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是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70年代起,氮,磷污染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现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不具备氮,磷脱除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氮,磷的控制势必传真工来越受到重视。文中简要介绍在实验验室研究和万吨级的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高浓度活性污泥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生物脱氧,除磷新工艺”,该工艺可在基本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使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在保护  相似文献   

2.
磷石膏中污染物可溶磷的溶出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磷石膏废渣中污染物可溶磷的淋溶、浸泡特性,考察了淋溶介质、浸泡时间、搅拌时间及浸泡温度等因素对可溶磷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系列的实验条件下,磷石膏中可溶磷均能被有效释放出来,说明磷石膏的长期堆放处置可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研究结果对磷石膏渣场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污染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索黄磷渣提磷联产二氧化硅的最优工艺,减少磷渣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磷渣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以不同粒径研磨混匀的黄磷渣为原料,分析了磷提取率及联产高含量二氧化硅的影响因素,并采用SEM、FTIR对精制二氧化硅表征定性。结果表明:4~6h阶段,磷提取率维持在20%~22.86%,5h时,磷提取效果最佳为22.86%;对最佳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制备的二氧化硅进行精制,其纯度提高为94.25%。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峡库区自然降雨条件下3个连续雨季观测的径流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坡耕地地表径流磷浓度及构成,探讨地表径流磷流失量的时间变化过程及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颗粒态磷占磷流失总磷的70%以上,是地表径流磷流失的主要形式,5~6月磷流失量达到峰值;不施肥处理小区磷流失量最高,横坡垄作小区磷流失量最低;三峡库区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程度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地表径流磷流失量,减缓种植业面源污染对地表水体产生的潜在富营养化威胁。  相似文献   

5.
采用燃烧碘量法,快速测定麦粉、玉米粉中的总硫量。此法不受磷元素干扰,因此可在磷存在条件下测硫。通过实验,有硫污染的地方,农作物中硫含量偏高些,表明环境对作物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大干沟岩溶地下水磷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由于受到磷石膏库岩溶渗漏影响 ,大干沟岩溶地下水磷污染问题严重 ,并且威胁着乌江渡水库水资源环境。通过岩溶渗漏条件分析及污染评价得出 :①污染渗漏形式可分为岩溶管道和裂隙类型 ;②污染途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污染 ;③磷污染不仅使岩溶地下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 ,而且严重污染了地面水 ,并使水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体磷污染及其监控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体中磷的来源、磷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磷污染的发展趋势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体磷污染的突出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对水体磷污染监控管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水体磷污染及其控制、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磷复肥生产排放的磷石膏废渣堆存占地,污染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磷石膏制硫酸与水泥,可消除污染,实现硫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促进了磷复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实验表明经过一定方式前处理的金刚石在PH值4.5,温度80℃,负载量8-10m^2.m^-3的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耐磨性优异的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经粗化亲水前处理的金刚石所得到的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其耐磨性优于经活化亲水前处理金刚石所得到的复合镍层,经粗化亲水前处理的金刚石镀液中添加少量时,就可以获得优异的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镍-磷-金刚石复合镀层的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三唑磷残留量及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三唑磷,经净化、浓缩后采用氮磷检测器检测。用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在0.25~10μg/kg浓度范围内得到线性方程Y=(2.60×105)X-150,相关系数0.9960;方法检出限为0.25μg/kg,回收率为89.6%~98.8%,RSD为3.11%~19.9%。为渔业污染事故中三唑磷的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