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创造力5A模型引入可供性概念是相当可取的探索,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供性理论对于人类创造机制的解释潜力:(1)可供性理论强调人与物的互动来解释灵感的产生过程和知觉的解题功能;(2)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可诠释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3)可供性知觉有助于打破语义分类障碍。同时,可供性理论还提供了新的创造方法论:可供性强调有机体知觉到环境信息的价值,确定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根源性;说明知觉体验是创造心理学的基础活动。  相似文献   

2.
以可供性内涵的环境行为协调性,分析了其量化的身体尺度测量方法,构成了具身认知的基础。通过挖掘可供性具身认知的丰富内涵,架通了自然和人文思想的契合点,为设计提供基于具身认知的设计方法论原理,即遵循身体尺度把握设计的"度",还原生态的行为-环境;遵循生态尺度设计保护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文明本身蕴涵着价值观转向,要求实现从对自然单一的工具价值认识转换到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争鸣”(西北师范学院编)1957年7月号第5期上,刊登了章仲子先生“论心理学的方法问题”一文,着重谈到了“自我观察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问题.作者看来:心理学应该采用客观方法可以说是一致的.分歧在于对“自我观察法”在心理学中有无存的权利问题上. 该文作者将近几年来苏联和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分为三种: (一)以捷普洛夫为代表的看法(1952年在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所召开的心理学会议上的发言)认为自我观察法根本是一种主观的方法,和客观的方法不相容.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不但不能用它,也不需要它. (二)以1954年第四期“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发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8月15-16日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8月14日(周五)会议注册。本次会议主题定为:(1)一般科学哲学;(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3)生命科学哲学;(4)认知科学哲学;(5)信息科技哲学;(6)西方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7)高科技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专题为:(1)亨普尔科学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马克思主义一元论转向多元论、从科学的逻辑—认识论转向社会—文化论、从技术中心论转向人中心论。以上范式转换表明: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到俄罗斯科技哲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俄罗斯科技哲学在思维习惯、理论旨趣、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一方面,范式转换使俄罗斯科技哲学更具有国际视野,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长驱直入,也会使俄罗斯科技哲学失去其原有的深刻性和独特性,间接伤及到俄罗斯的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7.
发展纳米科技重在具有综合素质的科技人才,他们不但需要有在一个领域超高的知识和专长,同时也需要对其它相关学科的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科之间的结合和穿插.这样的人才称之为纳米人才(nanoscien-tists).培养纳米人才需要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尽管国际上还无范例可仿,本文建议可在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革(1)加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教育;(2)实现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到全面素质教育,从单科教育到系统工程意识教育的转移;(3)加强基础训练,实现从静态灌输到动态终身学习的过渡;(4)建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体制;(5)兼并专注单科和系统整体组合教育方式;(6)加强团队科研作风,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献身精神;(7)建立以系为支撑点的校/院级纳米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三十一日,首都心理学界举行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邀集,出席座谈的有首都各有关研究机关、高等院校心理学工作者八十余人。会上大家认为去年心理学界开展批判心理学中资产阶级方向,对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很大作用,但是也认为当时对批判中所涉及的许多学术性的问题,并未解决,召开这次会议,继续开展争鸣,各抒己见,探讨批判中所涉及的许多学术性问题,对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会议中着重讨论了下述四个问题:(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二)心理学的阶级性问题(包括研究方法);(三)心理学科的性质;(四)生理与心理关系。在这些问题中,有的看法比较一致,有的看法仍然有分岐。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系广东省自然辩证法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议题包括:(1)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2)社会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3)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4)科学方法论的前沿问题;(5)以及与上述内容相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系广东省自然辩证法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议题包括:(1)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2)社会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3)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4)科学方法论的前沿问题;(5)以及与上述内容相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系广东省自然辩证法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议题包括:(1)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2)社会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3)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4)科学方法论的前沿问题;(5)以及与上述内容相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系广东省自然辩证法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议题包括:(1)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2)社会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3)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4)科学方法论的前沿问题;(5)以及与上述内容相关的科学技术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现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与现代心理学创始者冯特这两位各自缔造了一门现代学科的开风气者之间在思想史逻辑上的内在勾连问题仍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学术领域。从意识的内在性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发现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如何为冯特的科学心理学先行奠基,并内在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可能与界限。而其它心理学势力所作的反抗冯特的努力由于仍始于笛卡尔的座架并最终停留于其内,结果往往沦为由笛卡尔所塑形的现代心理学的内部辩论。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在与反科学的论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反科学",不同于发生在美国60到70年代的"反科学运动",是以反科学主义面目出现的整体性反科学。这种倾向明显妨碍了我国科学事业的正常发展。科学哲学应该承担起一种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当前,科学哲学家可以做三件事:(1)利用科学语言的可定义性进行语词分析;(2)正确阐述实践标准,纠正实践标准的滥用;(3)正确认识和区别与科学对立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5.
确证悖论是一个重大的逻辑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围绕着它主要有三类解决方案被提了出来。这三类方案之间有内在的逻辑一历史关联,它们是避层发展的,并实现了从情境缺场到情境迟钝的转向。确证悖论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向我们启示:确证悖论的良好解悖方案应该是情境敏感型的,确证悖论的研究将实现第二次转向。即从情境迟钝转向情境敏感。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运用Citespace101软件,从发文量、国家与机构、作者、期刊、引用文献和关键词等多个角度对基因编辑伦理研究进行分析,梳理基因编辑伦理的历史发展、方向与内容,探寻基因编辑伦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基因编辑伦理研究内容从非人类基因编辑转向人类基因编辑;(2)基因编辑伦理的研究方式由被动介入转向主动介入;(3)基因编辑伦理的研究方法由原则主义向实证主义转变;(4)基因编辑伦理的研究层次由个别国家学者主导转向全球广泛参与;(5)基因编辑伦理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从研究对象、道德行为主体、伦理审查制度、伦理研究专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莉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2):100-10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刘徽的数学思想方法:(1)刘徽的极限思想及其关于研究刘徽极限思想方法中的值得商榷的问题;(2)刘徽的数学方法——定义方法和证明方法及其特点和意义;(3)刘徽在数学研究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研究工作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研究所呈现的"机制微观化"、"过程安全化"、"技术集成化"和"系统生态化"等基本特征,总结出污染物的去除与转化、化学物质能源化以及再生水循环过程的生态风险控制等在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为促进我国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发展而应重点开展的4个研究方向:(1)污水再生及循环的物质转化与能源转换机制;(2)再生水生态储存与多尺度循环利用原理;(3)城市水系统水质安全评价与生态风险控制方法;(4)基于"再生水+"的可持续城市水系统构建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一、基于钨的稀有金属资源高效提取与循环利用 香山科学会议于2012年9月4-5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基于钨的稀有金属资源高效提取与循环利用"的第430次学术讨论会,左铁镛教授、何季麟教授、孙传尧教授、邱显扬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27个单位的43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中心议题为:(1)基于钨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问题;(2)基于钨的稀有金属冶金分离提取的科学问题;(3)基于钨的高端金属制品开发的科学问题;(4)基于钨的稀有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战略与对策.邱显扬教授作了会议主题评述报告,1 1位专家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中心议题对我国钨工业发展战略中的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及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凝练出我国钨资源开发利用亟待解决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并就我国钨工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了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8月15-16日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8月14日(周五)会议注册。本次会议主题定为:(1)一般科学哲学;(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3)生命科学哲学;(4)认知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