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相似文献   

2.
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相似文献   

3.
主要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牦牛繁殖科学在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牦牛及牦牛与普通牛体外受精、牦牛与普通牛异种体细胞核移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研究进展应用到牦牛生产中以提高牦牛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进一步开展牦牛繁殖科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切割采卵法及牛卵巢深层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牛体外受精(BIVF)过程中屠宰牛卵巢的利用率,本研究将采集的110个牛卵巢先用常规的注射器抽吸法采卵后,再用刀片切割法采集了位于深层的卵泡卵母细胞,并对两种方法回收的卵子分别进行了BIVF实验。结果表明,在先用抽吸法采卵每头牛可得到9.88±2.42枚可用卵子的基础上,切割法采卵又可获得平均8.74±3.48枚可用卵子。这使得平均采卵数达到了每头牛18.62±2.59枚。体外受精后,由切割法回收的深层卵子其卵裂率和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分别为43.01%(160/372),14.24%(53/372)和10.48%(39/372),均明显低于抽吸法回收卵的73.62%(201/273)、31.14%(85/273)和19.05%(52/273),(P<0.01)。本研究证明了抽吸后再切割的两次采卵法对提高牛卵巢采卵效率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这部分深层卵泡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后可发育为正常的早期胚胎,但各项发育指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胚胎移植     
1890年英国人希普移植兔胚胎成功后,开创了动物繁殖的新领域,其后,牛、绵羊、山羊、猪以及其他试验动物的胚胎也都先后移植成功。最近,胚胎移植成功率可达7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我国近几年也有许多单位搞了大量试验,在牛、羊等家畜身上胚胎移植获得了成功,产下了健壮的羔羊、犊牛。家畜胚胎移植,就是用生殖激素处理良种母畜,使之超数排卵,如牛、羊一次可挑出成熟卵子10~15个,然后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再用手术或非手术的方法从良种母畜(供体)体内取出多个受精卵,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把受精卵分别移植到和它同期发  相似文献   

6.
日粮添加优质苜蓿饲喂泌乳牛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母牛的生产和繁殖性能,选用1.8~2岁的荷斯坦乳牛,用优质青苜蓿替代部分精饲料进行试验,以测定其对乳牛产奶量、乳脂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kg青苜蓿可替代1kg混合精饲料,日产奶量可提高7.98%,乳脂率提高0.21%,饲料报酬提高23.08%,每头牛每年可增经济效益984.00元.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人工养殖条件下相对密度和季节对菲牛蛭繁殖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冬季节,相对密度对亲蛭产茧率、产茧数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孵化率、孵化数、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春夏季节,相对密度对产茧率、孵化数和卵茧直径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产茧数、孵化率、死亡率及卵茧长和湿质量影响显著,其中低相对密度组(5尾/箱)的产茧数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的卵茧长和湿质量却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中亲蛭的繁殖指标均在低相对密度组(5尾/箱)获得最佳值,同时相同相对密度下季节对菲牛蛭繁殖具有显著影响,春夏季节的繁殖性能要明显优于秋冬季节,特别是春夏季节的卵茧孵化时间(44 d)明显较秋冬季节(100 d)短。研究获得了菲牛蛭繁殖的最佳相对密度,证实了在华南地区一年多季繁殖的可能性,可为其大规模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4—2012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大山雀种群,对其首枚卵产期选择与窝卵数调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山雀产卵期持续时间约90d.大山雀种群中部分个体一个繁殖季节会繁殖两窝,一次繁殖首枚卵产期为4月27日(±0.38d)(n=336),二次繁殖首枚卵产期为5月29日(±1.17d)(n=78).年际间首枚卵产期存在极显著差异,一次繁殖首枚卵产期随着年份推移而显著后延,二次繁殖首枚卵产期随年份推移而极显著提前.大山雀一次繁殖平均窝卵数为11.3枚,变化范围5~15枚;二次繁殖平均窝卵数为8.9枚,变化范围5~14枚.大山雀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不同窝卵数的出雏率及卵成功率都无差异,但一次繁殖和二次繁殖的窝卵数与出雏数、出飞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山东临清狮猫为供体,普通家猫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以有效超数排卵方法使供体排卵,然后与临清雄猫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受体同样处理,但不使其受精、供体受精后6—8天剖腹,冲出桑椹胚胎,移植到受体,结果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0.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上有名的兼用牛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与大量的繁殖,现正在发展成为我国自己的“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中国西门塔尔牛在体型外貌、体尺体重、产奶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以及适应性和遗传性等方面,都优于我国本地牛。它杂交改良本地牛效果显著。这对我国今后养牛业的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上述诸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些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对动植物体的健康成长有着明显影响。我们研究了高产奶牛与一般奶牛牛毛中某些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高产奶牛牛毛中许多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一般奶牛,而钴、砷、铜、硒、钾、铬及钼在高产奶牛和一般奶牛个体牛毛中的含量较少交错或者不交错。  相似文献   

