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2018年,将迎来中国人的农历狗年!狗,与人类的关系最为亲近。大约三万年前,人类逐步驯化了灰狼,今日的狗狗由此产生。在世界上,经过人工驯化的狗狗品种有几百种之多,作为犬科家族的重要成员,狗的亲戚还包括狼、豺和狐狸。凭借着犬科动物异常灵敏的听觉、嗅觉,快速奔跑的能力,狗狗可以帮助人类做各种工作,比如狩猎、看门、缉毒、导盲等。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的.然而,狗的饮食中却包含大量淀粉食物,这点和它们的祖先有所不同.曾有科学家认为,随着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狗也开启了杂食模式.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个转变没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9,(5):5-5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导致狼的皮毛变黑的基因竟然不是来自狼本身,而是来自狼的近亲——狗。在北美灰狼中,特定族群里的黑狼通常占到10%~60%。在全球其他地方,迄今已知存在黑狼的唯一地点是意大利。科学家推测,上万年前,一些狼跟狗(很可能是当时北美居民的宠物或伴侣)进行了交配,其杂交后代将狗的黑皮毛基因传承了下来。但仍有一些更大的奥秘待解,例如黑狼为什么都倾向于在森林里栖息。  相似文献   

4.
如今很多人家里都养有猫或狗等宠物,对于主人来说,要想完全弄明白这些宠物的想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南斯拉夫的动物学家最近发现,其实猫和狗都有自己的“秘密语言”,它们会用身体和叫声的变化来表达各自的意思,如果主人掌握了这种“语言”,那么和宠物交流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动物学家认为,狗的叫声可以分为170种,各种叫声所表达的意思也各不相同:短促而又连续的“汪、汪”声表示“快来和我玩”;而只有一声“汪”则意味着“开门,我要出去”,或者“我们一起去散步吧”,或是“我饿了,给我一根香肠吃”。对于狗来说,肢体语言远比单纯的…  相似文献   

5.
灰狼 欧洲野生种群数量:1970年,1.4万只;2008年,1.68万只. 19世纪,欧洲南部和西北部人们的生活不时被灰狼侵扰,以至于当时的猎杀活动频繁,灰狼几近灭绝.而在今天的欧洲,灰狼的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1.6万多只,这得益于法律对它们的保护,公众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接受度不断上升,以及鹿(灰狼的天然猎物)种群数量的持续恢复.在欧洲的东部,从巴尔干山北部到俄罗斯境内以及芬兰境内这一大片区域中,都生活有大量的野生灰狼,并在种群上形成一个有序的连接.  相似文献   

6.
狗与人的情感最新的实验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驯养狗的历史始于狩猎时期,那时人类还住在山洞里,嘴里不时嘟噜着今天称之为语言的声音。由此看来,狗与人共同生活的历史比人们预想的要长得多。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揭示狗与人类的伙伴关系对于狗的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有一点是明确的,狗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家庭或其他的人类社会环境。因为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共同进化,所以研究人员认为人和狗拥有某种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们的生活走得非常接近。并区,狗对人的情感和意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学习并遵守人…  相似文献   

7.
洞穴壁画     
洞穴壁画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进化历史. 对于原始人类来说,洞穴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和躲避凶猛肉食动物的地方.原始人类利用洞穴埋葬死者和举行宗教仪式.因此,探索洞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进化的历史.洞穴中由古人留下的壁画也是考石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韩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一只小猎犬.这条狗看上去与一般的小狗没有两样,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心思去培育呢?把这条狗放在黑暗中,就可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爪子居然在黑暗中能发出绿光.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秉春表示,我们的最终研究目的不是仅仅让狗发光,接下来将让一些致病基因与荧光基因绑定,移人实验狗体内.如果成功,研究人员就可以更准确地追踪这些致病基因的活动过程.由于人和狗拥有268种共同疾病,对荧光狗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多种荧光动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动物发光?这些荧光物质对人类健康究竟有什么帮助?  相似文献   

9.
最近,韩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一只小猎狗。这条狗看上去和一般的小狗没有不同,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心思去培育呢?把这条狗放在黑暗中,就可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爪子居然在黑暗中能发出绿光。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秉春表示,我们的最终研究目的不是仅仅让狗发光。接下来将让一些致病基因与荧光基因绑定,移入实验狗体内。  相似文献   

10.
最近,韩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一只小猎犬。这条狗看上去与一般的小狗没有两样,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心思去培育呢?把这条狗放在黑暗中,就可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爪子居然在黑暗中能发出绿光。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秉春表示,我们的最终研究目的不是仅仅让狗发光,  相似文献   

