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研究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还原聚煤环境以及探究元素对生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织金县以那矿区龙潭组多煤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灰成分分析法和富集系数法研究了不同层段煤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各煤层总体为中灰分、特低挥发分、中高~高硫煤;各煤层硫以黄铁矿硫为主,黄铁矿硫与全硫显著正相关,黄铁矿呈聚集团块状和分散颗粒状分布,表明煤层中硫的富集可能受泥炭堆积时期海水的影响;大部分煤层灰成分指数大于0.22,27号煤层小于0.22,说明该矿区大多数煤层形成于海相环境,仅个别煤层为陆相沼泽成因;可采煤层中As的富集系数达6.02,属高砷煤,6、7、10号煤层F含量明显高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均值,属高氟煤,建议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重视As、F等有害元素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古交矿区8号煤中有机硫含量较高,占全硫的一半左右。首次对8号煤层进行了煤中有机硫的光电子能谱(XPS)测试,采用带能谱和波谱的扫描电镜对2号、7号、8号煤层中不同显微组分的有机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号煤中有机硫以多环含硫化合物或噻吩型硫为主;在不同煤层的显微组分中其有机硫含量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同一煤层的显微组分中,不同亚组分的有机硫含量亦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胡家河井田原煤含硫特征及主控因素,为脱硫、降硫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了趋势面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3#,4#煤层原煤的含硫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胡家河井田3#煤层属中硫~高硫分煤,以中高硫分煤为主,4#煤层属特低硫~中高硫,以低硫分煤为主;原煤的硫分以硫化铁硫为主,次为有机硫,硫酸盐硫含量最少;井田中部,硫分含量较高,井田西南部和东北部,硫分含量较低,说明原煤硫分从井田西南和东北向中间递增;原煤硫分的成因和分布与成煤原始植物、水文条件、沉积环境、地质构造都有一定关系,原煤全硫含量与灰分成负相关,淡水沼泽中硫的聚集与植物类型、水动力条件及覆水深度关系更为密切,说明硫分的形成和成煤环境中的外来碎屑关系不大,与煤形成时的泥炭沼泽的环境和成煤物质密切相关,因此胡家河井田原煤含硫的主控因素为成煤原始植物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云南老厂矿区晚二叠世含煤建造的沉积环境经历了浅海、滨海潮坪、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间湾和障壁泻湖的发展过程。主要可采煤层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间湾与泻湖被充填后所发育的泥炭沼泽中,来自矿区之北的三角洲体系的分支河道一决口扇沉积,加速了间湾充填并造成了煤层的分叉。地壳的沉降和沉积物的压实经常引起海水入侵而形成高硫煤。但是在海水入侵前,如果泥炭层已被厚度不大的淡水沉积物复盖,则可以有低硫煤存在。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几年在该和田布雅矿区进行地质勘查工作,通过收集以往施工钻孔煤质化验资料和近年施工钻孔煤质化验成果,发现矿区内煤层全硫含量变化较大,研究矿区内煤层中全硫的赋存分布规律,对地质勘查和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桐矿区构造对破坏煤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研究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区构造对破坏煤发育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应力是造成煤层破坏的直接因素;(2) 破坏煤是构造运动过程中压剪变形的产物,是构造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 煤层厚度、煤层在煤系剖面中的位置、煤层倾角和断裂发育情况控制了破坏煤的横向和纵向变化,其它因素的影响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近年来淮南矿区煤层煤样及商品煤月综合煤样分析数据为基础,总结了矿区分槽别煤中硫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原煤在洗选后硫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韩城矿区高硫煤脱硫固硫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城矿区硫煤主要是指11^#煤。11^#煤平均全硫含量为4.36%,平均有机硫含量为2.18%。对11^#煤分别进行了燃前脱硫、燃后烟气净化脱硫及燃中固硫可行性研究,从脱硫率、经济价值及实用性方面综合考虑,结合韩城矿区地层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认为11^#煤适合于采用添加碳酸岩固硫剂进行硫中固硫处理。  相似文献   

9.
从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煤系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的煤层聚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有两套,分别为下侏罗统大西沟组和中侏罗统窑街组,其中以中侏罗统窑街组最发育、最重要。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整个煤田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性的构造活动,对含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控制作用。含煤地层形成过程中总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为山间盆地型的开放式泄水湖泊环境类型。从古近纪以来,喜马拉雅期的构造运动,对含煤盆地起着破坏作用,对现今煤盆地中煤系地层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从大地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来看,木里煤田中生代侏罗系坳陷带北部的冬库、默勒位于同一聚煤带上;中部弧山、阿仓河南、江仓矿区、热水矿区位于同一条聚煤带上;南部聚乎更、曲吓尼日位于同一条聚煤带。  相似文献   

