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类罹患好几百种疾病.其中一些疾病 如肿瘤和癫痫早已为古希腊人所熟悉;而其 他的疾病如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和莱姆病则是在近几十年才为人们所了解。 对这些疾病的真正认识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 对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和20世纪前半叶对营养 性疾病的解释,最近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对很 多常见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坏血病 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探险家开始了长期的航海。到1498年,他们已开始注意到海员在航行中经常感到不适,且伴有身体虚弱、肢体肿胀和牙龈出血。在几十年中,人们发现用新鲜的食物比如…  相似文献   

2.
认识维生素     
在早期的远洋航海中,水手的食物只是咸肉和饼干,由于缺少营养元素,许多人死于坏血病。这种血液病导致牙龈红肿,皮肤上出现青灰色斑点,浑身乏力。在1535年的一次远洋航海中,一艘英国轮船到达纽芬兰,船上的水手都身患重病。易洛魁族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食用了蔬菜叶子,水手们因此而得救。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坏血病是由于水手们的饮食中缺少某些营养成分而引起的。因此,库克船长在他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那次远洋航行中,证实了这样一件事:如果给水手提供新鲜水果,就能使他们免得坏血病。  相似文献   

3.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1,(11):80-80
问:番茄为什么叫做“长寿果”? 答:因为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居蔬菜之冠。其中含有的维生素C、糖类和芦丁等成分,具有抗坏血病、润肤、保护血管、降压、助消化等作用。番茄红素含有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能减少心脏病的发作。  相似文献   

4.
游学中医馆     
项泉 《科学24小时》2011,(10):56-57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知道,传统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自清末西药输入中国以来,为了区别,人们将中国传统的医生与药物分别称为“中医”与“中药”,至今它依然在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光阴的使者,钟表以它独特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时间与情感。虽然随着电子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机械钟表的“嘀嗒”声已经鲜少能听到了,但这声音从中世纪开始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钟表集合了多个学科与多种精妙艺术,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辛劳。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08,(6):48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长期坚持适度的“日光浴”有利于永葆青春。该项研究征集调查了2160名年龄介于18~79岁的女性,对她们的染色体末端结构——端粒DNA序列长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端粒DNA序列长度逐渐变短,降低了对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但如果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高,则端粒长度相对较长,这意味着这样的人会比同龄人显得更加年轻和健康。  相似文献   

7.
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学来看,人是原始的、未开化的、尚具有动物天性的生物人,经过长期的社会学习过程而被社会化了的人。社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阶级、民族、国家、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婚姻、家庭以及教育、宗教、卫生等等。人的生活和劳动离不开社会。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社会因素中包括社会制度、居民文化素质、居民收入水平、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心理、法律、道德观念等。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已形成一门科学,叫社会医学,它对当前的人民保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社…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1965,10(6):563-563
中国航海学会筹备委员会于1965年3月25日至4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来自交通、水产、海军、高等院校、科学情报、科学研究、设计和生产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7人,列席代表11人。交通部副部长于眉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想思红旗,全面开展航海科学技术活动”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新出现的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现的疾病RichardLevius等著葛建一,江世亮译从新病的出现和旧病复发中吸取教训,有助于我们对未来的流行病作好准备。和25年前一样,近来瘟疫的威胁似乎已过时,甚至是中世纪的事了。传染病引起的死亡,被认为是卫生条件差和缺乏有效的抗菌素及疫苗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两个可以对比并值得思考的事———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刚刚制造出来时,它曾经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海上堡垒”。但1912年4月首航时,就在大西洋上撞到了一座大冰山,它很快沉没于海底,2900多人仅有700多人生还。这一事件后来被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在全世界家喻户晓。为何这么一艘大轮船会成为航海史上的最大一次灾难?直到1991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开始到其沉没之处,通过对其设计和材料分析,并结合幸存者留下的情况进行探究,才找到致命原因。其致命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当时造船工程师根据一般…  相似文献   

