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小叶三点金(Desmodium microphyllum)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相对尖吻蝮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毒主要酶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小叶三点金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检测各萃取相对尖吻蝮蛇毒中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和类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再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抑制作用最强的萃取相进行组分分析。【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相能够明显抑制尖吻蝮蛇毒中的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和透明质酸酶和类凝血酶的活性,经GC-MS分析检测出26种成分,其中正十六烷酸、十八碳烯酸、豆甾醇和谷甾醇具有抑制蛇毒活性的作用。【结论】小叶三点金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尖吻蝮蛇毒中主要酶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作为有效部位用于抗蛇毒功效组分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草药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醇提物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主要酶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浸泡黑老虎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得到醇提物;通过体外酶活抑制实验分别检测醇提物对尖吻蝮蛇毒中磷脂酶A2、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类凝血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黑老虎醇提物对尖吻蝮蛇毒中的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和透明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蛇毒与醇提物的质量比分别为1∶100,1∶10和 1∶5时,后者能抑制蛇毒中98%磷脂酶A2活性、79%蛋白水解酶活性和65.14%透明质酸酶活性。同时,醇提物能够明显抑制尖吻蝮蛇毒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类凝血酶的活性。【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黑老虎醇提物能有效抑制尖吻蝮蛇毒中的主要酶类,为深入研究黑老虎药材的抗蛇毒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用于治疗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咬伤的中草药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的药效实验证据。【方法】将制备所得石柑子水提物与尖吻蝮蛇毒混合孵育40min,检测混合液中蛇毒的磷脂酶A2活性、透明质酸酶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出血活性、凝血活性和致死活性。【结果】石柑子水提物对尖吻蝮蛇毒的磷脂酶A2活性、透明质酸酶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出血活性、凝血活性和致死活性都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石柑子对尖吻蝮咬伤具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用于治疗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咬伤的中草药石柑子(Pothos chinensis)的药效实验证据。【方法】将制备所得石柑子水提物与尖吻蝮蛇毒混合孵育40min,检测混合液中蛇毒的磷脂酶 A2 活性、透明质酸酶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出血活性、凝血活性和致死活性。【结果】石柑子水提物对尖吻蝮蛇毒的磷脂酶 A2 活性、透明质酸酶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出血活性、凝血活性和致死活性都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石柑子对尖吻蝮咬伤具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究蛇莓(Duchesnea indica)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蛋白水解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蛇莓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结合硅胶薄层层析(TLC)进行分离,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抑制蛋白水解酶作用最强的活性部位进行组分分析。【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抑制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活性;经硅胶TLC分离从中获得条带1、条带2、条带3和条带4共4个条带,且条带4的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抑制活性最强。通过GC-MS分析检测出条带4中存在15种成分,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正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十六烷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硬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和10,13-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可能与抑制蛇毒活性相关。