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考虑企业过度自信偏好和消费者预期后悔心理对渠道成员决策的影响,基于Stackelberg模型构建了包含普通产品生产企业1和绿色产品生产企业2的双寡头竞争模型,旨在探讨存在过度自信和后悔预期下供应链的竞争决策问题.考虑到消费者理性和非理性特征,基于不同企业不同市场策略(先行或者后行)构建四种博弈模型.运用逆序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讨论了自信水平、研发成本、后悔程度、绿色敏感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制造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对于供应链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预期后悔程度的大小.当该系数较小时,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正向的,而当该系数较大时,这种行为对企业效用具有很大负面影响;2)消费者这种预期后悔心理对供应链是有利的,并且能够缓解过度自信产生的负面影响;3)消费者理性与非理性特征对于企业市场进入时机不产生影响,普通产品企业1的最佳策略是先行进入市场,绿色产品企业2的最佳策略是跟随进入市场,彼此市场进入策略不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2.
一个单一零部件供应商(CS)和一个总装制造商(AM)构成一个制造供应链,双方合作研发一种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在新产品的上市时间不仅影响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的市场价格,还影响产品的研发成本的情况下,研究供应链整体的最优响应策略,以及分散决策下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通过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利润,提出了价格补贴策略,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了博弈均衡存在的条件,并得到了可以实现供应链Pareto改进的有效研发合作方案.最后结合一个汽车行业供应链实例进行了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背景,研究了供应链中基于通用件的产品设计策略问题,分析了决策方式对产品设计策略的影响。考虑到顾客购买不同产品获得的效用不同以及制造商是否会采用通用件来降低产品复杂性,采用了博弈论和优化建模的方法建立和分析了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产品设计的分散和集中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当直接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在通用件上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开发通用件的成本较小时,集中决策方式可以提高双方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开发通用件也可以增加双方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制造商应该开发通用件,并且制造商和零售商要进行合作决策,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加顾客的需求,从而增加自己的利润。  相似文献   

4.
运用Johnson(2012)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通过引入反倾销和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变量,论证了反倾销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对华反倾销为例,基于2001—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全球反倾销数据库,采用倍差法(DID)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经验检验,得出结论: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有显著抑制作用;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受到了显著抑制,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的抑制作用显著,但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不显著。理论及实证结论提醒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和减少反倾销贸易壁垒,减少其对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模式的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方法 考虑第三方回收的产品质量,并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成员决策进行分析,其次运用二部定价契约对闭环供应链进行协调,并对比供应链协调后与协调前的总利润以及质量水平的关系。结果 研究显示: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大于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而二部定价契约可以有效协调闭环供应链,当再制造能够节省的最大成本等于制造商愿意为回收产品支付的最大转移价格时,协调后的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与集中决策情况的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相同。同时,二部定价契约可以提高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有效清除分散决策情况下造成的双重边际效应。结论 对于现实企业管理中的启示为:如果企业选择第三方回收模式,该情况下若需考虑回收产品质量,如果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考虑回收产品质量,企业由于实际成本等原因需选择第三方回收,各企业之间进行分散决策,可以运用二部定价契约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了包含一个国外制造商、一个国内零售商以及一个国内再制造商的跨境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Stackelberg博弈理论重点分析了关税变动与转移支付对跨境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关税变动仅对正向供应链成员的决策与利润产生影响,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且对新产品销售价格的影响大于批发价格;转移支付对供应链各方决策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而对于各方利润,除与国外制造商及国内再制造商的正相关关系外,对国内零售商利润的影响呈现出先负相关后正相关的态势。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为了减小渠道冲突,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合作广告这种方式.对于进行双渠道销售的制造商而言,直销渠道能获利的情况下,受到利润水平或产品销量的约束,以及双渠道的交叉影响,制造商对零售商广告花费的补贴不会源源不断,没有限制.从双渠道供应链角度出发,考虑制造商主导下的二级供应链,建立了基于广告补贴限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广告决策模型,分析广告补贴约束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广告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当前中国服装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为背景,针对由服装零售商和服装制造商组成的服装供应链,研究了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中需求学习与需求替代性对动态库存管理与动态定价的影响.假定服装产品分两批上市,两批次产品为同一大类下具有替代性的产品,按照产品分批上市的时间节点,将销售季节划分为两个阶段,在考虑产品间缺货替代率的基础上构建需求学习模型,即零售商在销售季节初发出初始订单,在销售季节第一阶段结束时对订单按照实现需求进行更新.