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出现前虚拟自我已经存在,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是其进一步演化。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可分为依赖网络环境的虚拟自我和自主的虚拟自我。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具有二重性,能带来对人们所缺乏事物的心灵补偿,成为新的健康人格诉求途径,促进对自我价值的全面理解;同时也会带来青少年沉迷网络和成年人自我认同危机等社会问题。重塑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的虚拟自我,需要理性自觉和道德自觉,也需要社会教育和舆论导向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身份是网络时代人的一种新的身份类型,它建构于网络空间中,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多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是主体在使用数字身份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异化现象,主体沉溺于虚拟实践的体验或对多重的数字身份过分关注,具体表现为将数字身份塑造成虚拟自我以满足虚荣心或获取尊重,以数字身份倾吐隐私、过度宣泄情绪,以及以数字身份在网络上放纵个人行为、伤害他人或造成恶劣影响。数字身份的异化问题反映了主体在身份转换过程中的伦理困惑,直接影响了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公益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得以蓬勃发展,微公益对于用户的在线道德自我具有丰富的建构意涵:作为其标示、操练/游戏过程、以及相应的互动/环境营造的机会;但另一方面,用户参与微公益表现为碎片化、缺乏俱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受制于蕴含其中的娱乐和商业色彩,从而导致其在线道德自我建构受到阻抑。因此,微公益及其道德建设的价值亟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98-103
在当今的众多自我理论中,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巴尔斯提出的语境论自我理论,是最具原创性的自我理论。按照这一理论,意识与自我具有内在统一性,自我就是任何意识获得其解释的深层语境;但这种语境并不是虚拟的建构,而是有其脑中的实在基础,所以,自我并不是虚构的,而是实在的。巴尔斯的这种语境论自我理论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对自我的本质作出了合理的回答,但在自我的建立机制、自我的社会属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我欺骗问题涉及到不一致信念的合理性的讨论,它引起了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自我欺骗的认知机制的共同兴趣。本文的任务是:首先完整表述自我欺骗问题和自我欺骗悖论,然后讨论解决自我欺骗悖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和评价几种遵循不同研究途径的自我欺骗解决方案,包括:怀疑主义方案、分裂主义方案、修改定义方案、弗协调逻辑方案和信念逻辑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66-67
2000年之前,通信网络只提供话音业务,数字同步体系SDH设备作为语音传输网设备大量部署.2000年以后,随着以互联网业务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快速发展,数据量以每年80%的速度快速增长,SDH传输网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业务的需求.消费者多样化的业务需求、网络和业务融合需求等使得综合多业务承载迫在眉睫.运营商承载网面临转型,需要从单一的语音传送网转型为融合的综合业务传送网.因此,有必要变革SDH网络,建设全新的融合的综合业务传送网,满足多业务承载需求,实现语音业务、视频业务、互联网业务的统一传送.  相似文献   

7.
关注教师的自我建构是"以师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教师专业化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应该把教育改革、师资培训、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建构,使教师职业真正地成为他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常识态度中,人们对于自我的实在性具有十分自然的直觉,笛卡尔的实体自我理论在哲学层面也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历史上却从来不乏学者质疑自我的实在性、将其视作一个"幻觉"。本文首先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关于自我的反实在论:休谟的经验主义反实在论,来自当代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反实在论,以及丹尼特的反实在论。然后依次回应这些挑战,捍卫自我的本体论地位。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自我实在性之争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9.
反怀疑主义者认为,不仅全面的怀疑主义是自我反驳的,而且局部的怀疑主义也是自我反驳的。然而,限制论、特权论、层次论和派生论对反怀疑主义者的自我反驳论提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不够自信会表现在他的心理和行为上,不够自信的一个结果往往会造成自卑,进而造成自我膨胀。自我膨胀其实是自卑的一种体现。该怎么克服自卑呢?你知道自我膨胀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吗?那就是自卑的一种心理防范。自我膨胀,是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自信心超出本人的实际情况,演变成盲目自大和自负。而过度自负,不仅有损心理健康,还会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首先,自我膨胀实质上是在  相似文献   

