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某高层钢框架结构为例,进行基于pushover方法的抗震设计分析,对比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目标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以说明基于pushover方法的结构抗震分析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循环往复加载的pushover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进了循环往复加载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过程,阐明了其分析结果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情况,首次提出应用循环往复加载pushover分析结果进行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算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工程设计人员便于操作的、基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pushover方法,同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步骤,并以多层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对于规则的结构,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结合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应用pushover方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比较了pushover方法在不同荷载模式下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层间最大位移角.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pushover方法对于大跨度斜拉桥的适用性,选用多种侧向载荷加载方式对具体斜拉桥进行分析,采用四条典型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Pushover方法较为简便,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复杂、耗时长,在结构中应用并不广泛.结果表明,传统的均匀载荷分布模式的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存在误差,由于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和振型载荷分布模式考虑了高阶振型的影响,所得pushover曲线与时程分析所得的曲线基本吻合.说明pushover方法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时,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侧向载荷分布模式,可以有效提高pushover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着重介绍了DRAIN-2DX软件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各部分构成以及其主要的分析功能。通过一个高层框架的例子说明它在pushover分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静  张晓明 《科技信息》2012,(26):396-397
本文采用GSSAP对一个三层结构模型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得到了底层薄弱且塑性铰出现规律不符合抗震要求,分析了模型有无楼梯时的影响,随后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震工程中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法在抗震结构的设计和评估中,尤其是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根据其发展背景和近况,评述了它在运用中的一些关键论点用于性能评估的缺陷。为了预测地震反应,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不同加载模式下不对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6种具有代表性的加载模式,采用ETABS软件,对5种不对称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分析了加载模式、结构不对称性、层数和振型等因素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刚度有突变的不对称结构,不同加载模式的结果差别明显,并且这种差别随着结构刚度突变的增强、周期的增大、层数的增高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将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与结构加固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加固设计理论.该理论明确了结构加固的性能目标和评价准则,清晰地展现了加固结构基于位移的设计基本过程,并将pushover静力推覆分析运用于结构加固前后抗震性能的评估.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8层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为例,采用一次二阶矩法、Tornado图形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pushover分析顶点位移对地震烈度、场地特征、侧向荷载加载模式、结构重量、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钢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敏感性.研究表明,pushover分析方法中顶点位移对地震需求曲线的敏感性远远强于对能力曲线的敏感性,因此,在研究概率pushover分析方法时,仅考虑需求曲线的不确定性,忽略能力曲线的不确定性,可大大简化分析复杂程度,并且仍然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PushoVer方法与循环往复加载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进行非对称结构的 pushover分析时 ,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将有所差异 ,文章通过两个非对称结构的算例证实了这一点 ,并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是一次地震作用过程 ,通过地震前后结构周期的改变来建立结构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2.
拉索支座减隔震桥梁自适应推倒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拉索支座减隔震桥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自适应推倒分析方法(AMPP),对比多模态推倒分析方法(MPA)和一阶模态推倒分析方法(PO-1),研究AMPP方法应用于这类桥梁抗震性能评估的可行性及效果.结果表明:推倒分析方法可以成功应用于拉索支座减隔震桥梁的抗震性能评估,AMPP方法对关键参数的计算精度高于一阶模态推倒分析和多模态推倒分析,但多模态推倒方法对下部构件的内力评估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目标位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考虑高振型影响的结构推覆分析目标位移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其他常用推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结构推覆分析,并与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结构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将成为未来建筑抗震设计的主流,推覆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主要手段.该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为了提高分析的精度,搜索结构的软化段,采用了Newton-Raphson方法和弧长法联合应用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技术,对高层结构推覆分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格构拱结构动力响应评估的改进模态推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多高层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但将此方法直接应用于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水平和竖向变形耦合显著的大跨度格构拱结构时,计算精度较差.引入结构静力稳定分析的特征刚度参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态推覆分析(IMPA)方法,通过第一阶段的模态推覆分析建立基于特征刚度的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将各阶ESDOF的动力时程按振型组合进行第二阶段推覆分析,推导出推覆荷载公式;通过两阶段的推覆分析求解结构整体的动力响应.采用IMPA方法对某大跨度格构拱结构分别在硬土和软土场地若干条竖向地震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与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节点竖向位移和单元最不利应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误差分别为10.5%和33.2%,计算耗时仅约为时程分析法的25%;随着竖向振型截取阶数的增加,IMPA方法的计算精度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6.
模态损伤指标及其在结构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态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A .Ghobara提出的利用两次Pushover分析结果来计算多层框架结构刚度劣化的损伤指标 ,提出模态损伤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并应用于平面框架结构的损伤分析中 .通过与Pushover刚度损伤指标的比较 ,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多联连续梁桥横桥向的多模态推倒分析(MPA)方法,用于初步设计阶段的抗震性能评估,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Luca折线简化方法与FEMA 356中折线简化方法应用于多模态推倒分析方法中的效果.以某三联主线桥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模态推倒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多模态推倒分析方法可以对多联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做出有效评估,Luca折线简化方法与FEMA 356中的折线简化方法相比优越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评价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被引入我国抗震规范。本文介绍了Pushover分析在Sap2000程序中的实施步骤,举出农村木柱木梁结构Pushover分析实例,表明Sap2000程序可以较方便的实现木结构的Pushover分析,Pushover方法也可以对农村木柱木梁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钢交错桁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在现有动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研究该结构横向抗震性能的新模型——伪空间模型。基于提出的伪空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相应的模态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并与空间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伪空间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钢交错桁架结构的横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推倒分析的桥梁地震损伤评估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倒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一地震响应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其概念简明、操作简便、桶用图形方式直观地表达结构的抗震能力与需求等特点,正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A.Ghobarah提出利用两次推倒分析结果来计算多层建筑结构的操作指数,针对普通规则的桥梁结构,提出了推倒损伤模型的改进计算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繁琐,用简便的手段描述结构非线性特性,评价结构遭受不同地震烈度时的损伤程度,通过一座双柱式桥墩的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简单、合理、可靠地得出结构的损伤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