11.
公元1300年到1650年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一次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的大变革,使艺术和科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开辟了探索文字、世界、思想和人体问题的新时代。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经济社会模式的瓦解,商业、城市和贸易的繁荣以及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尽管如此巨大的变革似乎是与过去的完全决裂,而实际上它在很多方面仍处于中世纪的自然顶峰。即使治疗手段不发展的话,在科学和哲学范畴方面,文艺复兴也是一个村医学来说特别重要的时代。无论如何,文艺复兴与医学复兴的完整关系是相当复杂。可以这样讲,广义的医学复兴…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回顾在科学落后的古代和中世纪,彗星的出现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常常引起人们的惊惶失措,但它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在欧洲,人们长期受亚里士多德看法的影响,以为彗星是地球大气的燃烧现象.直到十六世纪以前,还有人把彗星看作是地球周围的瞬变现象.而那些不持偏见的观测家则认为,彗星是遍及我们邻近太空的巨大天体。  相似文献   

13.
前言金属钛投入工业生产虽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很快,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军事工业和冶金、化工等民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钛已被誉为第三金属(仅次于铁和铝),它的生产和应用仍在稳步扩大,可以预料,钛工业的发展有着光明的前途。钛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这是钛工业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加,市场上各种牌子的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各种维生素。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呢?需要补充哪一种或几种、多少才算不过量?如果补充过量会有什么副作用呢?这些都应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 其实,人获取维生素的最佳途径是从食物中直接获取,如蔬菜、水果、谷物等。但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只有1/10的人能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因此需从其他途径加以补充。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维生素的用途及每日推荐剂量,以及过量服用后会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选珠 《科学通报》1989,34(18):1418-1418
α-人心钠素(α-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α-hANP)是人心房肌细胞产生和分秘的一种循环激素,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已证明它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等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α-hANP多克隆抗体是研究心钠素及其与疾病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但它不能区分人的心钠素与大鼠的心钠素,因而影响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活性鉴定等检测手段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自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1,(12):6-6
科学家最近表示,对来自14世纪中期英国伦敦黑死病(又叫“鼠疫”)死者骨架的细菌进行的基因测序表明,造成中世纪欧洲黑死病大灾难的瘟疫至今仍在感染人类。黑死病病原体——鼠疫杆菌由虱子、老鼠相继传播,这种疾病于14世纪40年代到达欧洲后,5年之内就杀死了3000万~5000万人,相当于当时欧洲大陆人口的一半。一旦感染鼠疫杆菌,患者的淋巴结就会受到影响,或者出现较为罕见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7.
在古时候的航海指南中,写有这样的一句话:“实在躲不开,就撞上去。”这句话使人联想起几起重大的航海事故,它也是从这些事故中得到的惨痛教训。 1911年10月,在英国南桑普敦港,一艘“奥林匹克”号邮轮,正以25千米/小时的航速行驶着。这艘船很大,船长260米,宽30米,吃水深10米,排水量52000吨。发生事故时,有一艘名叫“哈克”号的巡洋舰正以34  相似文献   

18.
沈葹 《世界科学》2005,(11):13-17
本系列章已论述过的课题,其要点大多涉及现代(理论)物理中的美学蕴含。其实,它的渊源主要在于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经典物理;甚至可将其追溯到古代以至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化。一般认为,牛顿是近代经典物理的代表,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包括现代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变暖的地球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媒体对此作出的大量报道,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有理由向人们发出这种警告。但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事实可能还有它相反的一面:地球也许正在变暖,即使如此,客观地讲地球变暖对自然环境也未必是个坏事。通过对历史气候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指出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远比现在温暖的暖气候期。据俄勒冈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公元900-1300年,当时地球的气温也升高了1.5℃。学者们将这一时期称作“中世纪最适生长期”,这也是地球史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20.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4,(9):42-43
清华大学一个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在人类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几乎存在子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