然后以需求学习模型为输入,建立基于需求学习的流行服装供应链的动态库存与定价联合决策模型,零售商通过该模型找到各个时间段针对不同产品的最佳订货量和库存控制策略,制造商通过该模型确定各个产品在各个时间段的最佳批发价格.最后,给出算例的计算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以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一个总装制造商和一个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制造供应链,合作开发一种成长期的产品,该产品的上市时间影响产品的市场需求。在分析集中系统和分散系统研发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价格补贴策略,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供应商的研发投入决策和制造商的价格补贴策略,并对供应链的系统协调性和供应链双方博弈均衡存在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供应链双方进行研发合作的有效方案;最后的赋值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考虑碳排放权交易,研究由碳排放权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三方企业价格决策问题,根据制造商和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情形,分别建立三方企业价格决策模型,并比较分析两种决策情形的优化结果.理论分析表明:供应链集中决策情形下碳排放权供应商的碳权转移价格、碳排放权供应商利润、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单位碳排放权成本、单位产品碳排放成本、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和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对碳排放权供应商利润、制造商利润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传统信息管理结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块架构,该架构以企业财务管理模块为核心,将信息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形成既集中又开放的集中/环状式结构,然后介绍了各模块的基本功能及模块间的相互联系,并对该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的利润模型与优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建立并改进了供应链的成本模型·应用管理会计基于作业的成本分析方法,研究了供应链成本结构,并给出8种不同类型的分销商作业成本·以顾客订货量中可调整部分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分销商的利润优化模型,为协调供应链成员关系提供了有效依据·最后,采用进化规划算法,并结合宝钢采购处实际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顾客订货量,可以增加分销商的净利润  相似文献   

13.
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境意识”融入整个供应链过程,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到回收处理整个生命周期内,以对环境不良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实现价值增值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策略。这里在分析绿色供应链企业资源生产力的基础上,概括绿色供应链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建立评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产力—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PES)模型,并通过资源生产力、环境影响要素与Agent属性、行为的映射,应用Agent技术获取、处理高质量的共享信息,为PES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2阶段单链供应链模型,供应链节点双方均为寡头垄断企业.讨论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价格合作和非价格合作下的中间产品定价和最终产品的定价,比较了2种情况下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差别.指出价格合作下利润增加的幅度不仅与最终产品市场的需求弹性正相关,并且与供应商的成本正相关,与供应商面临的市场价格需求弹性负相关.由于整条供应链的超额利润并不代表个体的超额利润,因此对超额利润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价格合作下寡头垄断企业所组成供应链的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突发事件下应急服务所具有的订货提前期长,实施时间短,且残值极低的特点进行分析,将期权合约引入应急服务供应链,构建突发事件下应急服务供应链的期权协同决策模型。首先通过对应急服务集成商和供应商的收益优化分析,得到一定期权合约下集成商的最优订购策略。再通过最优期权合约参数建立应急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机制,根据对整体应急服务供应链收益优化分析,指出期权合约下应急服务供应链的整体决策优于其单独决策。然后分析突发事件下供应商的成本和价格的变化导致集成商的需求和期权购买量变化的规律。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指出随着突发事件发生风险参数的增加,集成商会增加最优订购量而提高收益,且随着集成商准确充分地掌握突发事件发生信息,即可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一个销售商和一群策略型顾客组成的供应链.采用理性预期平衡假设,研究策略型顾客的风险偏好对集中型供应链和分散型供应链决策者的策略影响;应用前景理论建立供应链的目标函数,比较分析批发价契约在损失厌恶情况下与风险中性情况下协调供应链的差异,并通过算例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供应链的订货量和产品价格会随着策略型顾客风险偏好的增加而降低;当集中型供应链的损失厌恶偏好系数大于销售商的损失厌恶偏好系数时,此时批发价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批发价契约作为现实中最常用的契约,所得的结论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单个供应商和两个相互竞争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其中供应商是领导者,制造商是跟随者,生产两种替代性产品,讨论供应商统一批量价格策略和制造商保修期策略.采用逆序归纳法研究该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博弈行为.首先,讨论两个制造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得到了保修期最优反应函数和唯一的Nash均衡.然后,讨论供应商的批量价格策略,得到了具体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数值算例,针对两制造商的区别只是市场规模不同的特例,刻画了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策略和单位时间利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季节性商品供应链为背景,考虑由一个生产商和二个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结构,研究了由生产商的定价决策和销售商的订货决策构成的动态博弈框架,分析了(1)转运(不考虑顾客转移)与(2)无转运(顾客部分转移)两种情形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博弈策略.数值模拟表明:转运策略的引入,使生产商的最优期望利润和销售商的最优订货水平得到了提高;从整体上看,转运策略增加了总体供应链的最优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企业供应链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企业只有通过供应链优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