12.
从奶牛良种选购、奶牛产奶期饲养管理、干乳期饲养管理、平时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对奶牛采取高产高效技术进行养殖,从而提高养殖效率的观点。并对奶牛养殖高效高产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方差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西安市草滩农场奶牛一场1980年到1987年青年母牛的初产期与产奶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年母牛初产期在790天以下与791天以上的第一胎产奶量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正常大熊猫、牛、羊、人、人工乳等乳汁中Ca、P、K、Na、Fe、Cu、Mn、Zn、Mg、Co等10种无机元素.结果表明:大熊猫乳汁中的Ca、P、Zn、Mg等元素的含量低于成都麻羊,高于牛、人、人工乳的含量。大熊猫乳汁中元素K、Na、Fe、Mn、Co的含量均高于成都麻羊、牛、人、人工乳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冬季奶牛产奶量比年平均水平下降20%左右,奶牛发病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冬季饲管奶牛的20项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生产中饲喂丸红活菌制剂(BLCS),可明显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且奶牛体况健康,毛管油亮,可预防乳房炎、子宫炎等生殖疾病发生,而且生产性能显著提高.选择52头新西兰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头,试验组添加丸红活菌制剂(BLCS),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奶量1.29kg/头·天(p<0.01),干物质提高了0.85%,乳脂率提高0.18%,乳蛋白提高0.09%.  相似文献   

17.
羊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与其他乳相比营养组成最接近母乳。羊乳中的脂肪球小,乳糖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腺苷三磷酸促进乳糖的分解,更适于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亚洲成年人和婴幼儿饮用。国内外对羊乳及羊乳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羊乳产量过低,价格高,不法商家在羊乳及羊乳制品中容易掺入一些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牛乳及牛乳源成分不时有报道。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进出口贸易损失,鉴定纯正的羊乳及制品,检测其中的掺假牛乳源成分十分迫切。从免疫学法、色谱法、电泳法、基因检测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羊乳及羊乳制品中牛乳源成分鉴别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营养酸模对产奶母牛泌乳性能饲喂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营养酸模鲜茎叶替代奶牛部分精料观测对其泌乳性能的饲喂效果 试验共设三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 ,其试验组营养酸模的替代率分别为 12 .5 %、2 5 .0 %及 37.5 % ,经三期 30天的饲喂 ,其结果为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均产奶量分别高出 0 .93bd,2 .2 5 ab,2 .6 7a(P <0 .0 1或P <0 .0 5 ) ,比对照组 (CK)提高2 1.3% ;平均乳脂率分别提高 0 .6 3A,0 .35 B,0 .31B(P <0 .0 1或P <0 .0 5 ) ,比CK组提高 17.3% 经济效益显著 ,适应性良好 试验证实 ,用营养酸模替代部分精料发展奶牛业是可行的、有效的 ,对提高奶牛泌乳量和改善牛奶品质及口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选取健康奶牛10头,按胎次、年龄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分为高产奶量组和低产奶量组.两组日粮组成相同,同一时间采集血液,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产组奶牛血浆内毒素极显著高于低产组奶牛;高产组奶牛更容易发生由于血浆内毒素过高所引起的各种疾病,使高产奶牛产奶寿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