11.
传统西方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侧重于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问题。而当代哲学则更加注重于人的价值学和实践生活方面的研究。而且,当代哲学超越于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通过回应当代自然科学技术革命最新成果,加深了对人的本质、价值和实践等问题的理解。比如,前些年人学研究热烈讨论“裂脑人”、“冷冻人”、“挟体人”、“复制人”等问题。最近时期,克隆技术的发展向我们提示“克隆人”时期的到来。网络技术发展使“网络虚拟人”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也尖锐地摆在面前。韩民青教授在他关于未来人类大结局的设想中更是提出了“非原生人”、“文化系统人”的理论,这些都使得传统哲学关于人的理解面临一次实质性的革命。笔者认为,无论面对何种奇妙形式的人学或人格自我论问题,我们都必须坚持现实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把人看作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生成、发展和自我完善化的存在。我们还要立足于价值论思考,把当代人类现实生活需要与意义的满足作为理论的归宿。我们还必须坚持辩证法的批判与开放宽容精神,要通过各种理论观点的比照与辩驳,来发现解答当代人学问题和人格自我论各种问题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2,(17):46-46
蓄意自我伤害包括那些以追求结束生命为目的的严重自我伤害行为,如自杀未遂、自杀死亡等都应当看成是一种"心理病",需要求得医学的帮助。自我伤害也是一种"心理病"人们一般对蓄意自我伤害包括自杀行为等,会从现象表面分析,如当事人承受了压力、受到了挫折、经历了负性生活或生存事件的影响,或者认为有自我伤害、自杀的人是"小心眼、想  相似文献   

13.
博奇(Tyler Burge)对于内容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的观念提出许多重要的看法。他主张心理内容部分是由思想者之外的社会环境与物理性质所决定,认为外在论与自我知识观念两者是完全兼容的。该观点遭到很多哲学家的质疑,博奇对各种质疑进行了回应,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有效的辩护。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0,(23):51-51
<正>一、自我合理宣泄:合理宣泄可以包括倾诉、痛哭和写日记,此外还有唱歌、吟诵、弹奏、绘画、书法等等形式。二、自我情志转移:是指当自己遇到不愉快,有意识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平时感兴趣和喜欢做的事情上去。三、自我理性升华:一个人有了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如果要从众多哲学概念中找出几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自我无疑将位在其列。对自我概念有意无意地使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哲学层面上,自我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对自我概念的不同理解将不可避免地辐射和影响至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以及语言哲学等哲学核心分支领域。纵观整个哲学史,自苏格拉底借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knowing thyself)"呼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都有"秘密自我"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使得人们能够在互联空间中构建自己的秘密世界.许多网虫同时拥有几个网名,在网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尽情发挥想像力和演技.  相似文献   

17.
认知增强技术的发展中,一种常见的批评指出,由于该类技术需要借助一些外部干预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会造成认知者的主体性消减。为应对这一批评,一些学者诉诸于延展心灵论题对认知增强进行辩护,因为该论题将主张,用于增强我们认知能力的人造物同样是心灵的组成部分,所以心灵实际上是得到了放大。然而这种版本的认知增强是不成功的,因为它仍然面对着来自认知现象性问题的质疑。与之不同的是,我们提出,一种可行版本的认知增强需要在延展自我论题下得到解释,而该论题是以对现象性自我的描述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8.
电子游戏的新奇性深远地影响了身体在空间中的自我意识与"在场"意识。本文主要运用"体验抽样方法"(ESM),探讨新媒体技术中介下的电子游戏赛博空间中的自我是如何被形塑的问题。研究发现,电子游戏中的自我意识之流并非像通常认为的那样,沉浸于虚拟世界,而是流淌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调和着内在本质与社会约束之间的矛盾,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准沉浸状态"。准沉浸状态凸显了自我在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中的同一性,即赛博空间中的自我并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着,而是受到技术、现实社会关系等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强迫自己腾出时间当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首先被牺牲的一定是战略思考的时间。"规划时间"的概念似乎有些模糊,而且进行这样的规划也并不确定能带来什么回报。但如果你长年累月工作却不定期自我反省,那么很可能会最终走向一个非你所愿的职业路径。因此要强迫自己腾出时间,有策略地自我反省。当你约了朋友去健身的时候,就更有可能定  相似文献   

20.
宽泛意义上的自我知识指向以第一人称为视角,对自身心智状态的认识归赋。在较为传统的立场中,亲知论与内感觉论等均主张这样的知识类型具有特殊的认识地位,是一种独特的认识成就,而维特根斯坦等人则因为这一方法的私有性而对此予以否认。从基础出发对跨人称的自我知识分析表明,第一人称视角中的跨人称知识未必就是推论性的。一个可以接受的立场或许是,相较于其他人称知识,自我知识作为一种认识成就,其特殊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