【结论】蛇莓中存在抑制尖吻蝮蛇毒蛋白水解酶的功效组分,可以作为蛇伤药物开发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后简称A2780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增殖活力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尖吻蝮蛇毒对A2780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使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尖吻蝮蛇毒对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当尖吻蝮蛇毒质量浓度为3.125μg·mL-1时,A2780细胞出现少量皱缩、变圆、凋亡的现象;随着尖吻蝮蛇毒质量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的现象愈加明显。当用50μg·mL-1的尖吻蝮蛇毒处理A2780细胞1h后,被处理细胞出现少量皱缩、变圆现象;12h后,被处理细胞粘连成团,出现大量凋亡现象。在3.125~200μg·mL-1范围内,随着尖吻蝮蛇毒质量浓度的增加,A2780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减弱,且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当用3.125μg·mL-1的尖吻蝮蛇毒处理A2780细胞时,细胞粘附率降为78.26%;当蛇毒质量浓度为25μg·mL-1时,细胞粘附率降为不足10%。【结论】尖吻蝮蛇毒可明显影响A2780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抑制该细胞的增殖活力以及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尖吻蝮蛇凝血酶是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类凝血酶,属于止血一类新药。建立了尖吻蝮蛇凝血酶分离纯化新工艺,采用切向流过滤技术,用两步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尖吻蝮蛇凝血酶,再采用两步凝胶排阻层析去除热原和脱盐。该工艺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蛇毒的不同蛋白酶水解产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尖吻蝮蛇毒,以水解物的水解度、清除自由基活性、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总还原力作为抗氧化活性比较指标来选出最佳水解蛋白酶,并比较该蛋白酶水解物在超滤后得到的不同分子量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大小。【结果】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总还原力均为最佳;该酶解物经超滤得到的3个组分中,分子量为3~10kDa的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分子量大于10kDa的组分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总还原力最强。【结论】尖吻蝮蛇毒的不同蛋白酶水解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物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牛奶菜(Marsdenia sinensis)水提物对中华眼镜蛇(Naja atra)毒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四通道离体组织灌流系统和昆明小鼠(Mus musculus)离体回肠标本检测牛奶菜水提物对中华眼镜蛇毒神经毒性的抑制、即时中和与恢复作用。【结果】牛奶菜水提物对中华眼镜蛇毒神经毒性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牛奶菜用于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发抗蛇毒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尖吻蝮蛇凝血酶是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类凝血酶,是本团队研发的止血一类新药。采用125Ⅰ-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法和三氯醋酸沉淀结合放射性检测法研究尖吻蝮蛇凝血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AUC值与剂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0;肝、脾、心在给药后5 min药物含量最高,其他绝大部分组织在给药后30 min药物含量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在各时间点,肝组织含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此外,尖吻蝮蛇凝血酶排泄较完全,主要由尿排泄。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的目的是测定蛇岛和盘石两地蝮蛇毒的半数致死剂量,最低溶血剂量和中枢神经毒性最小剂量以及抗蝮蛇毒血清中和力;同时也比较两地蛇毒的免疫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图谱的不同,为蛇伤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蝮蛇毒成分提供参考。取得结果如下: (1) 经皮下、静脉和腹腔三种不同注射途径给小白鼠注射蛇毒,其LD50是:蛇岛蝮蛇毒分别为2.5,0.62和0.94毫克/公斤,盘石蝮蛇毒分别为12.25,1.60和0.31毫克/公斤。 (2)最低溶血剂量:蛇岛蝮蛇毒为1.8微克,盘石蝮蛇毒为1.2微克。 (3)中枢神经毒最小剂量:蛇岛为4.38毫克/公斤,盘石蝮蛇毒为0.052毫克/公斤。 (4)抗蝮蛇毒血清中和力:蛇岛为27.7,盘石为57.3。 (5)免疫电泳比较结果:盘石与浙江蝮蛇毒基本相似;蛇岛与浙江蝮蛇毒差别较明显。 (6)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比较:三个地区产的蝮蛇毒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用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75,DE_(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出一新的出血毒素(AaH—IV),是糖蛋白,有酪蛋白水解酶和纤溶酶活性,但无精氨酸酯酶等的一些酶活性.其分子量51,000,pI 是5.4.  相似文献   

13.
