成、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系统的 设计流程;在建立灌区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以GIS软 件工具为开发平台,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支持下,建立灌区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灌区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灌区用水管理技术水平落后,水利用率低等现状,提出了基于GIS的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功能组成、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系统的设计流程;在建立灌区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以GIS软件工具为开发平台,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支持下,建立灌区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土壤侵蚀普查是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一个重要普查专项,它在摸清我国土壤侵蚀基本情况,推动数字水土保持,为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建设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土壤侵蚀普查工作性质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管理特点,利用GIS技术实现图形与数据的显示、查询、编辑与应用,运用可视化的方式,为土壤侵蚀普查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一种崭新的、更为先进的解决方法,从而极大的提高土壤侵蚀普查的工作效率.论文首先对土壤侵蚀普查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通过对普查工作流程的叙述,论证了升级土壤侵蚀普查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以C#为开发语言,ArcEngine为开发组件,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进行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的开发实现.最后以土壤侵蚀普查具体调查单元的数据处理操作为例,对系统的使用能力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监测管理存在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开展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系统开发目标、开发原则和研究的关键技术.在系统实践过程中,结合西部一条运营高速公路中重点地质病害路段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地质灾害的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系统数据库,依托数学评价、预测和预报模型以及GIS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形象地评价、预测和预报了地质灾害,为西部公路建设管理部门有效控制和防治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明非  翁信文  汪维  秦礼明 《太原科技》2016,(4):109-110,113
文章分析了系统的集成模型和设计内容,有效将GIS技术与GPS数据进行集成,叙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及内容,并提出了系统坐标系下的数据不能直接导入GIS数据库、监测数据可能较实际值存在一些误差等应用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该系统发挥了GIS技术在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施工变形监测信息的预警和预报。  相似文献   

7.
【摘要】应用地面观测和实测化验结果,确定了定量计算土壤侵蚀方程因子指标的方法,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利用ARC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根据土壤侵蚀模型对数据库进行运算,对董庄沟小流域2013年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公路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在公路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中的优势。从社会大系统出发,对基于GIS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开发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指出基于GIS的公路MIS系统的建立,关键是以网络技术和GIS技术为平台的数据库的建立;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等6个模块组成,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建立了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与GIS耦合是实现精确评价的有效手段.介绍在耦合过程中所涉及的耦合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设计、评价模型的存取方式、评价结果的可视化等.各种不同评价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别采用图层结构和关系表的方式设计;描述性评价模型和计算性评价模型的存储方式分别采用关系表和模型字典方式存储;评价结果均以各种专题地图形式表现.应用GIS耦合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河岸带的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动态设计地质信息系统软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面向对象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库开发,完成对动态设计地质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与设计.本软件能够智能化地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有效地保存各阶段数据信息,并提出掌子面地质素描、地质超前预报和岩溶围岩动态分级和动态设计选用参数建议等.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下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研究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土壤侵蚀量的估算。采用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利用黄土高原地区DEM数据、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土壤侵蚀量的估算采用USLE模型,运用GIS和RS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技术途径。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USLE中各因子及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同时结合中国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的分级。分析结果可为今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是引人注目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它的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是其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课题.回顾了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的过程,总结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深化的方向.经过数十年的积累,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较深入地研究了历史时期黄土塬区地貌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历史时期渭河河谷地貌的演变,研究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河道变迁,提出了黄土高原的侵蚀期,得出了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历史、侵蚀速率.今后的研究应应用现代研究手段,以长时段、短周期、高分辨的研究为研究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貌学及分形理论,利用GIS技术和回归统计方法,以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2个样区1∶1万地形图为数据源,对该区以分形维数为量化指标的区域地貌形态与土壤侵蚀模数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地貌形态分形维数与土壤侵蚀模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貌分形维数可以作为预测区域土壤侵蚀程度的地貌指标.  相似文献   

14.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upper limit of farmland is proposed. Shallow gully erosion is one of erosion types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on sloping farmland in the hilly regions of the Loess Plateau. Field observation and aerial photos interpretation, as well a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hallow gully erosion occurring on the steeper farmland in the hilly regions of the Loess Plateau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intensive erosion on slope, because of its extensive distribution and intensive runoff collection. The data on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shallow gullies on sloping farmland indicate that critical slope gradient for shallow gully initiation ranges from 15 to 20 degrees with an average of 18.2 degre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critical slope gradient for compulsory abandonment of farmland on the hilly Loess Plateau should be kept within the critical slope gradient for shallow gully initiation to prevent shallow gully formation in order to control soil loss more effectively. But as the first step, the cultivation on the slopes with slope larger than 25 degrees where the maximum erosion occurs should be strictly forbidden.  相似文献   

15.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的复杂响应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且对土壤侵蚀与地貌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分布现状,可以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地貌特征、弃耕地的植被类型与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并运用人工降雨、径流场观测设施与野外观测资料与航片、地形图分析相结合,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理论相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植被自然演替规律、坡沟地貌演化与土壤侵蚀.坡沟地貌形态、水流特征对沟缘线地貌侵蚀演化的交互作用影响,揭示植被演替规律、坡沟地貌形态演化速率与土壤侵蚀的复杂影响机制。对于不断深化植被建设、地貌发育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为探索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水土保持治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在黄土高原建设高等级公路的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在这一区域建设高等级公路应采取对环境保护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全球水土保持研究热点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研人员了解水土保持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国际通用的4个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基于情报计量学理论,对2006—2015年全球水土保持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统计发现,2006—2015年全球水土保持研究的文献产出相对集中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该学科研究发达的国家,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水资源、地质学、工程和自然地理6个研究领域。其中,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荒漠化及相互关系研究,土壤侵蚀建模与土壤侵蚀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是研究的热点。中国黄土高原是水土保持研究的区域重点热点。荒漠化是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旱地发展范式(DDP)正在兴起。与气候、水力、风成、泥石流、植被覆盖相关的土壤侵蚀模型是土壤侵蚀研究预测及治理的主要研究模型与重要方法。基于模型、指标阈值、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的评估方法是土壤侵蚀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十分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这个地区有丰富的资源急待进一步开发.环境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是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心,从长远利益考虑,处理好治理与开发的关系,协调环境、资源、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必由之路,也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在环境治理政策方面,注重鼓励性政策、地区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及资金投入政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融合影像和GIS技术,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作为评价模型,计算了静宁县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1998和2004年的土壤侵蚀量,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生成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图.结果表明,项目区2004年土壤侵蚀面积237 km2,侵蚀级别属强度侵蚀;项目区76.6%的泥沙来自于占总面积仅38%的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区域;6年间项目区平均侵蚀模数从1998年的9 559.4 t/km2下降到2004年的9 340.3 t/km2,侵蚀面积减少了1.62%;土壤侵蚀强度类型的主要转化过程是轻度和中度转化为微度.经分析,项目区25°以上的坡度土壤侵蚀量大于15 000 t/km2,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侵蚀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显著增加,有效遏制了该区水土流失。目前黄土高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已经接近该区水资源承载力阈值,进一步扩大该区植被建设面积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黄土高原未来的植被建设应从扩大面积向提升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