11.
荷兰的生态学家们正在努力找寻荷兰境内丛林中的“幽灵”——野生灰狼.但残酷的现实是,根据官方数据,荷兰现在己没有野生灰狼分布的迹象.但利奥还是希望终有一天能在自己的国家内,重新发现灰狼的踪迹.因为在荷兰的“邻居”德国,灰狼这一野生物种已经开始逐渐恢复,并不断扩散.按照目前的势态发展,这些家伙们穿过国境线进入荷兰应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常忽略了气味,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气味过于蒙眬,没有清晰的图像和声音。狗的嗅觉比人类敏锐100万倍,它们靠气味识别主人,闻气味寻找毒品,很显然,对于狗来说,气味是强有力的信息交流工具。即使对于我们人类,气味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用气味吸引异性,气味还能够强烈地唤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然而,气味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的嗅觉器官是如何感觉气味的呢?尽管人们老早就在思考和研究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也极力试图清晰地描述嗅觉的秘密,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明白我们的鼻子是如何工作的。现在能够…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纯种野狗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据说澳大利亚野狗是在距今约3500年前登陆澳大利亚大陆的,并与澳大利亚原住民建立起若即若离的关系.从外观上看,澳大利亚野狗与完全驯化的狗没有任何显著差别,它们都是从狼进化而来,尾巴和耳朵的毛色都为姜黄色或黑色.唯一与家狗有所区别的是:野狗不喜欢叫唤,且一年只发情一次.  相似文献   

14.
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经为狗写过绝妙的诗句,其中《咏犬一诗中写道:“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活灵活现地刻画了狗的特性。的确,狗是最早被人类驯服使用的动物之一。过年时,我国广大农村所张贴的春联就有“六畜兴旺”(这其中就包括狗)。狗还有它特殊的“天才”,即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人的耳朵只能听到3万赫以下的声音,而狗却可以听到10万赫以上的声音。人的嗅觉细胞一般只有50万个,而狗竟有2.2亿个,可以分辨大约2万种不同的气味。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和机智勇敢、忠实可靠的特征,专门训练军犬、警犬等。训练有素的狗,不仅能助…  相似文献   

15.
狗眼看世界     
正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我们人类忠诚的伴侣—狗的世界是黑白的,无法分辨彩色。这让我不禁感到惋惜,但也因此让我对狗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我才知道,其实狗的世界并非完全黑白,它们能分辨深浅不同的蓝、靛和紫色,而这不同于我们人眼对红、黄、蓝的分辨。狗  相似文献   

16.
狗眼看世界     
不少人都说,狗什么都明白,只是说不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研究一下狗的眼睛,就不会对这个说法产生任何怀疑。那么狗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否与我们人眼中的世界相同呢?俄罗斯科学家科别京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是狗年,狗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狗所能提供的陪伴,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可比拟的。这些毛茸茸的小伙伴十分聪明,我们周围不少家庭都养有宠物狗。那么,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利吗?狗是什么时候被驯化的?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被人类第一次驯化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不过,有些观点倒是大家都认同的,即狗曾经是狼(并非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曾坚称过的豺狼),狗也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动物。时间大概在农业出现之前的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3):5-5
生物学家最近发现,加拿大海岸的灰狼不仅要抓鲑鱼来吃,而且只要有鲑鱼,灰狼就几乎不吃其他任何动物肉。和其他许多狼一样,这些灰狼在春夏两季的大部分时间都靠吃鹿肉维生,但一到秋季,它们便改吃迁徙的鲑鱼。此前科学家就已发现,狼粪中有鱼的痕迹,甚至偶尔还观察到狼捕鱼的情景,但通常情况下狼的主食仍然是四足有蹄类动物,例如麋和鹿。科学家为狼吃鲑鱼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7,(7):7-7
和人相比,小型狗和大型狗之间的体重差别可谓非常大,甚至可以达到几十倍,然而它们却都是狗。这是不是太奇怪了?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终于破解了这一有趣的奥秘——原来,狗的体型大小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20.
郭恒怡 《科学通报》1982,27(5):320-320
为探讨654抗休克作用的疗效机制,我们观察并比较了静注654-2对正常麻醉狗(下称正常狗)和内毒素休克狗(下称休克狗)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发现两者明显不同。正常狗(n=14)静注654-2后,体动脉血压(SAP)轻度下降(与给药前相比最大变化,-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