10.
萍乡地区位于萍乐坳陷西部,其安源煤系(安源组分为紫家冲段、三家冲段、三丘田段)储量丰富。不同层段煤层发育特征差异显著,对于不同层段的成煤环境的认识不一。以安源组野外露头剖面和煤田地质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安源组3个段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分析。结果表明,安源组紫家冲段和三家冲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海陆交互环境中的有障壁海岸堡岛体系,三丘田段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煤系的发育分布受沉积微环境控制,泥炭沼泽微相为主要聚煤场所;紫家冲段沉积期为主要成煤期,为海进背景下的海湾泻湖-潮坪成煤模式,滨海平原的泥炭沼泽是主要成煤环境,形成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结构单一;三丘田段沉积期为海退背景下的为浅水三角洲成煤模式,煤层主要产出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层较薄、灰分较高。  相似文献   

11.
许建中 《山西科技》2014,(1):132-133,138
通过对栖凤矿可采煤层的工业用途评价,得出结论:该矿可采煤层为2、5、6号煤层,2、5、6号煤均以气煤和1/3焦煤为主,属炼焦用煤和炼焦配煤使用;本矿2号煤层灰分较高,5、6号煤层硫分较高,不适宜做炼焦工业用途,主要为动力用煤,亦可考虑炼油用煤。  相似文献   

12.
先对井田所含块煤的特征、分布情况进行了归纳,再对块煤形成与构造、火成岩及放射性元素相关性分析.得出形成有价值的块煤只能与沉积环境及本区得天独厚的放射性元素有关.从而总结出块煤形成机理是:2、7煤层形成于上三角洲环境,3煤层形成于三角洲间湾环境.由于形成环境越稳定,形成的块煤率就越高,故2、7煤层比3煤层块率高.此外,正是由于成煤时放射元素参与,加速了泥炭化成煤进程,对形成块煤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距离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上下分层间相互影响、巷道布置与支护困难、工作面接替紧张、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山西焦煤集团霍州煤电辛置煤矿9#薄煤层和10#煤层层间距仅为1.71m,以此作为工程背景进行近距离煤层同采方案研究。根据目前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较为成熟的“稳压区理论”与“减压区理论”,对辛置煤矿9#、10#煤层两同采工作面错距进行计算分析;运用FLAC3D软件对9#、10#煤层两个工作面同采不同错距条件下所产生的应力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辛置煤矿10#煤层与9#煤层同采过程中工作面的合理错距不应小于35m。研究解决了辛置煤矿工作面接替紧张、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洪山殿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合煤段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论述了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含煤性,剖析了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规律。通过对矿区构造格架、沉积环境的研究,详细地论证了矿区可采煤层的控制因素;同沉积构造的控煤作用、沉积相与煤层的分布、古地形与厚煤带的关系及差异压实效应是控煤的重要条件.了解控煤机理,可以预示煤层的区域分布。并指出后期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上述研究可以为矿井生产、开拓和新井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指明矿井的前景,增加预见性,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建设,图9,表4,参5。  相似文献   

15.
煤层对比是煤炭勘查的基础工作内容,可靠的煤层对比是评价煤炭资源的先决条件。煤中硫含量及其变化反映了成煤环境自身特征,煤层对比过程中,通过硫分特征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对比的多解性,提高煤层对比可靠程度。本文以贵州省织金县MJT煤矿为例,说明在多煤层地区,通过对煤层原煤硫分变化,校正煤层对比结果,提高煤层对比可靠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炉峪口煤矿8号、9号煤层的带压开采现象,根据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对带压开采煤层安全区和危险区进行了划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新集一矿煤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压汞法和低温氮等温吸附法实验手段对新集一矿主采煤层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新集一矿主采煤层孔隙度较比两淮矿区其他地区高。其中以8煤层8XJ5号样为代表孔隙分布以小孔最发育,大孔较发育,中孔少见为特征和以13-1煤层13XJ10号样为代表孔隙分布以小孔最发育为特征的基质孔,孔隙之间的连通差,不利于瓦斯的抽排;以11-2煤层11XJ3号样和6-1煤层6XJ15号样为代表中孔发育,孔隙以裂隙性为主,孔隙之间的连通较好,有利于瓦斯的运移。  相似文献   

18.
Gallium, Ge, V, and U are the associated valuable elements in coal.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some researchers in the departments of coal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investigated these elements in coal du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s. The 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l have been deeply studied in recent twenty years. With respect to the ore-forming theories and practical utilizations of metals in coal, germanium was furthest stu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