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校和社会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并努力为他们解困的同时,却忽视了这批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除,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同样也是难以成才或者难以在他们本应达到的高度上成才。而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2.
谢清 《科技信息》2010,(32):I0057-I0057
近年,高校出现了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出现了经济、心理两方面贫困学生。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了解成因和对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湖北省10所高校1000名贫困、特困大学生与1000名一般大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角度上看,贫困、特困生体质与一般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医学与健康的角度调查发现,他们之间的体质状况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部分贫困、特困生的体质状况处于比较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处于疾病状态.为此,在两者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改善贫困、特困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扶贫工作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贫困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从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多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主要从学校和个人方面提出心理扶贫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轩欣 《科技资讯》2007,(21):171-171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贫困现状的分析,从社会、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实现心理脱贫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伍莉 《科技信息》2008,(36):68-68
我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需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心理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笔者试从提供精神支持、给予宣泄的机会、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有选择的倾听、直接建议和限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干预策略的建立,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特困生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少数特困地区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高校特困生问题日渐突出,究其原因,特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贫困,主要类型包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这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贫困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着较强的自卑闭锁心理、极度的自尊心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应及时适当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9.
关注、关爱贫困生是当前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文章深入分析了高职贫困生心理状况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芳  黄木长  梅清华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221-221,223
当前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并猛烈冲击“象牙塔”,使高校大学生中出现贫富分层和经济贫穷与精神贫困的“双贫”现象。对贫困大学生来说,经济资助至关重要,但不能治“本”;精神与心理“扶贫”才是“立身之本”。高校管理者应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法宝帮助贫困生精神脱贫,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弱化贫富差距,使贫困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并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刘京军 《科技信息》2011,(36):I0088-I0088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他们的思想心理状态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定的消极面,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构成部分贫困生产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尹华 《科技资讯》2006,(30):111-112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模式,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危机,高校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心理现状及其需求,变传统的灌输型教育为交流型教育,努力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建设中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艳  徐铭 《科技资讯》2009,(18):219-220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危机干颡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危机的成因,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干预措施,切实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招生及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逐步出现了特困生的一个特群体。本文对我院特困生存的心理障碍 及其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我院特困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造成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的主要原因是还贷的心理问题,即在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还贷心理抵制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种种遭遇是产生这种心理的关键,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的困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贫困学生择业心理障碍与高校心理教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危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建立高校心理教育和疏导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附着于物质贫困,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引发了心理问题.贫困生已由单纯物质的贫困转变为物质、心理的"双因生".对此,应该引起社会及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要在解决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讨论贫困与大学生贫困的基本认识出发,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社会心理表现的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及国内外有关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分析了西部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心理表现、影响其社会心理表现的内、外部因素,并对西部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进行了支持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西部高校贫困生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讨论贫困与大学生贫困的基本认识出发,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社会心理表现的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及国内外有关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分析了西部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心理表现、影响其社会心理表现的内、外部因素,并对西部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进行了支持性建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就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