尖吻蝮蛇(五步蛇)的蛇毒属血循环毒,是蛇咬伤中死亡率最高的。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全身性出血及局部组织坏死,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因此,对出血毒的研究,不论对探讨其出血致死的机理还是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均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用标记示踪的方法,研究其在兔体内的分布,用微机拟合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其模型参数,研究其代谢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垂盆草鲜用/干用救治蛇伤药效差异,评价垂盆草鲜用优效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首先采用蛇毒PLA_2酶体外抑制实验评价垂盆草鲜/干提取物活性差异;然后采用蛇毒腹腔注射后口服药物治疗法、蛇毒与药物预混合后腹腔注射法、蛇毒肌肉注射后药物浸泡法,评价垂盆草鲜汁浓缩物、干品水提物、干品醇提物对蛇伤治疗作用.结果:垂盆草鲜药体外抑制PLA_2(磷脂酶A2)活性优于干用各组.小鼠腹腔注射蛇毒后口服高剂量垂盆草提取物能够降低小鼠死亡率,且作用强于干品水提组和醇提组;蛇毒与药物预混合后腹腔注射,垂盆草鲜汁浓缩物高、低剂量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时间、降低小鼠死亡率(P0.05),并显著优于水提组和醇提组;药物浸泡法救治蛇毒肌肉注射造成的蛇伤,鲜药汁浸泡组对动物生存状态、生存率、肌肉组织保护作用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优于水提液浸泡组.结论:垂盆草鲜用具有显著的抗蛇毒作用,且鲜用优于干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蛇毒PLA_2酶活性、调节Ca~(2+)浓度保护凝血系统功能有关,其鲜用优效性与垂盆草鲜汁中保留更多生物活性成分有关.本研究提示垂盆草鲜用在蛇伤救治中更具时效性和优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符合传统中药蛇伤治疗"鲜者尤良"理念,也为其他中药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用DEAE-Sephadex A-50, Sephadex G-75, DE52纖維素和CM-SephadexC-25柱层析方法分离純化尖吻蝮蛇蛇毒,得到三种毒性組分,分别命名为五步蛇毒素Ⅰ、Ⅱ、Ⅲ。經聚丙烯醯胺凝胶电泳和琼脂免疫电泳鉴定均表現均一。毒素Ⅰ、Ⅱ为酸性蛋白,毒性Ⅲ为碱性蛋白,分子量均为22000左右,三者在免疫化学性质上是不同的。除出血和致死活性外,还都具有酪蛋白水解活性,它們的出血活性和酪蛋白水解活性可被EDTA,半胱氨酸和蛇血所抑制,金属和双硫键可能与其空間构象的稳定性有关。同时对毒素Ⅰ作了氨基酸組成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小叶三点金(Desmodium microphyllum)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对小叶三点金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它进行单糖组成和表征分析;采用体外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能力实验对它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小叶三点金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4.86 h,料液比为1 g∶ 60 mL;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5.04%±0.14%.小叶三点金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氨基葡萄糖、葡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5 ∶ 4.2 ∶3 ∶ 1 ∶ 24.6 ∶ 29.6 ∶ 9.8.小叶三点金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研究结果为小叶三点金多糖的提取及后续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三种毒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徐洵等已经作详尽报道,它们都具有出血及致死作用,并兼有蛋白水解酶活性和纤溶活性等多种功能。但其出血活性不尽相同,如AaT—Ⅰ出血活性最大,还兼有肌溶作用,AaT—Ⅱ出血活性次之,而对心肌则有明显毒性作用,AaT—Ⅲ出血活性较小,主要为肌肉坏死作用。因此,研究这些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分析比较它们在结构上的微观异  相似文献   

18.
以氯胺T为氧化剂制备了~(125)Ⅰ一标记尖吻蝮蛇毒NAD糖苷水解酶,将~(125)Ⅰ—NAD糖苷水解酶注入小鼠尾静脉,观察小鼠体内各脏器及血液中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发现~(125)Ⅰ—NAD 糖苷水解酶住血液和大多数组织中放射活性在3小时内较高,3小时后下降较快,12小时后稳定,48小时随尿、粪便排泄完.以3小时测量各组织放射性脉冲数/分钟相加合计算(相对百分数),血液27.8%>胃20.8%>肾16.6%>肺12.2%>脾7.0%>肝5.2%>小肠4.9%>心4.6%>脑0.8%.  相似文献   

19.
以国产小型蝰科毒蛇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岩栖蝮(Gloydius saxatilis)、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山烙铁头(Ovophis monticola)、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和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蛇毒为对象,用国产商用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分别检测这6种蛇毒的免疫原性。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6种蛇毒有共同的抗原组分,且在免疫反应中大部分组分表现出免疫原性;同种蛇毒和抗血清之间显示出最高的免疫结合强度;近缘物种间的免疫结合强度更接近;随着抗体浓度的升高,免疫结合强度增加。抗蝮蛇毒血清对短尾蝮、乌苏里蝮和岩栖蝮蛇毒的免疫中和效价高于抗五步蛇毒血清;两种抗蛇毒血清中和山烙铁头、原矛头蝮和竹叶青蛇毒的效价相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丁采用 DEAE—葡聚糖凝胶 A—50对吉林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brevicaudusStejn eger)蛇毒的柱层析分离,获得18个蛋白组份。测定了蛋白水解酶、精氨酸酯酶等5种酶及出血毒素组份、凝血酶样组份、抗凝血组份和纤溶组份的分布。结果表明,蛋白水解酶的分布范围较宽,精氨酸酯酶活性较高的组份分市比较集中,且与凝血酶样组份重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